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丹
(《司務長》雜志社,湖北 襄樊 441003)
?
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現狀和問題的思考
但丹
(《司務長》雜志社,湖北 襄樊441003)
數字化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性革命,給科技期刊帶來了更加好的平臺和基礎。隨著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數字化的技術促使大眾傳媒的傳播方式和手段等都產生了變化,促使傳媒當中產生了無限的可能,同時也創造了更高的價值。但在當前來看,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此,需要進行改革,促使數字化出版能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將對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現象和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希望為我國的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提供有益參考。
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問題
我國當前階段的期刊數字化出版發展雖然已經進入到了全新的局面,但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因此在當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科技期刊是我國用于交流學術,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載體,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社會發展中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數字化的發展,科技期刊的信息收集加工都產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一定要對數字化出版加以重視,積極對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下面將對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現狀和問題進行積極思考。
1.1縮短出版周期
期刊的出版周期一般來說都比較長,編輯人員通常在對稿件進行加工以后,后續的排版工作速度將直接的決定了出版的周期。我國在長時間以來一直處于手工排版操作的狀態中,一直到近三十年以來逐漸出現了計算機設備,并將這種先進的技術引入到了排版印刷當中去,從而促使排版的速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科技期刊通過逐步推進的數字化出版模式,不僅將整個期刊的出版時間進行了縮短,同時也能有效的防止出版過程中的意外損耗情況,促使期刊的出版效率明顯上升。此外,相對于紙質的期刊,數字化期刊有著便于互動和覆蓋面積廣等優質的特點,能讓內容編排和信息收集真正的發生改變,從而滿足現代人們在信息需求上的個性化。
1.2實現文獻自動化檢測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社會中一張普通的光盤當中就能存儲大量的期刊信息內容,這對期刊的數字化出版來說將產生重要的意義,促使信息的獲取更加高效便捷[1]。因此,科技期刊采取數字化出版方式以后,其檢索方式將更加的優良,在相應的檢索系統支持下,不僅能從大量的文獻當中快速的找到文獻作者和內容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能實現文字的數字化存儲,將傳統的紙質化出版內容全面的轉換成為了電子形式。隨著科技期刊中逐漸對數字化期刊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圖形和文字等的數字形式轉換,在期刊傳播信息的過程過中錄入和輸出等環節都出現了通用型的語言。
1.3支持網絡傳輸和出版
網絡化是現代期刊出版工作當中的一種高級形式,是現代社會環境下一種發展的主流形勢。科技期刊通過對數字技術的利用,不僅提升了出版的效率和整體的質量,同時也促使期刊的傳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能實現期刊資源的共享性。電子期刊中網絡版是一種形式,能夠直接的接受作者網絡投稿,并且實現在線編輯和出版。而通過期刊的網絡管理系統則能直接將信息內容與編輯部之間進行溝通從而實現與編輯部門之間的聯系以及與印刷廠等方面的業務聯系,從而提升傳輸的速度和效率[2]。
1.4直觀性強
數字化期刊的出版方式有著最為明顯的一個優勢那就是直觀性比較強。期刊從學術生產到學術傳播整個過程中都采取數字化的形式,文章經過整合,將文字、圖像甚至聲音等集合于一體,促使文章當中要表現的內容能更加真實化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從而促使讀者更加直觀的看到信息內容。同時,在數字化環境中,期刊的出版還不用考慮到紙張成本和印刷等方面的成本問題,極大限度上的節省了中間的環節,促使出版方面節省了成本,也降低了浪費情況的出現。
