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軍
吉林農業大學軍事體育教研部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體育課教學現狀研究
田福軍
吉林農業大學軍事體育教研部
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標準》實施的歷史進行綜述,并對體育課教學現狀和《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發現《標準》實施過程中與體育課出現無關聯現象,《標準》在操作層面上缺少政策、制度保障,《標準》在實施中暴露出,各學校測試流于形式,數據弄虛作假,監管部門執法不嚴等問題。現行體育課教學形式、體育課教學強度、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等存在嚴重問題;針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加強監管、嚴格問責,將《標準》成績和學生體育課成績掛鉤,和學校排名掛鉤,并因地制宜的開設體育選修課。
體育教學;健康;標準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自2002年試行以來,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有序的落實,此項政策的實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近幾年來,國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不斷引起社會的關注。究其原因,眾說紛紜,但是體育教學和體育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一階段:2002年到2005年試行階段
2002年7月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作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標準》的實施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在校學生的基本健康情況,在這一階段,《標準》測試并沒有強制執行,操作細節不夠完善,配套政策文件缺失。
第二階段:2006年到2013年實施階段
跟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教體藝[2007]8號)的精神和要求,教育部直屬各高校自2007年新學期起率先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特別是要在新學期開學后首先組織對本科新生的《標準》測試工作,并于2007年12月1日前將測試數據通過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報送至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自此之后,各級各類學校開始落實《標準》測試及上報工作,
第三階段: 2014年修訂《標準》
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53號)和《教育部關于印發〈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體藝〔2014〕3號)有關要求,著重提高《標準》應用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著重強化其教育激勵、反饋調整和引導鍛煉的,著重提高其教育監測和績效評價的支撐能力,教育部對實施的《標準》進行修訂,內容涉及到測試項目及評分等級標準。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于當年正常測試,上報原始數據,教育部參考本年度學生實際數據情況,就行制定新的評分機制。
第四階段: 2015年至今
修訂之后的《標準》從2015年開始正式施行,從內容上看,教育部取消了選測內容,所有項目都是規定的必測項目,測試時間及數據上報時間都有所調整,具體實施層面上更加科學合理。
2.1 體育課教學強度
近年來,國內體育教學一直是輿論的熱點,有的人認為體育教學強度不夠是導致當代大學生或者是各級各類學生身體素質出現嚴重下滑的主要原因。這一觀點不能說不正確,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課教學中,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有的學校,擔心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危險情況,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將一些有危險性的,可能會導致傷害事故的課程取消了,如上世紀學校體育課中占主體課程的田徑課,體操課等統統取消了,在現行的體育課教學上,很難在看到有激烈對抗的項目了,稍微有些危險性的課程都被取消了。體育課強度越來越低了,學生幾乎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了。
2.2 學生身體健康狀況
學生身體素質差是個不爭的事實,從體測數據反饋的結果來看,近年來,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呈現逐年下滑的現象,有部分學生在稍微有些強度的課上,就會出現暈倒等現象,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每年一度是軍訓大會上,媒體上諸如此類報道也不少見。引體向上的標準一直下降,但是仍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達不到要求。數據顯示,學生身體素質差到了讓人擔心的地步。
3.1 缺乏監督
有效的監督是保證體育課,保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順利落實的前提。國內學校體育課向來不受重視,在中小學階段,體育課經常出現被其他學科挪動的情況,體育課被占用成了常態。體育課不能按時得到保證,就導致了體育課之后的標準測試不能按時落實,及時落實,也是出現諸多問題。但是從目前現狀來看,國內缺乏嚴格的監督機制,所有的監督都是停留在口頭上。
3.2 復核測試無追責措施
為了保障《標準》數據的準確性,教育部于2013年開始實施抽測復核測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在抽測范圍內,抽查對象以經濟水平劃分為四類,每類地區抽測若干學校,基本做到全覆蓋,保證抽測樣本的科學、合理性。從2013年到2016年,教育部連續委托專家組進行抽測,抽測數據送報教育部,但教育部沒有及時對抽測結果進行公布,對抽測復核暴露的問題未進行及時查證追責,導致很多基層學校和基層行政部門對待抽測工作出現懈怠現象。
4.1 加強監管,嚴格問責
新一屆黨中央國務院對學生體質健康非常重視,教育部相關部門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自2013年以來,連續三年進行改革,不斷完善《標準》的監管措施,這充分顯示了黨和國家對當代學生健康的重視程度。縱觀這些年,《標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負面影響,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對《標準》執行不嚴,追責不明確,導致一些地方院校和地方體育管理部門弄虛作假,謊報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給國家決策部門帶來決策失誤。對這種行為,國家要嚴格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從源頭上力保上報數據的真實性。
4.2 將《標準》和體育課成績考核掛鉤
現行教學中,學生體育課成績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體育課專項考核成績,一部分是學生平時出勤表現。《標準》測試的結果和學生體育課成績不發生關系,按照國家教育部規定,如果《標準》測試四年平均成績達不到50分,學生將不能頒發畢業證。對于這個政策執行起來,確實嚴厲,筆者認為它有一定的滯后性,學生只有在大四畢業前夕才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及格,如果不及格,短期內也很難補考通過。如果從大一開始,將學生的《標準》測試成績就與學生的體育課成績掛鉤,對于當年《標準》測試不及格的學生,體育科成績也給予不及格處理的規定。由于體育科目在大一、大二中是必修課,學生成績如果不及格,將影響學生所有的評獎評優等事宜,學生對此事會倍加重視。通過此方案在個別學校的施行結果來看,效果較好,有效提高了學生對測試的認真態度,學生的《標準》測試成績也有所提高。通過此項施行措施,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對《標準》有個正確認識,明確國家對《標準》實施的意義以及《標準》測試結果對自身的影響,對于身體素質較差,在測試中很難通過的學生,從大一就開始重視起來,經過四年的鍛煉,也能順利通過標準要求。
總之,體育教學改革是個不斷發展變化的課題,改革只有和時代發展同步,和社會發展接軌,改革才是成功的,才是接地氣的,體育教學改革也就達到了預期目的。
[1]胡朝陽.論人性化教育[J].新課程研究,2009(7):174-175.
[2]葛操.教育的人性化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18(1):55-57.
[3]吳忠義.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30年回顧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1):87-90.
[4]蘭自力.對學校體育教育指導思想的反思與梳理[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43(1):87-90.
田福軍(1980年12月--)男,體育人文社會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