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燕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自貿區對浦東機場航空產業影響研究分析
施春燕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從上海自貿區設立的背景和使命作為出發點,通過分析自貿區給航空產業帶好的利好政策和產業影響,為浦東機場航空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參考建議。
關鍵詞:自貿區;浦東機場;航空產業;影響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是在全球貿易競爭加劇,中國面臨著美日歐三大經濟體通過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TTIP)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和(PSA)多邊服務業協議所形成的新一代高規格的全球貿易和服務業規則帶來的全新競爭沖擊,中國需要積極的面對競爭,三線作戰應對新挑戰,所以以自貿區作為對接世界貿易和投資窗口,承擔貿易和投資實驗區的任務。
另外建立自貿區也是中國改革自身的發展需求,改革的目標是市場化,而國際化不過是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的市場化而已。因此設立上海自貿區也正是政府力圖推動改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
最后是人民幣的國際化,隨著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提高人民幣在世界經濟體內影響力,就需要完善人民幣的全球循環路徑,建立自貿區之后,“金十條”和上海配套“42條”很多都可以在自貿區里先行先試,就可以先建立一個龐大的金融資產緩沖區和蓄水池,完善人民幣的全球循環路徑,并且最終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打通資本賬戶,進行雙向投資﹑相互滲透,實現金融資源的全球優化配置,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上海自貿區的設立是在當前全球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為了應對當前競爭形勢,所設立的一個改革窗口和實驗基地性質的創新模式,一旦成功,將會為未來中國在全球貿易競爭及改革開放提供樣本支持作用。
自貿區設立后有以下四項使命:貿易自由化﹑投資的自由化﹑金融的國際化﹑行政的精簡化。
2.1貿易自由化
即沒有海關監管﹑查禁﹑關稅干預下的貨物自由進口﹑制造和再出口。上海做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這里面最核心部件有兩個,一是吸引跨國公司總部(包括資金﹑運營和營銷),另一個就是構架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2.2投資的自由化
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非禁即入,除了負面清單規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這特別針對的是服務業——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社會服務﹑文化服務,六大領域全部開放。
2.3金融的國際化
以自貿區的有利政策,吸引金融資金,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消費﹑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綠色環保等領域,進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4行政的精簡化
自貿區將實施“一線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一線”指國境線,“徹底”被不斷強調。因此自貿區建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現有的開放試點里,化繁為簡,減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條整合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有效路徑。
2014年12月,上海自貿區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擴至120.72平方公里。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上海浦東機場西貨運區位于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內,目前主要承擔航空口岸的功能,隨著自貿區的政策推進,多項自貿區政策必然會對浦東機場產生有利影響。
上海自貿區目前有98項試點任務,涵蓋了制度創新(54項)﹑擴大開放(24項)﹑功能拓展(13項)以及政策支持(7項),主要涉及了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社會服務等領域。
在這些試點任務中,直接對浦東機場產生了一系列的有利因素。
(1)監管模式的變化有利于浦東機場開展貨運樞紐建設,簡化后的國際中轉﹑集拼和分撥手續有利于吸引國際中轉貨運航班,對浦東機場貨運新業態的發展以及貨運量的提升將會是較大利好。
(2)各類稅收優惠政策,有利于吸引相關企業入駐自貿區,機場可依靠自身空港優勢,大力發展航空維修等高端維修業務。
(3)自貿區政策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培育提供了政策基礎。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等系統逐步完善后,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物流體系作為業務支持,浦東機場具備口岸以及物流設施的優勢,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可提供最優的基礎支持。
(4)在整合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基礎下,可吸引相關大型企業入駐,鼓勵跨國公司建立亞太地區營運中心,形成以物流﹑貿易為基礎的總部經濟功能區。
總而言之,隨著自貿區的建立,將為上海機場帶來客流﹑物流的大幅增長,有利于加速完成浦東機場客運樞紐建設目標,進一步帶動航空貨運量,助力航空貨運樞紐和物流中心的建設目標,在客流﹑物流的基礎上開展非航業務,可深化浦東機場業務范圍,從而帶動整個浦東機場航空城的產業發展。
4.1助力貨運樞紐與物流中心的發展
自貿區的發展勢必吸引物流運營商進駐。較低的物流倉儲成本﹑高效的轉口和報關流程以及便捷的貿易設施將吸引大量全球性物流集成商的進駐。在服務方面展開競爭,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水平。
航班頻次和網絡帶來的便捷性將吸引大量國際中轉貨物,進一步強化浦東機場的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地位。
金融業開放與免稅自由港吸引高端制造業,從而帶來更多的航空貨源。
依托上海的腹地市場以及上海港強大的貨運吞吐能力,發展海空聯運,吸引眾多的國際頂級企業將產品通過浦東機場進行貿易中轉。
對于西貨運區來說,在自貿區內的功能將不僅僅是航空貨運的口岸功能,將更多承擔新興業務模式的功能。西貨運的功能轉型勢在必行,主要轉型功能有:航空快件轉運與分撥中心,跨境電子商務集貨中心,冷鏈物流中心等。
4.2高端維修業發展分析
商用大飛機項目落戶上海,現已確定研發﹑制造﹑總裝﹑支線飛機航空維修業四大基地選址,浦東國際機場成為大飛機項目總裝基地,航空制造﹑維修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飛機項目的研發周期在10-20年之間,對經濟發展﹑人口就業﹑區域品牌形象的影響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那么航空制造﹑維修等產業未來會成為新的增長點。高端產業的導入會帶來素質人群導入,產生消費服務﹑生活配套等需求,為區域發展帶來活力。
高端維修業需要依托自貿區政策和機場空側場坪資源來進行發展。浦東機場發展高端航空維修行業具有以下優勢:自貿區政策支持﹑國內及亞太地區前景看好﹑浦東機場位置優越﹑土地及人力資源優勢﹑航空維修基礎雄厚,這些都是發展高端維修業務的基礎,未來機場需依托這些優勢大力發展維修業。
中國的航空產業發展現狀良好,但是近些年因受到國內外經濟的影響而增速放緩。上海自貿區不僅為上海航空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而且必將會推動整個航空業的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金志剛,上海自貿區推動航空運輸多元化發展,現代物流報,2013(10)
[2]宋亞楠 肖思依,淺析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對航空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中國市場,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