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嵩 閆慶磊 王升



【摘 要】地球物理測井技術能用于解決各種地質問題,其基礎在于地下各種巖石和探測對象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人們就利用這些性質與對象之間的一定關系,來研究鉆孔剖面各種巖性的劃分、各類目的層的判定、它們的深度和厚度的確定、以及其它定性和半定量解釋結果。地層溫度、作用時間、地層壓力能夠影響到煤的變質程度,變質程度的高低關聯煤的導電性、密度等物理性質,地球物理測井探測到這些物性的異常,再結合區域地質資料、周邊鉆孔測井資料,就能推斷某些地質構造的存在。
【關鍵詞】地球物理測井;曲線異常;斷層。
一 、煤的物理性質受煤的變質程度的影響
(一)煤的導電性
煤的導電性決定于它們的變質程度,并與其煤巖成分、礦物雜質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孔隙度有關。低灰分的腐植煤的電阻率按其變質程度的不同,一般為:褐煤50~200ΩM到200~4000ΩM;煙煤4000~5000ΩM到1000~100ΩM;無煙煤80~1ΩM到1~0.001ΩM。
(二)煤的密度
煤的密度與其變質作用有關,隨著變質程度的加深,其密度逐漸增加,在低灰分的情況下,褐煤的密度為1.05~1.20g/cm3;煙煤為1.20~1.30g/cm3;無煙煤為1.30~1.60g/cm3。
二、根據實測的測井曲線異常推斷斷層存在
以某煤田的實際勘探為例,此煤田大部為褐煤,煤質較差。在對鉆孔進行地球物理測井過程中,發現少量鉆孔部分煤層的測井曲線異常,推斷存在斷層,現就此推斷分析如下:
(一)曲線形態異常
5012和5014鉆孔測得11號煤層曲線異常(排除儀器性能異常),曲線如圖1所示(圖中曲線從左至右分別為電阻率、密度、天然伽瑪和自然電位)。
圖1所示5012號鉆孔11號煤底部電阻率高異常,對應部位的密度曲線也顯示密度微微變大,圖2所示5014號鉆孔11號煤頂部電阻率高異常,對應部位的密度曲線同樣顯示密度值微微變大,引起煤層電阻率變大的原因有無水裂隙增大、煤中含有高阻物質和變質程度增高。
1.無水裂隙增大。
無水裂隙增加電阻率隨會上升但密度會隨之減小,故排除孔隙度影響。
2.含有高阻物質。
煤盆地屬于沉積盆地,如11號煤層含有高阻物質,則整個區的或附近其他鉆孔所揭露的11號煤層也應存在這類物質,但實際不存在,且5012和5014鉆孔11煤層的高阻值出現的位置不一樣,故排除高阻物質影響。
3.變質程度增高。
煤的變質程度越高,電阻率值越大,密度也隨之增大,符合曲線反映的物性,故推斷為煤層變質程度增大。
考慮到煤層變質程度的影響因素以及煤層的埋深情況,排除靜壓力的影響,只剩構造壓力的影響,即存在斷層,斷層產生的強剪切力以及隨之伴生的溫度,導致了煤層的變質程度的加深,且斷層穿過5012鉆孔的11號煤的下部,穿過5014鉆孔的11號煤層的上部。
(二)煤層厚度異常
這兩孔位于勘探50線,兩孔間距1000米,抽取5008、5010、5012、5014和5016作對比如下:
根據厚度變化和正斷層導致層位缺失的性質,推斷這兩個鉆孔位于正斷層上,再根據底板差值的變化,推斷斷層剖面為如圖3所示形態:
(三)走向勘探線鉆孔煤層結構對比
5012、5014孔分別位于12、14走向線,抽取12線4612、4812、5012、5212孔和14線4614、4814、5014、5214孔分別作對比如下:
進一步計算兩相鄰孔之間的11煤的底板的深度差值,得到:
根據煤層厚度和底板差值變化,推斷在12、14走向線上的剖面如圖4、5所示:
根據走向和傾向線的各鉆孔11煤的構造,推斷出工區平面圖斷層分布如圖6所示:
三 、總結
通過地球物理測井,能較準確的反應鉆孔縱向上的巖層的物性變化,要想較準確的劃分鉆孔所揭露的地層的巖性,需要結合多參數曲線綜合分析,而要想通過測井資料推斷地質構造的存在,則需要結合地質資料,由點及線或由點及面,并最終得到地質上所需要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中國礦業學院物探教研室 中國煤田地球物理勘探[M].北京: 煤炭工業出版社, 1981年6月第一版
[2]武漢地質學院煤田教研室 煤田地質學地質出版社[M].北京:1981年6月北京第一版.
[3]王惠濂 綜合地球物理測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作者簡介:
雷嵩(1986.10-),男,漢族,遼寧鞍山人,地球物理學學士,2009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現就職于東北煤田地質局一〇三勘探隊,從事地球物理測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