期刊文獻作為現代社會當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文獻信息源,當中的數字化過程主要體現在電子期刊的興起和迅速發展。電子期刊事實上指的就是以數字形式作為存儲模式而形成的一種電子模式,同時也可以通過計算機設備將光盤中的內容進行讀取。這些電子期刊的出版有的是全新的網絡版,沒有印刷版的載體,有的則是根據印刷版而形成的網絡版,實際就是將印刷版數字化。當前社會中國外很多的發達國家在數字化期刊出版方面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且呈現出了良好的趨勢,很多的出版社都采取數字化出版方式。而我國的分期刊數字化發展起步比較晚,在當前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很多的科技期刊通過網絡方式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網站和主頁,但事實上從數字化角度上來講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數字化形式已經越來越受到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重視,網絡化的發展形式已經成為了未來科技期刊發展的主要趨勢。
我國當前階段所提供的全文檢索服務已經形成了比較大的規模,有多個網絡資源庫供人們進行查閱[3]。近年來隨著我的期刊數字出版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互聯網期刊內容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長,當前可以說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平臺提供商已經不能始終處于一種傳統的印刷時代中,而是應當積極的對資源進行整理和收集,重新進行加工,從而促使網絡資源能走向二次開發和利用的階段,從而開創知識發展的新紀元。
3.1期刊學術質量不高
我國的科技論文數量是比較大的,但從整體上來看,當中有然后很多的期刊內容并沒有高質量,在國內外的科學行列當中并不能形成影響力或者說實用性程度比較低。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對此進行統計過,從1999年一直到2009年期間,我國的科技論文中平均每篇會被引用5.2次,世界平均為10.06次,那么就是說我國按照論文的平均引用次數來看我國可以排到全世界的第十二位[4]。出現論文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科技期刊起步比較晚,缺少國際學術影響力。同時,再加上現行的科技評價體系但后者能夠鼓勵論文能逐漸的走向到國外的期刊當中去,這也是導致論文質量下降的一項重要原因。此外,我國由于缺少數字出版的科學評價機制,因此一般所出版的科技期刊在社會中的認可度并不高,從而導致學術成果的價值缺少權威性。
3.2缺少數字化的認識
在現代社會當中信息傳播速度十分快,網絡在未來的發展中勢必會成為一種主流化的傳播形式。但對于我國的很多期刊出版來說,他們并沒有認識到數字化的重要性,很多的期刊人員對于數字技術本身不是很了解,專業的技術能力也不是很高,因此在數字化的實際應用方面仍然處于一種比較滯后的狀態中,僅僅滿足于當前已經形成的出版程序和形式[5]。同時,在期刊的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由于缺少認識,并不敢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一直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導致數字化出版的動力受到了影響,效果自然也會受到阻礙,與國際化媒體之間相比較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需要對此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研究。
3.3資金缺乏引起的問題
發展數字出版事實上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的,而對于很多的期刊來說,尤其是科技期刊,本身盈利狀況就不是很好,更加無法拿出多余的資金來進行數字化的建設[6]。同時,數字化建設中還需要由專業的人才來進行管理,當前階段我國的出版單位大多數的數字出版管理人員都是計算機管理的相關專業,他們在相關的出版方面知識極度缺乏,從而導致數字出版的發展受到了進一步的限制。
3.4缺少統一技術標準
在當前階段我國的期刊無論是網絡格式還是知識信息檢索當中都存在著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例如萬方、維普等公司都有著自身的標準格式。由于在每個公司所出版的期刊上格式都存在著不同,因此無法采取統一的文件管理方式來對期刊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利用[7]。發這不僅給數據的交換和使用帶來了麻煩,同時也導致資源的傳播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3.5知識產權問題明顯
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發展趨勢中,版權問題始終就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面對當前網絡當中大量的作品內容,網絡出版商要想在網絡當中進行傳播,首先就要做到獲取版權。但在當前來說這種現象幾乎是不能實現的,同時相關的法律規定當中也明顯的存在著落后的現象,無法適應數字化期刊的發展需求。當前可以說,怎樣在法律的環境下,既不妨礙數字化期刊的發展,同時又能保障作者的權益是版權維護當中的重點問題。目前為止采取最為規范的方式就是由期刊社來與作者進行溝通,然后將作者的授權進行轉讓或者合作,從而由期刊社對論文內容進行統一的管理,而作者從中可以獲取到相應的報酬[8]。
