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國
對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認識
賀曉國
(遜克縣林業局新立林場,黑龍江 遜克 164426)
荒山造林是國家重要的林業政策和林業工程,是應對發展與生態、建設與環境的重要林業工作。研究以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作為緣起,在分析荒山成因的基礎上,提供了荒山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對策,提出了荒山造林提高成活率的主要技術,希望對科學實施荒山造林、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有所幫助。
荒山造林;自然因素;科學性;人為因素;樹種;成活率;立地條件
由于對荒山成因認知不足,荒山造林理論研究薄弱,導致荒山造林成活率長期不高,處于反復荒山造林,較低造林成活率的現象。應該對荒山進行成因類型分析和種類劃分,確立荒山造林的技術要點,形成荒山造林策略,在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的同時,創新荒山造林新時期的新方式,建立荒山造林成活率的保障機制,確保荒山造林的效果和品質。
荒山的成因復雜,國家在新世紀加大了對荒山的建設與改造力度,但是從荒山改造的實際看,存在效率低、質量差的實際問題,即便是有一定效果的荒山造林與改造,也存在荒山成因認識不完整、荒山造林技術不完善、荒山改造理論落后等實際問題,形成的生態和環境存在脆弱和風險的隱患,容易造成荒山改造工程的重復。這些問題和現象可以從認知上加以總結,對荒山成因的分析不科學、不全面是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
1.1自然生態因素造成的荒山
造成荒山的原因中自然因素一直是難于回避的主要成因,當前氣候存在不穩定、波動性大的特點,干旱連續、水土流失嚴重等實際都會造成山區生態的破壞,進而造成山區林木的消退,不能構成完整而穩定的自然生態鏈條,在病蟲害、惡劣天候、地質災害的影響下形成荒山和荒坡。
1.2人為因素造成的荒山
在人口壓力和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社會和人類對自然各種資源的索取越來越頻繁,數量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近些年公路建設、水利建設、礦山開采、房地產開發等人為活動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山區植被、生態和環境的破壞,造成山區物種和樹木的迅速降低,人為造成荒山問題。
2.1提高荒山造林規劃的科學性
在設計和規劃階段就應該將科學性作為荒山造林的前提,要將成活率作為重要參數體現在荒山造林的設計與規劃之中,形成對荒山造林工作的更好指導,確保荒山造林的成活率。要在荒山造林工程設計和規劃環節樹立系統性、科學性的思想,對荒山成因和發展進行全面研究,從長期性的角度出發規劃和設計荒山造林工程,特別要突出區域地質條件,工程區氣候因素,項目區自然環境等方面的調查,以便整合荒山造林工程的技術和環節,為設計科學荒山造林工程,確保造林成活率提供前提,為荒山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科學基礎和合理保證。
2.2優化荒山造林工程的團隊
荒山造林工作設計、管理、建設、養護等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看似簡單的荒山造林工作存在團隊配合、技術交叉的實際問題,如果荒山造林過程中出現團隊配合不良,技術應用缺失環節,將會降低荒山造林的效果,影響荒山造林成活率。要在荒山造林工作中整合設計、管理、施工和養護等一系列環節的關系和要點,加快對荒山造林人才的建設,使他們在荒山造林過程中融合在團隊中,發揮荒山造林人才的優勢,確保荒山造林專業性的提升,實現荒山造林技術性的提高,進而為荒山造林成活率做出人員、專業、團隊和素質保障。
2.3科學選擇荒山造林的樹種
荒山造林成活率與樹種的設計和選擇有著直接的聯系,以往荒山造林成活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是樹種選擇失當。在荒山造林過程中要結合設計環節,綜合地分析工程區域氣候、當地環境、土壤和地質特點,確定荒山造林的立地條件,進而選擇出荒山造林的樹種。在確定樹種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樹種的經濟性和功能性,用寶貴的資金和人力資源提升荒山造林的效果,為提高成活率做出經濟上、物種上的保證。
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保證荒山造林質量應該從技術強化上加以保障,要從荒山造林的技術運用出發,以立地條件改善、栽植技術強化、撫育工作等方面提升為主要手段,提升荒山造林技術實施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實現荒山造林成活率的目標。
3.1優化荒山造林工程的立地條件
全面提高荒山造林效率和成活率,應該從立地條件的改善與優化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清理荒山造林地的工作,針對荒山的覆蓋面積大的特點,可以分成小塊,分別對區域內的雜草及灌木等進行清理,通過采取休地清理的方式,能夠為幼苗的種植騰出空間,同時,這也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徑,因為清理出來的雜草灌木固定堆放在一起,腐爛后可以改善土壤質量。二是做好荒山造林開穴工作,要注意開穴時間和開穴時的土壤清理,開穴時間一般選擇在造林前1年的秋天進行開穴,以利于土壤自然風化。另外,做好開穴時的土壤清理的關鍵是回填土時要特別注意剔除石塊,使土壤質量得到提高。總之,通過改善造休地立地條件,優化荒山原有土層的理化性質,使造林地土壤更加松散,提升土壤肥力和水分涵養能力,全面改善土地質量。
3.2荒山造林栽植技術科學
科學化、系統化的栽植技術是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的基礎,是提高當前造林工程、確保造林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注重適宜的造林時間的選擇,一般選在造林前1年進行整地,來年進行栽培,造林時間的選擇受當地氣候的影響比較大,雨量充沛和氣溫適宜等天氣是造林成活率的有效保證。其次,要提升種植技巧,原則上要保證隨起隨栽,防止幼苗由于呼吸作用等散發水分和消耗養料,影響成活率。最后,完善栽植過程的管理,對于栽植的整個過程,必須有專業的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從而保證栽植過程的科學性。
評價荒山造林工程的重要參數——成活率現已被廣大林業工作人員所重視。新時期,要繼續在荒山造林工程的基礎上,做好荒山成因分析,做好荒山造林技術應用,建立荒山造林提高成活率的有效對策與方法,保障荒山造林效果,提升荒山造林成活率,為荒山改造和生態重建提供工程性、技術性、策略性的平臺。
[1] 王天洋.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9):121-126.
[2] 李萬廣.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檢查[J].現代農村科技,2014,(05):216-217.
[3] 原小江.淺析提高太行荒山造林成活率解決意見[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4,(11):180-183.
[4] 馬曉偉.用不同造林工具造林成活率對比試驗[J].農民致富之友,2011,(20):137-139.
[5] 王珍.巧挖造林坑提高成活率[J].河北林業科技,2010,(04):182-186.
How to im 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in barren mountains
HEXiao-guo
(XinliForestry Bureau ofXunke County,Xunke 164426,China)
Afforestation in barren mountain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forestry policy and forestry project,which is to deal with forestry work of developmentand ecological,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This research started from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afforest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of the causesofbarrenmountains,proposedmajor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afforestation,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fforestation and enhancementof 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Afforestation in barrenmountains;Natural factors;Scientificity;Human factors;Tree species;Survival rate; Site conditions
S728
A
1674-8646(2016)04-0028-02
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