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岳
【摘 要】農業是國家的基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于緩解國內用水壓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就農業水利灌溉模式進行闡述,同時在分析農業用水現狀的基礎上,就節水技術推廣建議給予思考,相關論點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推廣
一、前言
作為傳統農業大國的中國,自古至今,農業生產就在國泰民安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梢哉f,無糧不穩,無農不立,是任何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選擇。農業發展離不開水,水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當前,世界范圍內水資源匱乏,在缺水的環境下,搞好農業生產,節約農業用水,發展農業水利,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論述的農業灌溉模式,在農業用水中占據著相當大的比重,合理利用灌溉模式,采用一系列的工程技術,融合農藝和管理措施,達到有效節約用水的目的,不僅僅對于一個國家的農業生產大有裨益,甚至對相關附屬產業的發展更是意義重大。
二、農業水利灌溉模式
灌溉在農業用水中占很大比例,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現可適用的農業水利灌溉模式,參照如下:
1.低壓管道灌溉。低壓管道灌溉技術,代替過去的明渠,使用低壓管輸水的灌溉方式。抵壓管道灌溉,主要有水泵、水源、輸水管道、配水裝置、附屬機械五個部分構成。采用低壓管道灌溉,普遍存在造價低,占地少,節約人力、管理,具有輸水快,養護容易的特點。將低壓管道灌溉,將有效降低水蒸發,減少滲漏,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低壓管道灌溉,目前較為普遍的使用于北方。
2.渠道防滲。灌溉渠道做防滲處理,將有效減緩用水時水資源的損耗,提升單位立方內水資源的利用率。經過更多的實踐探索,渠道防滲技術的合理利用,不僅能減少灌溉用水的損失,還能很好的控制地下水位,與國內農業灌溉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渠道防滲技術應用中,可用的襯砌材料較多,像是混凝土、瀝青、塑料薄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以塑料薄膜的防滲效果最好,能減緩滲漏損失的80%左右。
3.噴灌技術。噴灌技術借助水泵加壓,水加壓后經管道、噴頭,將水像雨水一樣噴灑,灌溉農田。采用噴灌澆田的方式,將有效節約人力,避免噴灌不均勻的現象。此外,采用噴灌的方式,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在很小的占地面積下,有效調節農田小氣候環境,而且周邊土壤環境不產生很大的變化。在國內使用較為普遍的噴灌技術,有固定管道式、板固定管道式、全移動式三種。三種噴灌系統構造相同,但因裝卸部分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三種噴灌技術,固定管道式操作簡單,使用效率高,但是前期投資大;全移動式操作復雜,勞動強度大,維修難度大,設備可多次使用。
三、農業節水技術
1.農業用水現狀。探討農業節水技術,必須要充分認識目前農業用水狀況,針對問題性的出現,制定科學合理的節水技術。國內農業節水受周邊環境的影響,出現步履艱難的一面,具體體現在:
(1)水利設施不完善,我國現有的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多是20世紀50年代農民自己建成的,標準低,質量差,年久失修,有很多甚至遭到了人為損壞。這樣的水利設施不僅喪失了灌溉效益,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
(2)農戶沒有節水意識,很多戶主對水資源缺乏整體認識,沒有認識到淡水資源的日益匱乏和緊缺,更沒有認識到不節水將帶來的嚴重后果。總之,就是節水意識薄弱。實際上,在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前期一般投入大、水價較后期昂貴。由此,投入的巨大差額,必然導致很多農戶不愿從事節水灌溉設施的建設。甚至普遍存在抵觸情緒,給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帶來阻礙。
(3)渠道淤積嚴重,農田水利灌溉的渠道建設工程隨地開挖了大量土質渠道,并未經過加固處理,在水流的長期沖刷下淤積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渠道內水流不能暢通輸送,嚴重降低了灌溉效率。
(4)缺乏資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對水利的投入嚴重不足,再加上農業水費征收困難,水管單位資金嚴重不足,致使已建成的工程及設備缺少必要的維護和修理,灌溉設施老化嚴重,效益持續降低。資金的短缺更使新的灌溉工程很難進行,致使農業灌溉工程發展滯后。
2.農業節水技術。關于節水灌溉技術的探索研究,通常可以從工程、農藝、和管理三方面著手進行。一是工程措施:工程節水是指通過工程建設(如興建各種水工建筑物)或安裝系統的機械設施來達到灌溉節水的目的;二是農藝措施:農藝措施是通過農民在農業生產中的活動來取得節約灌溉用水的效果;三是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根據相關的制度和法律從宏觀上指導從而實現節水灌溉。
針對上一部分提到的農業水利灌溉中存在的問題,可采取以下具體措施,以達到發展節水灌溉的目的:
(1)培養農戶的節水意識,推廣節水技術,農戶不參與注定是行不通的。由此,基層水利部門應與農閑時節,積極宣傳節水教育,讓民眾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性。同時,同時告訴他們節水并不會引起減產,適當的節水可以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從而使他們產生主動節水的想法,以此保證節水灌溉工程和技術的推廣。
(2)建立健全的節水系統,根據區域的自然條件合理建設灌區灌溉系統,并聯合氣象部門、水利部門進行科學、系統的灌溉統籌規劃和調度;聯合教育、科技、宣傳部門進行研究推廣;取得財政部門和銀行的資金支持。
(3)加強對水利部門各種設施的管理,在我國,水利設施由水利部門管理,要增強各級水利部門的責任感,促進他們做好管理工作,這包括:對于已建成的水利設施,要做好維護管理工作;定期檢修水庫及其他水利設施,使其保持應有的灌溉效益;在水利設施的運行期內,注意與時俱進,并加強同一灌區內各水利設施的聯系,盡可能的提升灌區整體的工作效果,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四、加快發展節水灌溉的措施
1.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統籌考慮農業節水。目前的農業節水方式,無法根本改善缺水狀況。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從更宏觀的角度統籌考慮農業節水。因為農業節水不僅僅是一個工程問題、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它涉及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農村經營方式、產業結構調整、種糧效益和農民的切身利益等諸多方面。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個部門所能解決的。因此,需要多個部門密切配合,緊密協作,統籌考慮制約農業節水發展的各種因素,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
2.合理規劃。灌區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區內攔蓄與區外引水系統,通過分析可以獲得多年的可供水資源過程。灌區地下潛水層可視為一個調節水庫,其補給量包括降雨補給,渠道、排水溝滲漏補給,區外地下水側向補給,區內地下水越層補給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發、出流與開采。兩種水源統一調度,可按區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穩定流方法進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開采布局條件下,以確定合理的開采強度,或在一定開采強度下確定地表水對地下水的補給量及相應的補給區域,或根據補給方式和開采強度確定區域內開采布局。
3.建立農業節水補助資金制度,加大農業節水投資力度?,F行的農業節水工程投資主要靠集體出資,農民籌資,國家補助建設。工程一次性投資較大,國家補助資金卻很少,大部分資金需要農民自籌解決。而大部分地方群眾還不富裕,很難拿出更多的錢來搞農業節水工程。因此,各級政府要把農業節水工作納人重要議事日程,形成一種制度,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從而確立農業節水的重要性,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
五、結論
總之,農業是國家的基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有效提升水資源利用率,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于緩解國內用水壓力也是大有裨益的。由此,今后必須要著力發展灌溉模式,推廣節水工程,加快水利建設,確保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溫隨群,劉輝.農業水利灌溉模式與節水技術措施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8):231.
[2]王育新.農業水利灌溉模式與節水技術措施的思考[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4):96-97.
[3]李曉民.淺談節水措施在農業水利灌溉中的應用[J].陜西水利,2014,(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