楊小芳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52-01
縱觀我市近幾年的數學中考試卷,作為畢業和高中選拔統一的一套試卷,可以用一句話“起點低,落點高”來歸納它的特點。通俗的講,雙基題占多數,思維性強的題占少數,中間梯度不夠明顯.所以,我們在中考復習時要針對試卷的特性來研究復習對策,而不是一直沿用傳統的復習方法。
大膽地進行改革,讓師生都從中考題海戰術中走出來是我們追求的中考復習之目標,筆者在近幾年中帶了多屆初三,有些許的心得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數學日志,贏得中考低起點題分
低起點題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雙基題,針對中考試卷雙基分題占百分之八十,各種題型中,遍布著基礎題的倩影,無論哪一層次的學生在中考中必須要得到雙基題分,這樣才能提升整體的中考成績,我們往往在中考復習中分幾輪復習,大一輪復習是針對雙基題,以往的做法是順序漸進,把每一知識點都娓娓道來,每一知識點在老師心目中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沒有主次之分,這樣往往大一輪時間過長、拖沓,老師們是拼命擠搶占時間,結果適得其反,學生先前掌握的很好,出現頻率很高的的知識點還是無奈地聽著,先前學生不知道知識點老師也是一帶而過,最后學生還是不知道,復習的效果可想而知。
在帶上屆學生時,我的做法是從初一開始,師生共寫數學日志,我每天會在日志上寫上當天學生的錯題、學生的問題、學生的數學日志里每天寫上自己沒聽懂、沒理解的問題。我每周收集整理成冊,當初三大一輪復習時,我就把數學日志里收集的知識點,作為大一輪備課時的重難點進行突破,而學生新課學習時通俗易懂,經常反復使用,學生已經爛熟于心的知識點就一帶而過,我經常把數學日志中這些問題備在學案的最開始,因為一節課的開始往往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時,這樣效果就好。學生在數學日志中提到頻率最高的有問題知識點進行反復鞏固,一直到學生真正理解為止,這樣的復習是學生已經知道的一帶而過,學生不知道反復鞏固。大一輪復習節奏控制好,時間省、重難點主次分明,針對學生新課時的薄弱點進行突破復習,效果好、學生復習見效快,更加喜歡上數學復習課,因為學生每天會有自己不懂的知識得到解決.老師也不用擠搶時間,真正做到雙贏。
(二)回歸課本,贏得中考低起點題分
縱觀現在的各種中考復習本,多的泛濫,到底選擇哪一種,通常是初三老師內心糾結的事,其實沒有哪一本復習用書是專為本班的學生設計的 ,而有的中考復習書的設計根本不是“起點低,落點高”這一特性,大量的是中檔題,買這樣的參考書,不但浪費學生的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中考還考不出好的成績,中考基本題來源于課本,所以復習時必須以課本為綱。我在每年的中考前會把六本教材仔細看上幾遍,哪一個知識點配的是哪幾種例題。頭腦當中,它們的縱橫聯系,理的異常清晰,然后在歷年中考經典試題中尋找課本的“影子”,與課本不匹配的題一概刪除。同時注意將課本重點例題、習題進行變式與引申,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應變能力。這樣的選題可謂是精挑細選,緊緊圍繞著課本選材,是中考復習選題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提高學生有效復習的策略之一。
(三)注重數學思考方法,搶得高落點題分
高落點的題也是我們平時說得難題,現在的中考試卷中的難題都不是像以前傳統的需要添無數條輔助線,計算非常繁瑣的題,取而代之的是用數學思想方法的技能技巧題,當學生找對了合適的技能技巧,做起來一點不繁。比如近幾年經常出現的幾何最大值,最小值的題,往往可以用特殊值法來解決,填空題經常會出現多個答案,所以分類討論的思想就非常必要,羅列近幾年的中考有以下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1)化歸思考方法。(2)數形結合思考方法。(3)分類討論思考方法。(4)類似與歸納的思考方法。(5)數學建模的思考方法。(6)整體的思考方法。(7)方程的思考方法。在中考復習中,滲透這些數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同時要注意在初一開始就要反復應用,在學生腦海中有根深蒂固的記憶,這樣在中考復習可以信手拈來,最后一輪復習時把所有的思想方法羅列一遍,配上相對應的題作最后的梳理。把具有哪些特征的題,應選用哪一種數學思考方法,進行最后的強化訓練,高落點題是對學生能力的一種考查,以前我們總是用學生的聰明與否判定能否解決此類題目,經過自己這些年的經驗所得,老師可以找到一些捷徑使大部分學生能用好的方法來解決,不費時也不費力,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四)利用基本圖形,搶得中考壓軸題(高落點題)分
壓軸題怎么復習,一直是數學教師頭疼的一個問題,壓軸題類型多,題目多,課外讀本多,“三多”一直困擾著中考復習。一一復習是根本不可能,沒有那么多時間,每天訓練,更不可能,把其它科目的時間都擠占掉了,選取一部分,那么怎么選呢?押題分險太大。縱觀近幾年的中考壓軸題全是由函數與幾何結合的綜合題。所用的輔助線全是立足于教材定理和例題所延伸的基本圖形,比如在近幾年的中考壓軸題中,有利用等腰三角形中的基本定理“三線合一”,“■”所添出的輔助線,相似基本圖形“X型”“A型”等常用來作為壓軸題添輔助線的一種目標導向等等,所以對初三教師來講,六本教材中有哪些典型定理,典型例題要心中有數,由這些典型定理,典型例題延伸的基本圖形常常是出卷人用在壓軸題上的母題.所以自己平時做有心人,靠平時慢慢摸索,日積月累,在腦海中有一條非常清晰的初中常用基本圖形線索,壓軸題就立足這條線在茫茫題海中來選題,目標明確,導向清晰。回顧近五年的各地數學中考壓軸題,確實是立足教材出題,一次也沒有偏離。所以有目的,有范圍,有依據地進行壓軸題選擇教學,這樣比盲目地、大量地進行壓軸題的復習省時、省力、有效。
數學中考復習策略多之又多,除了常規的常用的一些方法外,自己在這些年的中考中摸索了上面四點小小經驗,雖不是很成熟,經過實戰操作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復習方法也取得一些成績,望各位同仁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