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黃斌川
摘 要:英語是一項語言類型學科,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又是這門學科的基本要求。如今在農村小學,由于缺乏相應的學習環境和師資力量,以及配套的硬件設施,導致學生學習英語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現象,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讀寫;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52-01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既是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好的接觸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
一、做好聽力訓練,為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也是進行英語學習的關鍵一環。“聽”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獲取途徑,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為有效的學習打好基礎。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聽、也要注重學生有效聽講,獲取第一手的學習素材。每堂課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聯想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讓學生認識到英語與我們生活實踐的緊密關系。比如在教學湘少版四年級上冊英語Unit 1 Nice to meet you!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想一下自己日常用中文是怎么和同學打招呼的,之后再引導學生去聽一下英語的問候方法,學習怎么用英語和別人打招呼,利用兩者之間的區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由于農村低年級學生對于英語的音標、發音把握不準確,在英語會話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漢式英語”,不少學生說的英語只有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條件,引導學生去聽標準的英語發音。例如教師可以下載一些英語兒歌,通過最基本的字母發音到簡單的詞匯歌唱來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營造氛圍獨特的英語聽力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水平。
二、注重口語表達,為英語學習加深感知
英語是一項語言類型學科,語言是要通過表達體現出來的。所以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口語表達來引導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喜悅,加深學生的學習感知。然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農村學生寧愿死記硬背,也不愿意去說,怎么讓學生說呢?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全體朗讀,減輕學生們的羞澀感,之后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英語對話,再讓小組內選出代表來進行小組之間的比賽,看誰說的準確、說的流利,通過這樣的引導方式來調動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對于基礎差、不善表達學生的關愛,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能夠消除膽怯,大聲說出自己的英語。就算剛開始說的不準確,只要不斷改進、不斷糾正,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有所提升。
三、引導學生朗讀,為有效學習豐富渠道
朗讀是一個眼、口、手相結合的學習項目,朗讀的過程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還能夠讓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程度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知,這對于教師制定下一步的教學方案、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課文知識的朗讀,此外教師還可以拓展教學內容,選取一些簡單、優美的英文詩歌來讓學生朗讀,提升學生的英語語感。此外教師也要善于豐富教學策略,最大程度上的激發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例如每天中午的午休課,就讓學生輪流領讀課文或單詞,之后才由他們自由讀書;在由每一個人領讀的那天,他會格外認真,用心,這樣既鍛煉了讀,也練就了膽量。
四、引導學生書寫,為有效學習鞏固成果
作為一項語言科目,英語既需要學生開展有效的聽說讀,也需要學生有效的寫,以便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完善知識體系,加深學生認知。特別是在對于英語字母的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清各個字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以便在日后寫單詞、寫句子的時候能夠寫的標準、美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于學生日常會話句子的寫作鍛煉,從最基本的How are you?到We're going to do some research,要引導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句子的結構、字母的大小寫、英漢翻譯的對比等等,讓書寫成為學生整理知識內容、完善知識結構的重要一環。
此外教師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堅持每天用英語來寫一些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所見所聞,對于不知道的詞匯多用漢英、英漢詞典去查詢,這樣既能夠豐富自己的詞匯量,還能夠鍛煉自己的寫作技能,。慢慢的,每個學生都開始寫日記,短文,教師對于學生的成果要多鼓勵、多引導,及時糾正寫作中的錯誤,引導學生寫作技能不斷提升。
五、拓展學習范圍,為有效學習豐富內容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只是一個例子”,現行的英語教材內容相對偏少,這遠遠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來拓展教學素材,通過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易用的知識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教學的效率。不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覺得單詞難記,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豐富教學策略,拓展教學范圍,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印象。例如教學beautiful(adj.美麗的,美好的; 極好的)這個單詞的時候,不少學生就反映說太長、太難記,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beauty(n.美人; 美好; 完美;)的引入來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通過構詞法來進行更多知識的學習。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趣味化記憶策略的引入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chill(n.寒冷,發冷)” 這個單詞,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在大冬天讓你連吃(chi)兩根冰棒(ll)是啥感覺?學生說:那也太冷了吧,怕是要凍壞嘴哦。你看,兩個含義連起來不就是寒冷么?學生也許一輩子都忘記不了寒冷這個單詞了吧。
總之,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豐富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學生的英語認知、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為他們的英語學習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肖美娟.淺析小學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方法《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2
[2] 高麗杰.小學英語聽說讀寫的教學策略《讀寫算:教研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