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黎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
萬代黎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我國的各大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比較欠缺創新創業的精神與意識,更要注重創新創業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這就是為什么要進行創新創業的研究,這也是培養的方向和目標。所以關鍵點還是在于更新觀念,以全新的理論的核心基礎,構建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相適應的創新創業教育形式。但不得不承認經過多年的發展,還是存在諸多的現實問題,我們應該從教學計劃與課程的安排、課程體系完整性設置、實踐操作性教學活動等諸方面相匹配的適應現代化和社會化需求的創業創新型的培養模式,才能真正達到“面全體高職院校的學生”,“融入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目標。文章本文主要從高校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如何建立會計專業教學方法具體從現狀、方式和路徑三方面入手,并提出并高校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前店后校” 模式, 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會計教學改革方向提供借鑒。
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會計教學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在2014 年8 月召開的第七次特別會議上特別強調指出:“創新創業的驅動本質上也是促進人才的驅動。必須加強建立一支規模較宏大、富有創業創新的精神、勇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型的人才隊伍,重點就是吸引、培養上面來進行展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要達到比較穩定的增長、合理的結構等不得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到目前的發展水平還有較大的弊端,專門針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的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就非常的顯著。因此,需要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可以從“三標一體”的模式中得到探索, 它的定義是指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這三個綜合的管理體系為一體的整合的代表。而在這三大體系中,最為常見的運用的是在企業管理, 代表了企業管理的規范程度, 具有世界通用性。三大體系在管理原則、體系結構和總體要求方面互相協調, 互為補充, 涵蓋了系統管的主要方面。在高校創新創業運行機制上采用“三標一體” 體系, 可通過質量(QMS) 管理體系, 規范創新創業教育的策劃創意、日常教學和考核評價, 從基礎上保障運行機制的穩定性; 可以通過環境管理的體系來完善建設創新創業教育這方面的環境的友好的機制建設, 并且可以通過職業的健康安全的管理的體系,對運行機制中涉及師生員工的職業健康、生理健康、心理防御等進行科學管理。
(一) 建立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的教育課程
首先要認識清楚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一方面要形成完整的體系, 另一方面又運用在會計專業教學模式, 既要與會計專業教育相融合, 相互補充和修訂。會計與會統等人才的培養方案是該專業學生大學三年專科學習的總體思路的設想, 較好并且實際的反映了高職院校的培養現代化應用人才的方向和目標。以及國外較運用比較推廣的的百森商學院的創新的創業各專業的教學課程設計應該來說對目前我們高職院校比較欠缺的這方面的資源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能夠結合我國的國情的需要建立適合我高職院校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學生有意義的創新創業課程。從此建立有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即能運用于會計專業學習的同時彌補創業方面的實踐經驗, 充分了解企業創辦、管理和運營的基本技能, 更符合現階段學生認知和社會需求。
(二)建設會計專業實踐的教學體系模式
會計各個專業實踐性和操作性教學是它的一大特色,基本每學年期末都會對學生進行這學期理論課程,有針對性的進行會計基礎實訓、財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以及綜合實訓等內容,目的就是能讓學生盡快進行崗位模擬操作的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也是學生進行展開創新創業的這方面的能力基礎實現。構建實踐會計專業的創新創業課程,需要建立“基礎性的技能方面培訓—會計拓展性專業技能培訓—崗位實踐性方面的訓練—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訓練” 四個層面的擴張開放式和強化應用性的實踐性教學模式體系的建立。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 創新創業能力是培訓的最高要求和最終的目標實現。
現在已經是進入21世紀的年代,時代是高速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的各方面的應用型人才,現代化的要求必然的趨勢就是進行創新創業的課程的建立和完善,來達到培養這方面需要的人才,它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從企業崗位的需求出發,通過這幾年各種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實施,真正培養出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專業、動手能力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個人的職業道德的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是現代化社會必然發展的要求的適應。
另一方面現在也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方向所決定。不得不承認創新創業的這方面人才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表現,現在高職院校培養會計、會統等人才的方向上,更具有多樣化,體現出專業的細化,崗位需求分工更加明確,不僅僅培養一個合格的會計、出納崗位的一般的職業培養,更要注重長遠的人才目標的定位,要成為一個領域范圍更廣,定位更高的中高級管理型人才的模式和方向的培養。所以,必須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
最后一方面在于很好的解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業壓力,如果一個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則可以選擇另外一條就業途徑,就是組建創業團隊,國家也大力支持和鼓勵創新創業型人才和產業,所以,在校期間,模擬企業的場景,開設這方面的應用性課程,并組織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手段,促進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1]胡桃, 沈莉. 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育, 2013,: 91-94.
[2]孫洪義.創新人才培養的四個基本問題——兼敘“3·3·3”課程體系和7P 教學模式的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02).
[3]周桂瑾.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機制構建策略[J].江蘇高教, 2011,(6): 146-147.
[4]黃林楠, 丁莉. 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6): 158-160.
[5]杰弗里·迪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內利.創業學(第6 版)[M].周偉民,呂長春,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3.
[6]亨利·埃茲科維茨.麻省理工學院與創業科學的興起[M].王孫禺,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本文章為重慶市市教委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新常態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