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92-02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具有活動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墩n程標準》明確強調:“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他們多種機會直接參與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比绾我龑W生進行有效的科學探究?如何更好地開展生動有趣的科學課堂?我結合近幾年的課堂教學實例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科學課應該是好玩的。
提起科學,人們會有一種高山仰止的神秘感。我覺得真正的科學,需要理性、嚴謹、高深,但小學階段的科學,不應該讓人望而生畏,而應該是生動、活潑、有趣,并且科學知識的滲透應從學生生活入手。
《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了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我在設計《飛旋的陀螺》這節課時,就想帶著孩子們一起,從玩陀螺入手,在玩陀螺、做陀螺中體會感悟科學知識。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用“玩陀螺”這個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引領學生在玩陀螺、做陀螺中了解了色光的混合現象,認識到紅、橙、黃、綠、藍、靛、紫混合成為白光,了解了光的三原色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我在平時的科學課堂中還指導學生利用生活廢舊用品來進行小制作、小發明,讓孩子們在玩樂中體味到科學的快樂,認識到科學來源于生活。《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設計制作一個雨量器》、《空氣在哪里》等這些具有小制作、小實驗性質的實驗課時,我提前布置學生從家中帶來廢舊物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制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科學課應該是充滿興趣的。
夸美紐斯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眲撛O游戲情境是一種滿足學生認識和身體需要的輕松自由的學習活動??茖W課,就是要學生在興趣中獲取知識,在學習、認識這些感性的事物表象中,了解科學現象,探索科學知識。孩子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科學探究課就成功了一半。
在探究實驗前,我一般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飛旋的陀螺》這節課,我為各組準備了不同的色彩組合,如:有的組是紅、綠組合;有的組是綠、藍組合;還有的組是紅、藍、綠的組合。色光的組合不同,出現不同的現象,學生在實驗結論匯報時,也就出現了不同的數據。這樣就把學生帶進了一個對比分析的領域,發現不同的色光搭配混合后,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變化,使學生的思維發生了轉換。讓學生在興趣活動中,產生靜態的思考,這從不同方面體現了科學的嚴謹性。
三、科學課堂應該是合作探究的。
和諧的合作精神、反思成長是科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課堂的合作探究不僅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層面,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所以科學實驗教學積極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上科學實驗課前,我先讓學生建立合作小組。由于我校各班學生存在知識習慣、心理能力等差異,因此在分組時要注意搭配,將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組成4人一小組,形成“組內互助合作,組間相互競爭”的氛圍。這樣,不僅使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大進步,也使實驗能力相對弱的同學,得到及時的輔導幫助,實驗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高。
四、科學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的。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更為重要?!?這充分說明科學探究是從問題的提出開始的。讓學生提出問題,先猜想再實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科學課堂的主要形式。因此我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開展多樣化活動,讓學生會提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容許出錯,不嘲笑挖苦。
我在講授《空氣在哪里》這節課時,先讓學生來猜想空氣會藏在哪里,學生猜想可能藏在教室里、杯子里、身邊、氣球里、水里等許多地方,然后做實驗來驗證猜想。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能根據一些自然事物提出相應的問題,對問題的結論也能進行猜想。
新課程強調在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思路、合作完成實驗,而教師要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科學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
多媒體在科學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科學課堂插上靈動的翅膀??茖W課堂利用多媒體將各種資源整合,將復雜的科學知識轉化成有趣活潑的教材。《空氣在哪里》這節課,我在帶領孩子們了解空氣有重量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我和學生一起欣賞了一段視頻,進一步了解空氣是有重量的。所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直觀,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小學生直觀理解科學知識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其實,科學課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更新教學方法,引導孩子在興趣玩樂中演繹科學的精彩,在探究合作中把握住科學的靈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