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融雪
下一步是加大基層反腐力度,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反腐敗的“獲得感”
“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01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
2015年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鐵腕”反腐大幕開啟后的第三個年頭。回顧2015年中紀委的反腐工作,打擊領域、力度不斷擴大,反腐方式、特點不斷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3年來,我們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這樣的廉政宣傳,既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期待
“吃飯就算了吧”
中共十八大以來,落馬干部的數量、級別和處理的嚴厲程度可謂前所未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央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任建明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盡管有2014年的周永康、徐才厚、蘇榮、令計劃等 ‘大老虎在前,2015年向社會公布的落馬高官不及頭一年‘顯赫,但數量上卻超過了三年來的平均水平。”
2015年公布的落馬副省級以上官員不僅超過50人,更遍及全國31個省區市、實現了“全覆蓋”。
“在任省部級‘一把手也可查辦?!比谓髦赋?,譬如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國家安監總局原局長楊棟梁、福建原省長蘇樹林在任上被查處,可謂反腐的重要突破。
除了“打虎”不斷有新突破之外,一些細節反映了更深刻的變化。
中央紀委駐國家鐵路局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長習驊公開撰文談八項規定出臺三年——公務人員對飯局的反應,在2013年是“過一陣子再說吧”,2014年是“誰買單?都有誰?”2015年則變為“有事說事,吃飯就算了吧。”
此外,亦有紀檢監察干部反映,2015年“主動詢問紀委自己所做事情是否違紀”“黨員干部主動上交紅包”的現象也變多了。
鑒于以上種種,2015年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作出了這樣的判斷:“不敢腐的氛圍總體形成。”
“全覆蓋”的重要一步
“全覆蓋”是2015年反腐的重要關鍵詞。
2015年,中央巡視組共巡視83個單位,按照地方、部門、央企、金融、事業5個板塊類型,推進全覆蓋。在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巡視全覆蓋的基礎上,2015年實現對中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中央金融單位全覆蓋,5個板塊已經完成3個,完成全覆蓋任務的52%。
與此同期,中紀委派駐機構的全覆蓋布局亦在2015年邁出重要一步。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介紹,歷史上從未被派駐紀檢組的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和全國政協機關,也在2015年新設了派駐機構。
2015年11月,中央印發《關于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的方案》。按照《方案》,中央紀委共設置47家派駐機構,實現對139家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其中,綜合派駐27家,負責監督119個部門和單位。

2016 年1 月6 日,湖北宜昌市新華書店,《中共反腐為什么能》成為暢銷書籍
這是中共歷史上首次實現派駐監督全覆蓋。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通過采取“綜合派駐”方式,中央紀委全面派駐改革完成后,監督對象翻了一番還要多,但派駐機構數量不增反減,由改革前的52家減少到現在的47家。
監督不僅要靠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要靠廣大群眾。
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近日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采訪時介紹,他們在中央紀委官方網站醒目位置公開了舉報電話、舉報網址、舉報信箱等。
2015年6月1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上開通了“反‘四風一鍵通”舉報窗口,鼓勵群眾通過手機照片、視頻和文字向中央紀委反映身邊的“四風”問題。消息一發出就得到積極響應。短短6個月,該窗口已收到群眾舉報4.1萬余件,單日收到舉報件最高達2149件。
國家統計局2015年10月至11月在22個省區市開展的全國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顯示:91.5%的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滿意,90.7%的群眾對遏制腐敗現象表示有信心,90.6%的群眾認為當前腐敗案件高發勢頭得到遏制,三項指標均首次超過90%。
“最全、最嚴”黨紀
如果把2014年以前的清理黨內法規工作視作“破舊”,2015年則“立新”意味明顯。
2015年10月18日正式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是繼當年8月3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印發之后,中共黨內法規制度又一次重大創新。
“三部法規的修訂頒布,將進一步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利器和紀律保證。”辛鳴向本刊記者表示,強調紀律自覺和政治規矩,意味著反腐敗工作進入爭取達到“不能腐”和“不想腐”目標的階段。
王岐山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要運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的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新修訂的《條例》引起了輿論和黨建專家的高度關注,新華社報道引述有關黨建專家評論稱其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
“最嚴黨紀”強調追責,明確了6類“負面清單”。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列在突出位置,新增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中。另外,《條例》專門對“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作出處分規定。
“舊條例的突出問題之一是什么都管,但有些問題沒管好,存在模糊地帶。而此次對這些問題予以明確,實現對各類問題對號入座,使違紀者不能再心存僥幸。”辛鳴說。
除“禍患”于“忽微”
2016年,全面從嚴治黨將向基層延伸。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習近平指出,“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p>
2015年7月9日起,中紀委在其官網“頭條”欄目每月集中通報一次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
據中紀委統計,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20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80516起,處理91550人。通報的979起問題,包括:生冷硬推、吃拿卡要、與民爭利、欺壓百姓等。
譬如,2015年11月25日,山東菏澤巨野縣紀委、巨野縣監察局關于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進行了通報,山東巨野縣田橋鎮政府辦公室主任魏衍順因吃拿商戶2個蘋果未交錢被誡勉談話。
“奢華辦婚宴,黨內受警告”“遲到10分鐘,責令作檢討”“脫崗忙追星,多人受處分”“下屬收雞蛋,庭長被問責”……諸如此類查糾“四風”問題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
一方面,有觀察者稱,“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回來了,另一方面,亦有輿論擔心是否小題大做,矯枉過正。
“公款發幾盒月餅就被處理,是不是太嚴了?”中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二處處長方文碧在回應類似問題時,曾這樣說:“茲事體大”“禍患常積于忽微”。
在2015年1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167人進行的一項在線“反腐期待”調查中,“解決老百姓身邊的腐敗”以76.4%的得票率排在首位。
“隨著反腐敗高壓態勢持續,‘不敢腐的社會氛圍總體形成。下一步,加大基層反腐力度,將讓更多的群眾感受到反腐敗的‘獲得感?!毙柳Q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