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君,李玉江
(1. 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33;2.海軍工程大學科研部,湖北 武漢 430033)
?
論科技論文中的圖表編校
劉瑜君1,李玉江2
(1. 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430033;2.海軍工程大學科研部,湖北 武漢430033)
圖表因具有數據呈現的直觀性、內容表述的客觀性,與論文的正文配合相得益彰,使得論文的論據更具有說服力,從而成為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科技期刊發展和信息傳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為此,結合這些年從事科技論文編輯的工作實踐,探討一下圖文編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并提出幾點相應的思考對策,以更好地發揮圖表在科技期刊論文中的積極作用。
科技論文;圖表;編校
圖表的直觀性和視覺表現力,已成為科技論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對時間、空間等概念的表達,是對一些抽象思維的表達,具有文字和言辭無法取代的結果[1]。因而,對圖表的編校工作需要引起編輯們的重視和研究,以更好地發揮圖表對科技論文的積極作用。
1.1圖存在的問題
科技論文中圖的運用,使深奧的學術內容不再晦澀難懂,有助于讀者對內容比較直觀地了解。一個完整的圖所包含的基本元素有:圖序、圖題、標目、標值、圖形、圖注、圖例等[2]。
1)就圖序而言:編輯加工的稿件一般都是作者幾經修改后的論文,可能存在刪圖的情況,但作者只在正文描述中做了相應的修改,圖序卻忘了改過來,導致看似缺圖、少圖,圖文不一致的情況。
2)圖題中的問題:缺少分圖題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往往作者原稿里的一個大圖里包含了幾個小圖,但都沒有分圖題,有的雖然用(a)(b)(c)等序號加以區分了,但并沒有中英文說明,缺少一定的自明性;另外,有些圖題內容過于冗長復雜,缺乏簡明性;一篇文章內同一試驗不同試驗條件所生成的圖,圖題卻一樣的情況也常可見;圖題的中英文不對應,英文翻譯存在語法錯誤和中國式英語直譯的現象。
3)標目上的問題:常見的標目內容缺省不全和格式錯誤,如有的只畫出了坐標軸和曲線,橫坐標和縱坐標分別代表什么也沒標注;有的雖然標注了,但只有量名稱沒有單位,或者標注的位置不對;量的名稱字母縮寫、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表述不規范,或者跟正文描述中的不一致;量與單位之間應用“/”隔開,可很多論文中仍用“,”或者“.”隔開。
4)標值的問題:標值有的疏密不當,過密的影響美觀和簡潔,過疏的缺乏對應的數據曲線,導致論據的說服力不夠;標值數字過大,千分位未空格;標值的軸區間設定不恰當,取值不規整; 已有標值的,函數坐標軸仍重復使用箭頭,而流程圖中卻缺少箭頭走向等。
5)圖形的問題:曲線對應的數值不對,比如說峰峰值、最高值、差值、相對值等在正文中的描述,在圖中未能顯現或者反映的趨勢規律不一致;在有多條曲線重復的圖中,因為分辨率不夠, 或者使用的線條區別不大(如不同粗細的線條),導致圖片看上去層次模糊、線條混亂,起不到辨識對比的作用。
6)圖注和圖例的問題:并非所有的圖都有圖注和圖例,對于圖中的符號、縮寫以及圖題中不能涵蓋的必要信息,才應加圖注以解釋,所以不能是重復信息;而圖例應該采用大多數文字處理軟件都能編校和常見的標準符號,全文的圖例應該統一一致,比如圖1中圖例A的曲線用圓點,B的曲線用方框,那么圖2同樣表示A和B 的曲線時,采用圖例A短橫線,B長橫線,這就是錯誤的。
1.2表存在的問題
表格簡稱表,是記錄數據或事物分類等的一種有效方式,具有簡潔、清晰、準確的特點,而且邏輯性和對比性又很強,因而在科技書刊和其他文獻中應用廣泛[3]。三線表因為保留了傳統卡線表的全部功能,又比卡線表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和簡潔性,成為大多數科技期刊所采用的表格形式。
三線表主要包含:表序、表題、項目欄、表身、表格線、表注。表序和表題的問題和圖差不多,這里不再贅述。
1)項目欄,一般要放置多個欄目,要準確反映表身中該欄目的特征或屬性,這一內容項必須精選,有些論文存在一些將不必要的項目列出來的情況,比如在使用表格說明燃料使用量同為8 L、不同材料的火災實驗數據時,燃油使用量這一欄就不必在表格項目中列出,在文中簡單加一句說明即可;項目欄中在存在量和單位組成的數據時,也常存在格式錯誤的現象。
2)表身,是表的主體部分,表身中常見的錯誤有數據錯誤,包括數值計算錯誤,比如平均值、總平均值等統計數據,會因作者的馬虎導致計算結果不正確;再就是對大量數據進行排序或分類時的紕漏,橫列和縱列的內容調換位置時數據的輸入錯誤;數字帶有單位或百分號(應放在項目欄),單位重復(所有欄目單位相同時,應將單位標注在頂線的右側,并不出現“單位”字樣);表身中存在的空白欄,到底是代表這組項目未經測算還是計算結果為零,要區分開來;數據中出現多位數時,沒有在千分位空格;小數點沒有對齊,顯得整個表的數據雜亂,也不好核對,小數點前缺少“0”的情況也存在,這些都未按照標準規范化地書寫。
3)表格線,三線表一般只包含一條頂線、一條欄目線和一條底線,在需要時會加入一些輔助線,用以解決欄目多層次問題。在添加輔助線時往往存在涵蓋項目不清的情況,輔助線應根據表身內容,該長則長,該短則短,否則會造成內容表達上的歧義[4]。
4)表注這一項并非所有表格都有,但需要備注的不能遺漏,經常看到一些表格中有數字加*或者加粗體的,但并不知道這些特別的重點符號有何意義,正文中也沒有交代,就一定要用表注標明。
圖表的錯誤使得讀者無法獲得正確的信息,會影響期刊的整體質量水平。作為編輯,必須高度重視圖表的加工和校對,力求在最后出版時,將正確的圖表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現給讀者[5]。
