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英
內江師范學院
?
會計信息網絡化的問題及有效措施
熊 英
內江師范學院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會計工作效率的提升指出了新的改革方向,通過會計信息網絡化構建,大大提升了會計的工作效率。筆者從當前信息網絡化建設的現狀作為切入點,分析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針對性的完善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網絡化; 問題;措施
1.多樣化
1.1會計理論多樣化。會計目標呈現多樣化特征目標呈現多樣化特征,會計假設得到擴展,多主體,多幣種,不等距會計期間成為可能和必要等。
1.2會計方法多樣化。會計核算能多種方法并用,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信息的要求。
1.3提供的信息多樣化。會計信息既有財務信息,也有非財務信息,也有非貨幣信息;企業既可定期如按月﹑季﹑年提供信息,也可隨時提供信息,可以提供數字化信息,也可以提供圖像化信息與語音化信息。
2.集中性
會計信息資源基干網絡技術的發展而高度共享,財務與企業內部各部門協同,實現“數出一門,數據共享”的原則,企業的財務資源得到整合,競爭能力得到提高。
3.動態性
業務信息實時轉化。自動生成會計信息,使得會計核算從事后核算變為信息生成后,將通過財務軟件實時反映到企業公共信息平臺上,信息使用者可能隨時了解企業的信息,及時作出決策。
4.自動性
計算機執行從會計憑證到財務報告全過程的管理,用戶對信息的獲取是主動而非被動的,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個性需要,選擇會計信息,計算機根據選擇的信息進行實時自動處理。
5.開放性
會計信息將具有更大程度的開放和公開,大量數據通過網絡從企業內外有關系統直接采集,而企業內外的各個機構,部門也可以根據授權,通過網絡直接獲取信息。
6.會計人員專業化
會計將由主要從事核算轉向主要從事財務分析﹑決策和監督。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更新知識結構,不斷吸取新知識。不光要懂會計,還要有計算機﹑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網絡的使用還將使會計人員可以實現移動辦公,在線辦公,分散辦公。
7.全面性
通過數字化對傳統會計中一些不可計量的信息進行反映,如企業的知識資源,人力資源等非實物資產都可以數字化,從而實現對企業相關活動的全面反映。
1.會計信息網絡化存在的問題
在會計信息系統中,包括報表信息﹑會計憑證以及財務賬簿等都是以磁(光(介質作為存儲介質,雖然這種方式能夠實現海量存儲﹑快速查詢等功能,但是此類無紙數據存在較大的篡改及偽造風險,且篡改后也不會留有痕跡,失去了紙類數據的控制功能,也增加了內部審計與稽核的難度性。此外磁(光(存儲介質一旦受到損壞則很可能無法修復,甚至可造成重要會計信息的永久性丟失,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極大影響。
2.會計信息數據安全性及來自系統自身方面的風險
2.1.軟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會計系統中不但存儲著企業會計的各類財務信息,同時還會包括企業一些機密數據,如果這些數據被人惡意竊取,那么必然會造成嚴重影響。除來自外部的黑客攻擊外,個別操作人員的監守自盜﹑蓄意破壞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2.2.硬件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在會計信息網絡系統中,集中服務器儲存著幾乎所有的企業會計信息數據,而服務器一旦發生故障,那么則很有可能造成重要信息數據的丟失,從而帶來嚴重影響。
2.3會計信息網絡系統操作人員能力及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會計人員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主要操作者,這些操作人員不但需要具備過硬的會計理論知識,明確相關制度,還要具備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能力,掌握操作流程,并且能夠排除常見的系統故障,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農業知識,能夠對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為企業的管理及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由此可見新會計環境為會計人員帶來了更高的職業素質在全新的環境下,企業就陷入了兩難局面:年輕的會計人員雖然具備一定的會計電算能力要求,對于各類軟件的上手能力也較為突出,但缺少一定的會計經驗,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也相對較差。而資歷老的會計人員雖然具備豐富的會計經驗,同時對于行業知識的掌握水平也相對較高,但是在現代信息網絡系統的操作水平上往往不如年輕的會計人員。處在會計信息網絡化構建初期階段的當下,必然會遇到此類問題,如果操作人員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系統的功能潛力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也是當前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
為了保證網絡財務系統的安全運行,企業要建立整套行之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控制,系統開發控制,日常操作系統管理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構建內部控制保障體系:
1.增強風險防控意識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會計信息網絡化系統存在如網絡犯罪等信息風險,因此強化操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是必不可少的風險防范舉措。農業企業各級領導以及財務﹑信息部門都應當充分認識到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將提高風險防控意識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強化操作控制與保密工作,對于企業會計機密信息必須要實施嚴密的監督控制,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網絡信息風險。
2.加強崗位管理內部控制
建立會計信息化崗位責任制,定人員﹑定崗位﹑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利于會計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有利于落實責任和會計人員鉆研分管業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信息化會計崗位可設信息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軟件操作﹑審核記賬﹑信息維護﹑數據分析﹑會計資料保管﹑軟件開發等崗位??梢砸蝗艘粛彛蝗硕鄭徎蛞粛彾嗳耍鞔_每個工作崗位的職責范圍,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要求,工作有檢查。盡可能保證不相容職能的分離,通過設立種相互稽核和相互制約的機制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減少發生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
3. 加強會計信息網絡化操作管理控制
為了保證信息處理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事故的概率,應該引進科學﹑完善的成熟管理軟件;根據系統支持的不同模塊軟件進行分工,從而起到各部門之間權利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作用。單位的軟件控制主要是局域網組成的服務器﹑POS機等。
4.加強系統與網絡安全控制,禁止非電腦操作人員操作財務專用電腦
操作人員身份的密碼控制,在網絡財務系統中設置多重口令,對用戶的登錄名和口令的合法性進行檢查;合理設置網絡資源的屬主﹑屬性和訪問權限;數據存儲和處理相隔離;審計與跟蹤,包括對網絡資源的使用﹑網絡故障﹑系統記賬等方面的記錄和分析。
不斷完善的網絡信息技術為會計帶來了全新的改革方向,為加快會計信息網絡化建設腳步,本文首先從現階段會計信息網絡化建設中入手,提出了幾點完善對策,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會計信息網絡化建設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樂錦,綦好東. 會計政策的國際比較與趨同性改進:基于制定層面[J]. 當代財經,2014,03:111-117.
[2]胡玉可,田治威,李偉. 林業上市公司生物資產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