當科技論文在網絡當中被長時間的重復性利用以后,作者本身的收益沒有有所增加,反而在稿酬的收益上明顯的出現了不對等的情況,這些都是違背版權著作相關規定的。由于我國的科技期刊編輯與作者之間缺少相應的發布協議,因此在發表文章以后并沒有說明對于著作的保護內容,從而導致整個知識產權受到了影響。
4.1提高期刊學術質量
為了能進一步的促使我國科技期刊的質量得到提升,應當從稿源、編審和出版等多個方面共同入手來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促使期刊的質量能上升到國際化的高度,強化期刊在國際當中的推廣水平,從而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同時,應當積極的改變當前學術評價機制,讓更多的優秀稿件能夠回流,從而促使稿件的整體質量能夠上升[9]。此外,應當加大在稿件的初步審核方面的力度,嚴謹杜絕出現學術不端的行為。期刊的內容是期刊數字化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此一定要積極的對期刊內容進行保證,把握好質量,這樣才能促使數字化的進程得到進一步提升。
4.2樹立正確觀念
我國的學術期刊要想在數字化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那么就一定要從思想觀念上出發。對此每一位辦刊人都應當保證出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找到更加合理化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模式,促使數字出版的體系能順利完成,提升數字出版的能力。
4.3加大資金投入
資金投入是保證設備建設和人才建設的關鍵所在。與傳統的出版行業相比較,數字出版中要求人才不僅要在出版方面有著專業的知識,同時還需要懂得計算機操作、網絡技術以及現代傳媒技術等能力。同時,出版業還需要從數字化硬件設備和技術人員等方面加大投入。只有重視起硬件和軟實力的強化,才能促使數字出版在更好的條件下得到發展,為日后的進步奠定基礎。
4.4加快標準化建設
科技期刊的出版是依靠網絡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要求在信息處理技術上一定要與國際化的標準之間相適應。當前階段無論是萬方、維普都是采取的信息集成化管理模式,這當中更加要求有統一的技術標準[10]。在技術標準上,需要將整體與系統化、國際性和合作性等全面的進行結合,從而促使標準化建設中既能合理進行操作,同時也具備兼容性,保證網絡當中的資源能及時的得到開發和利用,真正的促使我國信息資源得到標準化建設。
4.5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期刊數字化的發展速度是比較迅速的,但當中的問題也逐漸的暴露了出來。我國當前可以說相關的法律和規定已經遠遠的落后于期刊數字化的發展。為了能為期刊數字化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一定要積極的完善相關法律規定,制定統一技術標準和行業規定,從而促使版權方面的問題能得到解決,為作者的合法權益,以及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給期刊出版帶來了全新的一頁,同時也創造了更好的平臺。因此,在當前階段中,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還是應當正確的面對出版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積極的把握數字化內涵,利用好數字化,從而為出版工作提供更多的幫助,為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創造好的條件。
[1]賈建敏,季魏紅,吳飛盈,等.《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運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實踐[J].編輯學報,2016,(2):172~174.
[2]鄭曉梅.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續出版的影響因素分析[J].編輯學報,2016,27(2):106~110.
[3]李艷紅,彭超群,龍懷中.論科技期刊與科研活動的相互作用[J].編輯學報,2016,(2):124~126.
[4]趙瑞.科技期刊專題質量控制與策劃管理[J].編輯學報,2016,(2):147~149.
[5]汪勤儉,冷懷明,吳培紅,等.關于科技期刊防范假冒網站的思考[J].編輯學報,2016,(2):167~169.
[6]王曉珍.科技期刊群體約稿的選題特點及約稿模式探討[J].編輯學報,2016,(2):169~171
[7]黃月薪.品質與服務并重——提升科技期刊競爭力[J].傳播與版權,2016,(3):50~51.
[8]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2016年度國際化培訓計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4):461~461.
[9]龍靜,孫云志.運用數據分析方法縮短科技期刊論文發表周期[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4):363~368.
[10]馬愛芳,王寶英.中文科技期刊非法網站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4):401~408.
2016—6—31
但丹(1984—),女,湖北襄陽人,助理編輯,主要從事平面設計研究.
G237.5
A
1009-2714(2016)03-00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