總結以上圖表編校中的常見問題,可以概括為三類:內容錯誤,格式錯誤,排版錯誤。下面就針對這三類問題,提出幾點對策。
2.1存疑核對,保證內容科學準確
編輯在收稿時,就應該做到對全文有一個初略的瀏覽,包括對整篇文章圖表的了解,大致查看一下是否有圖序對不上,缺圖少表等現象,做到有問題及早發現,讓作者及時更正或補充;另外,應該及時讓作者提供圖表的原始數據,圖要有方便編輯的圖片格式,以防止排版轉換時不能編輯或者分辨率太低的情況,這樣也能方便編輯掌握第一手數據,以順利完成后期的編校。
在編輯加工時,編輯不能就數據而看數據,要有存疑的心態,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尤其是涉及到計算的數據,最好是能重新計算一下,以避免一些因作者筆誤或者粗心導致的潛在錯誤,保證數據的科學準確。在對圖表的數據存疑時,要第一時間跟作者溝通。對于不符合國標,影響圖的自明性、簡潔性和美觀性的問題,要大膽地修改,例如對于圖中標值過大、超過四位數時,要盡量使用對數坐標,或在量單位前加國際單位制詞頭,或換算成小數位的數字乘以10的幾次方的方式等進行簡化,但一定要注意轉換后,要保持圖表中的表述方式與正文中的描述相一致,保證全文統一。要注意函數曲線的覆蓋率要適中,遇到覆蓋情況不適宜或者不相稱時,編輯應視情況改變坐標的原點來加以調整[6]。因此,編輯在對圖表編輯加工時,要有質疑的態度,對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與作者溝通核實,力求搞清楚,問明白,不能蒙混過關,從而保證圖表內容的科學準確。
2.2認真復核,確保格式正確統一
在對圖表進行編輯加工,進行相應的修改完善后,一定要在“三校”中認真地復核。因為對圖表中數據的修改,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編輯在校對時反復確認是否在文中保持了一致,每次局部校正的相關處是否也得到了校正。
從大面上講,一定要對圖序、表序進行反復梳理,有時因為版面需要,編輯經作者同意后刪掉了圖表,一定要注意在正文相應的描述中將圖和表的編號依次改過來,圖序和表序也要一一對應起來,不然就會造成錯圖或漏圖的情況。從細節處來看,圖和表中的數據,尤其是量符號的大小寫,黑白體、正斜體、下標的正斜體,量的單位等,經編校規范統一后,一定要在校對核紅中認真復核,不能遺漏,不能出現有的斜體有的正體,有的改了有的沒改等,這些都需要編輯非常耐心和細致地工作。
2.3遵循標準,力求編排規范美觀
在對圖表編校中,一定要遵循標準規范。新聞出版總署科技發展司、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出版管理司、中國標準出版社編著的標準及規范中指明[7]:圖表要精選,應有自明性,切忌內容與文字論述重復;圖表應精心設計,要大小適中,線條分明;圖表中的術語、單位、符號等應全文保持一致;圖表一般隨文編排,先見文字后見圖表,圖表旁空白較大時,可串排文字;注意圖表中要用阿拉伯數字按順序編排,圖題與圖序之間應留有一個字符的空格。
在遵循國家標準,保證圖表加工校對的準確性的同時,還應該力求圖表排版的美觀性。在加強美觀性方面,我們要注意圖表的位置,如針對雙欄排的期刊,要盡量不讓圖出現在頁面的四個角,盡量能在版面的中心位置;圖表的大小要適中,線條要簡明清晰,主副線要分明,各元素要齊全,要與文中的內容版面整體協調;表格中的數字大小要適中,最好選擇統一的對齊方式,對于小數位不同的數字,可以盡量補齊,保證表格的整體美觀。這樣,可以在保證圖表具備準確性和科學性的同時,也具有直觀、簡潔的美觀性和可讀性,從而提高整篇論文的質量,提升整個期刊的編校水平。
在數字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圖表在科技論文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作為科技期刊的編輯,要對圖表的編校引起足夠的重視,努力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漏掉任何一個數據,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十足的耐心,盡量將圖表的差錯降到最低,保證論文乃至期刊的整體質量。
[1]胡書可.圖表藝術化設計的表現原則探析[J].包裝工程,2009,(9):195~196.
[2]石幸利.科技期刊中圖表及公式的編排規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5(3):174~176.
[3]竇春蕊,趙粉俠,馬勤,等.科技論文作者應掌握的國家標準與規范(四)——正文中插圖和表格的規范化[J].陜西林業科技,2001,(4):62~64.
[4]劉祥娥,林琳.科技期刊三線表使用中的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900~901.
[5]熊英,歐陽建華,於秀芝,等.科技論文中圖表的加工和校對[J].編輯學報,2011,23(2):123~125.
[6]馬智成,夏繼軍.科技期刊中圖表的校對方法[J].編輯學報,2012,24(Sup.1):24~25.
[7]新聞出版總署科技發展司、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出版管理司、中國標準出版社.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范[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2016—05—25
劉瑜君(1981—),女,碩士,編輯,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
G232
A
1009-2714(2016)03-02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