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措毛
摘 要:藏族作為我國西部地區分布最為廣泛的少數民族之一,橫跨青海、西藏、甘肅、云南四省。由于藏族地區居住人口普遍比較分散,藏族地區的語言交流和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是藏語,同時受到藏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的影響,漢語普及和普通話普及程度較低。藏族地區學生的普通話應用和交流十分少,因此造成了學生漢語基礎薄弱,漢語言感覺較差,小學生對于漢語文的學習因此十分困難,學生學習漢語文的效果較差、學習興趣不高,取得的漢語文教學效果也往往不佳。實踐提示,想方設法在小學漢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文的興趣、提高漢語文教學效果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結合實際就在藏族地區小學漢語文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加以探討,以期為教學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藏族地區;小學;漢語文;學生;主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73-01
在藏族地區,尤其是在農牧區的學生在小學學生在小學接觸的漢語少、底子差的大背景下進行漢語文教學是每一個漢語文教師感到頭疼的事情,對漢語文理解、分析和學習顯得十分吃力,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想方設法提高小學學生的漢語水平是每個漢語文教師最關心的事情。 如何提高藏族地區尤其是農牧區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本人就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教師在漢語文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即主持教學及調整教學的作用。在這個前提下,教師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大膽創新,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同學之間的互助精神,合作精神和創造精神。這種教學既沒有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沒有抹煞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一堂課里教師有任務有目標地教,學生也帶著任務,帶著目標地去學。以學生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學思想。它體現了“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的主旨思想,從本質上否定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最高統治者”及“教師指向哪里,學生思想就奔向哪里”的絕對權威的地位,而充分肯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自我教育性,探索性和創造性。那么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呢?
一、教師要善于創造語言環境
農牧區的學校基本是由藏族學生組成,學生思維的空間受到限制。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校園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上,他們使用的都是藏民族語言,這樣就削弱了漢語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課堂上的表述能力的訓練,對漢語詞匯的積累和理解形成困難。在農牧區藏族老師教授漢語文時,把一堂漢語課上成藏語課的老師也大有人在。筆者認為這些都是漢語文教學形成困難的原因。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學習漢語是至關重要的,一堂課中教師用清晰、流暢的普通話進行授課,并鼓勵學生用普通話和自己、和同學交流。讓學生多讀、多寫、多講、多聽是非常必要的。每一周讓學生用漢語寫周記,體裁不限,寫自己想說的,想做的,讓周記成為自己和老師溝通的橋梁;新課前組織學生講5-6分鐘的小故事練習普通話。老師也常準備些有趣味性、啟發性的課外短文念給同學們聽,然后做聽力方面的訓練題。這也是很必要的。這些基本功訓練我們絕不能忽視,因為只有在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里才能培養起學生對這一學科的興趣。不過要讓學生喜歡讀、喜歡寫、喜歡講、喜歡聽,還得有老師精心地創設課堂氛圍,善于導、善于培養、善于激勵,在發揮老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我們的確在上一堂漢語文課,我們真的能用普通話給同學們講故事,能用漢字給老師寫一篇周記等。從而自覺地、有興趣地喜歡上這門課。
二、教師要善于創設學習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創設學習氛圍,這對藏族學生學好漢語文也很重要,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自由學習和自主掌握知識。
三、教師要善于“導”
“導”顧名思義就是“引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處處發揮主導作用,把握好“導”的時和度,循循善誘,有效引導。多用問題帶動學生,盡量讓學生自己弄懂課文內容而不是通過教師灌輸。
四、教師要善于培養
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創造精神。在漢語文教學中具體表現為學生的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某一方面的創造性能力及同學之間的合作或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把握好“度”,起好主導作用,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一個自由的思考空間和氛圍,不要過分干預學生、制約學生、讓學生自由學習、自由思考、自由掌握知識。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處處用一些微小細節進行教育,進行訓練。
五、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
以學生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求充分給予學生獨立思索和大膽創新,并對其獨立思索和獨立創造后的結果及時給予肯定或贊揚,以保持其學習和獨立創造的積極性,即使學生有時做得不對,但也不能當面說你不行或其他類似的言語,而是先要從其某一個方面對其進行肯定,然后再用比較委婉的語言和典型的其他事例指出其錯誤處,使其在思考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又不傷其獨立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總之,筆者認為,在藏族地區學習漢語文時,教學指導思想要明確,就能取得一定成效。
參考文獻:
[1] 尕讓卓瑪.初探藏族地區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04)207.
[2] 李洪坤.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的特有困難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24)340.
[3] 薛德華.青海牧區藏族小學漢語文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1(03)80.
[4] 馬國英.關于藏族地區漢語文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5(04)288.
[5] 達沖.淺析如何使藏族學生高效學習漢語文[J].時代教育,2013(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