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昊
摘要:隨著民族的發展,時代的變化,錫伯族弓箭文化囚為沒有受到重視面臨著瀕危的處境,所以,對錫伯族弓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首先介紹了錫伯族、弓箭以及弓箭文化,之后闡述了弓箭文化的當前境遇,最后闡述錫伯族弓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錫伯族;弓箭文化;傳承;發展
弓箭文化是錫伯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還是一項對錫伯族這個民族帶來的影響不論是從范圍上,還是從力度上都是最大的,從時間上是最長的文化類型。由于民族在不斷的發展,弓箭文化的性質也出現了很多次的變遷,但都是錫伯族的社會發展進程、文化的淵源及文化特點的體現。當前,錫伯族傳統弓箭文化卻面臨著瀕危,因此,對錫伯族弓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錫伯族簡介
錫伯族,在古代時被叫做鮮卑、東胡或是室韋。最初是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以及大小興安嶺地區居住,但是因為地理環境比較特殊,導致錫伯族的祖先們要在山林和草原之間來往,過著游牧和狩獵的生活,進而形成了和地域環境相適宜的游牧與狩獵的文化形式與生活方式。
二、錫伯族弓箭文化簡介
(一)錫伯族弓箭介紹
對于錫伯族來說,其所制作弓箭的技藝與族人在靈魂上已經融成了一體。對于錫伯族來說,每個村落都有箭場,每一家都有弓箭,假如哪個人要是可以成為“神箭手”,就會擁有較高的榮耀。從錫伯族弓箭來看,它是一種雙曲弓類,是一種復合的八旗長梢弓型,從內胎上來看,竹木、外貼牛角和內貼牛筋共同構成了弓箭,其兩端則是由木質弓梢安裝的,并選用牛角、竹木以及絲棉、動物膠、動物骨,金屬絲等很多種材料制成的,共有十一道流程,分別為制胎——切角——粘筋——銼梢——整身——飾體——編弦——造箭——制袋——制扳——制臂,二百三十道工序,同時存在一系列嚴格的錫伯語工藝術語。制作一把弓需要上百件專用工具,歷時二十多天才可以完成,如果是大弓箭的制作流程與關鍵程序,則全部都是需要憑借靠經驗,將眼睛作為尺,用手來測量,很少有具體的數據作為參考。錫伯族人認為一把傳世的弓箭不僅是一把強勁有力的工具,同時還是吉祥物,是一件比較精美的藝術品,同時還是錫伯族精神與文化的積淀,歷史的縮影。
(二)錫伯族弓箭文化及現狀
從思想文化角度來看,錫伯族弓箭的制作以及運動中所體現的是一種哲學思維,是“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的辯證法,并將這種歷史作為教育青年的方式。在民間,通常會把好男兒比作是好箭,認為如果是好漢就會像一把離弦的弓箭不能回頭,不能失信。弓箭猶如男子剛正的品行,男子漢的勇猛頑強就是衡量男兒的標準。從弓箭文化方面而言,錫伯族的文化不僅包括傳統的射藝和射箭比賽,同時還包含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本民族的禮儀和文學藝術、制造技藝以及對關公武圣箭神的崇拜幾個方面。錫伯族的弓箭文化當前正面臨著失傳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寓教于射”教育形式面臨失傳
錫伯族“寓教于射”,其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當前也面臨這失傳。對于錫伯族而言,他們通過讓年輕人射箭來不斷的塑造堅強的品質,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同時更是使他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磨練較好的射術心理,進而達到“寓教于射”的目標。但是從目前來看,不管是在宣傳上,還是在傳承和研究上,“寓教于射”的教育形式都變得非常的稀少。
2.射箭訓練在內容和形式上面臨瀕危
自從國家體委在1959年開始大力推廣西方射箭競技體育運動項目以來,從訓練內容上來看,錫伯族的射箭大多已經采取的是西方的競技體育訓練模式,傳統射藝形式被取代,傳統競技比賽的內容遺失,把禮儀修養和愛國主義作為主題的傳統比賽不管是在程序上,還是在規則和賽制上,都被現代西方體育的內容所替代了。另外,傳統的生產性射獵祭祀儀式也已經消失,同時具有娛樂性的民間射藝競技表演也逐漸消亡。因此不管是從射箭訓練的內容上,還是形式和主題上都使得傳統的內容面臨瀕危。
3.弓箭制造工藝面臨失傳
作為錫伯族傳統弓箭文化傳承的重要物質載體,弓箭的制造工藝更是錫伯族弓箭文化的體現。然而,由于當前的時代對于弓箭的需要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使得弓箭喪失了生產工具、作戰武器的功能,并且在原料商也很難獲得牛筋、牛角、魚膠材料等原材料導致使傳統的弓箭制造工藝面臨著失傳,在現在能夠找到一名完整的實踐傳統的八旗弓箭的制作流程的工匠師傅非常的不容易。
4.弓箭相關文化作品的瀕危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錫伯族生活當中,以射箭作為主要內容的相關文化藝術創作等開始越來越淡化,尤其是當前很多有關的文化作品更是基本上絕跡了。
三、錫伯族弓箭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為了可以讓錫伯族傳統的弓箭文化得到保護,很多的民間組織以及相關的政府文化部門已經開展了對傳統弓箭文化的保護工作。在民間,規模較小的射箭比賽已經開始被延續,更多的社會人士也已經對錫伯族的弓箭文化發展開始關注。從2002年到2007年,在民間出現了很多對錫伯族弓箭文化進行研究的群體,不僅成立了“錫力旦”弓箭制造廠,還對傳統的射箭器材進行了研究;發表出版《錫伯族弓箭文化》系列論文及宣傳冊和《中華弓箭文化》;成功申報錫伯族弓箭制造技藝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立中華傳統射藝研究,構建研究網絡,對錫伯族的射箭歷史、射箭文化進行研究,對愛國主義教育、錫伯族傳統射箭比賽以及傳統射藝表現形式和民族禮儀及文學藝術等進行探討。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更好的使錫伯族的弓箭文化得以傳承,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制定具有系統性的射藝培訓制和段位制,將其作為課程在學校中進行傳播,通過實踐使得錫伯族的傳統弓箭文化能夠越來越規范和傳承,另外還應該更加對弓箭文化進行關注,強化各界人士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使得傳統的弓箭文化得意發展和傳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