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琪
摘 要:情景教學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職高英語教學中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情景教學;職高英語;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12-02
眾所周知,英語是我國各類學校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與計算機一樣被列為培養21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其能力體現在《職高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說、寫能力。對于把英語當作第二語言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培養“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問題是缺乏語言環境。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課堂教學。因此,我們要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而營造這個環境的有效教學手段就是情景教學。情景教學即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因此,"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英語
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指的是教師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有利于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對學習對象、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最感到缺乏的就是語言環境,加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正如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的那樣,“很多學生經過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語學習,然而大多數學生卻不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原版書籍,尤其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李嵐清,1996)。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有利于學生讀、聽、說、寫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
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情景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學生有看到、聽到、甚至摸到的學習對象,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學習的對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更需要學生利用口、耳、眼、腦全方位地感知學習對象。美國應用語言學家克拉申(S·Krashen,1981;1982;1985)在他的第二語言學習習得理論中提出了“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論。克拉申認為,習得是在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基礎上形成的;輸入之所以能夠被理解,是因為有語境(Context)的幫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第二語言習得的問題上,克拉申強調的是外部語言環境。從語言和認知的發展關系來看,人的語言器官和大腦的發達程度給人類學習語言提供了生理基礎,而豐富的文化社會環境則給后天的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方俊明,1992)。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在為這兩者之間架設一條行之有效的橋梁,而這個行之有效的橋梁就是語言環境。塑造良好語言環境的手段,無疑是情景教學法。正如克拉申所提出的,語言學習的輸入必須是大量的,其目的是為了使習得者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得到渲染和熏陶。(克拉申,1982)在情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原則是教師必須掌握的,即快節奏、大容量。這也是符合克拉申上述理論的。教師通過展示實物、圖片、放映幻燈、教學電影,盡可能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充分感知學習內容,獲得最大量的信息,從而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把課文內容與實際情景、事物聯系起來,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深刻的概念。
3、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學到的知識易鞏固克拉申曾經把能否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作為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并認為輸入應該是有趣而密切相關的(1982)。這就涉及到習得者的心理因素。它是建立在習得者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并進一步刺激其學習興趣的一種輸入方式。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見,在語言學習中,興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補充。在許多中外結合的家庭中,兒女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會講兩種語言的事例有很多,這證明了諸如興趣、環境、親情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潛在的非智力因素。情景教學正是運用了將視、聽、說融為一體的這一手段,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中的這些非智力因素,把學生注意力、興趣引導到學習對象上,進而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獲得深刻、完整的理解,并易于鞏固。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情景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學習對象這一主要方面,不要使其注意力分散到一些細枝末節上。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上課時應對學習主要內容進行必要的說明,并提出明確的要求,同時要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其次,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應使學生產生畏難、焦慮甚至抵觸情緒,而應該盡量使他們有一種輕松、快樂、自信的感覺,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到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置身于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對于把英語當作第二語言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要培養“用英語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問題是缺乏語言環境。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課堂教學。因此,我們要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而營造這個環境的有效教學手段就是情景教學。情景教學有如下特點:1、形象逼真。情境并不是實體的復現,而是簡化的模擬。能獲得與實體相似的形象,所以給學生以真實感。2、情深意長。 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學習和練習的情緒和感情的體驗,通過教師的語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內容之中,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于兒童的心理。情境教學倡導情趣和意象,為學生創設和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情境教學所具有的廣遠性,能促進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發學生的想像力。3、知、情、意,行融成一體。情境教學為了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就要運用生活顯示情境,實物演示情境,音樂渲染情境,直觀再現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方法,把學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組情境之中,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克服一定的困難和障礙,形成一定的志向,積極地進行練習,這樣,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個整體。結合特點,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創設情景:
一、采用全英教學,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在目前職高英語教學中,其主要矛盾之一是漢語環境與英語學習之間的矛盾。平時學生聽、說、讀、寫大都是漢語,只有英語課堂才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若教師在英語課上用漢語大講特講,這對英語學習是極為不利的。美國著名學者羅伯特 (Robert)曾指出,只要學習外語的人沉浸在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中,而且能有辦法理解語言的內容,并去接受這些語言,就會達到最有效的外語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從第一堂課開始就用英語創設語言情景。天長日久,學生就會慢慢地養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語”的習慣。
二、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情景教學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及其概念建立最直接的聯系,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避免不必要的翻譯。職高學生活潑好學,模仿性強,對具體形象的內容較易接受,但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較弱,如果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就能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也使他們把生動的直觀形象與抽象的思維結合起來,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例如:教師在教 stomachache, toothache, headache和Whats your trouble? Whats wrong with you?等句型時,教師可以用手勢做出捧腹、托腮和按額三個不同姿勢配合面部的痛苦表情,也可以用多媒體出示一些畫面,學生問:Whats your trouble?教師回答:I have got a stomachache(toothache).就在這種既逼真、又生動有趣的氣氛中,使學生掌握了生詞和句型。再如,高中英語教學中有這樣一句: He received it with a smile, and then as he looked at the note, his smile froze...he stood there dumbfounded.其中的his smile froze和stood there dumbfounded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用恰當的表情,準確的動作表示出“笑容一下子僵住”和“站在那兒,目瞪口呆”的樣子,比干巴巴地讀一讀、翻譯解釋一番,效果一定能好得多。
三、傾注真摯情感,消除緊張心理
“教貴情深”。教學藝術的魅力在于情感。積極的情感交流能促進教學氣氛和諧,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一個教師關心、愛護、尊重學生,學生也會愛老師、尊敬老師,還會把對老師的熱愛轉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課堂上就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踴躍發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教師要熱愛每個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教師只有在課堂上調整對學生的情感,在舉止、眼神、語言上使學生感到和藹可親、可信,學生才能消除緊張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學,為學好該科奠定可靠的心理基礎。
四、開展多種活動,創設良好情景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和語境外,還可把有趣的活動引入課堂。如:1、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上臺用英語作“free talk”,教唱英文歌曲。2、進行繞口令比賽及接龍游戲等。 3、進行猜謎比賽,可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有趣的謎語,讓學生竟猜。4、根據課文內容編寫短劇或會話,讓學生上臺表演。5、進行英語演講比賽。一般說來,學生好勝心強,他們會積極準備,認真參與。這樣既鞏固了書本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交際運用能力。例如,有一次在圣誕節前夕,我在高三年級進行了一次圣誕晚會,內容以英語演講為主,配以短劇,英文歌曲等,我提前一周叫學生準備。學生個個積極參與,認真準備。同時也邀請了高一、高二的學生參加,在晚會進行中,學生表現出了非凡的組織才能和表演才能。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21世紀的今天,國家對“能用英語交流信息”的人才需要也日益增加。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學實踐中應用這一方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合格的、適應21世紀需要的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禮,1997
[2] (美)(Stephen D. Krashen)《輸入假說:理論與啟示》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3] (美)Thomas L.Good Jere E. Brophy 著:《透視課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田友誼.國外課堂環境研究新進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5] 曉楠編著 《智者的啟迪:教育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0
[6] 皮連生 主編 《學與教的心理學》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9
[7] 邊玉芳等編著 《教育心理學》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