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王少文
摘 要:21世紀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我國城市私家車的數量近些年來急速上升,快速增長的汽車數量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是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城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問題隨之而來,一方面影響了人們出行的效率,另一方面汽車排放的污染物,也引發了一系列的污染問題。城市交通污染也成為現今難以解決的頑癥,因此傳統的解決方法,例如加快道路網建設、拓寬道路、單雙號限行等方法,已經無法有效的解決城市交通污染的問題,加快綠色輕便型交通工具的研發和推廣勢在必行,并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綠色輕便型交通工具作為一種新興的交通工具,其必然會引發一場交通領域的變革,有效的解決當前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大力開發“信息技術的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正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趨勢。它正逐步成為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主流。
關鍵詞:智能交通工具;輕便;環保;可持續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143
1 交通擁堵問題嚴重
我國城市交通主要是以客運為主,主要交通形式是公交車與私家車混合。呈現出時空分布不均衡的特點,每逢上下班的高峰時期,道路上車輛數量明顯增多,人流量激增,道路出現擁堵狀況。以湘潭市為例,通過課題組在湘潭市各個主要路段的觀察和調研,發現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上午的7:00—9:00、中午11:00—14:00、傍晚17:00—19:00,這七個小時的時段內,交通擁堵情況比較嚴重,城市內空氣質量不理想,道路上可以明顯聞到汽車尾氣的味道,而且汽車擁堵所產生的噪音污染,明顯影響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我國現在大中小型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如何有效的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成為當前城市建設過程中十分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道路因車流量大而塞車。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飛速增長,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人們的收入得到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為了出行方便,選擇購買私家車來方便出行。以湘潭市為例,據統計,2014年底全市汽車保有量達20.96萬輛,比上年增加32857輛,平均每天增加90輛,增長18.59%[1],機動車中,汽車保有量在增加,2014年與2013年相比,提高了近4%,摩托車在同比下降。私家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增加了道路的運營負擔,超出了城市道路規劃的合理限度,而且一些路段的基礎建設較為落后,使得交通堵塞的狀況是由發生。
(2)產業與居住地之間交錯。根據城市中心理論,城市中心的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多,這些區域的租金也就較高,隨著與城市中心距離的增加,區域的地租也隨著減少,由于城市中心的聚集效應,會使得各類產業部門產生集中效應。這種產業集中引發的是工作區域與居住地的交錯和相對集中,一到上下班時間,產業部門相對集中的地區人流量和車流量就會激增,引發嚴重的交通堵塞[2]。
2 解決方法——目前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的發展
綠色交通,其核心就是“綠色”,這種“綠色”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該交通工具的驅動能源只能產生很小的污染甚至零污染,形成環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綠色交通要求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研發新型無污染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等。有效的改善城市的交通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城市交通狀況,提高資源利用率。這種綠色輕便型的智能交通工具一方面滿足人們日常出行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交通網,有效的提高城市人群的出行效率,降低污染、創造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為了有效的適應新時期對于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發展的趨勢,相關政府部門在鼓勵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的同時,也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與國際接軌,促進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的普及。
3 市場上個人輕便交通不足的分析
我國目前擁有較大數量的電動車適用人群,電動車已經成為不少人上下班的主要出行工具,但是我國的個人交通工具款式單一、缺乏創新,國內許多企業的目光仍然放在電動車和摩托山的研發和銷售上,這種固步不前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個人輕便交通工具的研發,逐漸形成一種思維定視。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型能源的發現,傳統的電動車設計應該發生較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意義的個人交通工具模式。這是個人電動車創新設計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隨著新能源低碳交通技術的發展,各類新能源交通工具逐步進入交通系統,電動智能交通工具是目前我國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些發展將對城市規劃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輕便電動車, 它包括電力助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小型電動助板車和輕型電動摩托車等電動車輛。[2]它與摩托車相比具有,輕便,噪聲低,能耗小,安全、運行費用低等優勢,并且其制造成本較低,因此價格大眾化, 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部分交通工具不符合環保標準,耗油和產生污染較多,這類交通工具應該予以淘汰,禁止上路,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獎勵政策,鼓勵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潔能源。
4 輕便型環保交通工具的具體分析及研究方向
輕便電動車其方便,結構簡單、舒適、環保、售價低特點,使得其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而且由受我國的國情和人們的生活水平因素的影響,其具有廣泛的市場。輕便電動車的推廣和應用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廣泛的應用輕便電動車,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改善環境,勢必會帶來較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在日益發展的物質基礎上,人們追求的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帶來的方便,而更多追求的是便捷、速度、舒適,甚至于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或在近幾年,交通工具的發展將會向智能或者更高的位置去。
然而,隨著經濟和物質的發展,人們現在更注重于個體交通,因為個體交通更方便也更加符合中低收入和一些愛好獨行的人們的需求,所以輕便環保交通工具的發展也成為當今交通工具發展的一個主流之一。
輕便型環保交通工具是以交通工具為基礎,同時兼備移動、安全、操作方便的特點。通過對其結構、功能、安全、動力等各要素的最優化組合,人們對交通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 而輕便交通工具恰能給用戶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出行方式,這也是輕便交通工具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輕便交通工具本身集安全、便捷、靈活等各種特點,且將其智能、節能等技術相結合并應用于交通工具,可以很大幅度的增強交通工具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個人輕便交通作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個人交通穿梭于馬路之中,一方面它的造型所賦予的內涵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另一方面,它強大的功能性也體現出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
對于內部空間來說,不同的年齡階層,不同的職業、性別,他們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因此滿足這些需求,就是設計定位的方向。
從外部空間來看,外觀造型作為城市文化的首要因素,外觀造型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城市文化。因此,一個獨特的外觀對于設計有著重要的影響。
近年來,個人電動交通工具有別于傳統的摩托車或自行車, 為工業產品的創新設計提供了嶄新的設計領域,[3]社會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使用清潔能源的電動車會逐步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個人交通工具,新型電動車所蘊含的新型工業產品設計理念和方法,擁有較好的市場前景,會逐漸成為主流。進行工業產品的設計,其前提就是要充分理解設計因素和設計條件,掌握市場動態,了解市場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人們的需求進行設計,開發出符合環境要求和人們出行需求的綠色輕便型智能交通工具。
藝術和技術是工業產品兩個重要的因素,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一方面要體現出產品的特性,另一方面要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真實需求。就綠色輕便型智能工具而言,對該類產品進行造型設計,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將人性化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要突出其綠色環保的特點,從造型設計有關的功能、形態、顏色等方面出發,將綠色輕便型智能工具的消費、經營、生產方式都以“綠色”作為基調,從多個方面來體現該產品的人性化、綠色化、美觀化。力求將新型的個人交通工具功能和美觀做到有機的統一,使其既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的出行交通需求,又可以通過外觀形式展現出綠色出行的理念,達到二者的有機結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綠色交通理念會成為交通工具發展的主旋律,我們通過對中國城市交通現狀的深入分析,找到綠色交通工具研究和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有機結合點,為中國城市交通的健康發展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周叢笑,曾花林.平均每6人有一臺私家車[J].長沙晚報2015,4(02).
[2]周長進.輕便電動車—新一代“綠色交通工具”[J].船電技術,1999,04(15).
[3]范勁松,安軍.個人電動交通工具的工業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09,07(15).
作者簡介:李明(1979-),男講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