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明 章躍興
武義縣宣平溪水電工程管理處
?
淺析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
陳向明 章躍興
武義縣宣平溪水電工程管理處
摘 要:本文主要對基礎灌漿施工技術以及它在水利工程中如何應用進行探討分析,促進這項技術不斷地發(fā)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
地基的建設對于一個建筑工程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基礎,其質量的好壞關乎著整體的建設。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常采用的就是基礎灌漿技術。它在地基建設中有廣泛的應用,給施工人員帶來很大的便捷。但是在運用這項技術時,它要求的施工條件是非常嚴格的,場地要要保持防水﹑抗震,從而使得基礎灌漿技術正常運行。
(1) 帷幕灌漿技術。所謂的帷幕灌漿技術主要是被運用在上游迎水面的大壩內部,能更好地降低內部的滲透率,使得地更加穩(wěn)定和牢固。根據(jù)當?shù)氐牡刭|條件來選擇帷幕灌漿的深度,一般來說,帷幕灌漿都比固結灌漿的深度多很多,有些甚至達到百米以上。但是其缺點是操作難度比其它施工技術難。
(2) 固結灌漿技術。通常這種技術布置在巖石地質較好的地方,對大壩的基部進行全面的固結灌漿,使其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如果一些地區(qū)的土質不好,且壩體的高度過高,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固結灌漿的難度大。一般灌漿孔的深度大約在5 ~ 8 米之間,還有小部分的深度可能相對來說會更深一點,大概在15 ~ 40 米左右,深淺不一的孔在各個層面上相互交錯,營造出一種立體的效果。然后在此基礎上,增加基巖的牢固性和抗壓性。牢固性是固結灌漿技術最大的特點,它能夠使得地基穩(wěn)固持久。
(3) 接觸灌漿技術。接觸灌漿技術就是指用混凝土來聯(lián)結壩基與兩岸之間的縫隙,從而使得壩體更加穩(wěn)定,能夠經受得起大水的沖擊。首先,用混凝土鉆孔壓漿,等到壩體與兩岸之間的混凝土達到指定的溫度時,再對其施行接觸灌漿的步驟。這項技術利用了物理的性質來很好地實現(xiàn)穩(wěn)固的目標。
(4) 壩基巖石灌漿技術。壩基巖石灌漿技術最重要的就是操作流程的先后順序,嚴格遵守操作的步驟,否則容易導致產生的效果不如預期。第一步,按照科學比例,將膠凝性漿液與流動性漿液混合;第二步,利用灌漿設備將其打入巖層; 第三步,待漿液硬化形成結石后,在表面涂上一層保護膜,加強基巖的防水性能。
許多巖溶地區(qū)的地質條件相差甚遠,有些甚至達到截然不同的地步。這種情況使得水利工程在施工時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難。傳統(tǒng)的施工主要是以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的判斷為主,先是派技術人員對地形進行勘察,再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水利工程的整體設計圖。但是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往往實踐過程與理論還是有一些差距的,許多情況都難以預料。因此,在巖溶地區(qū)進行水利項目的建設時,要從多方位地考慮問題。一方面,要按照實際的地域條件來挑選最適合的基礎施工技術。
(1) 對高壓灌漿的研究。高壓灌漿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使填充物變得更加牢固﹑不容易分散。巖溶地區(qū)地土質﹑天氣條件本身就不是很好,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很好地改善地質條件,使得水利工程的地基能夠更加緊密﹑堅固。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施工技術,滲水的現(xiàn)象很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話可能造成壩體倒塌的結果。但是現(xiàn)代的高壓灌漿技術能夠使土壤凝結成網狀,與土壤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減少空隙的存在,從而降低滲流率。
(2) 對高壓旋噴灌漿的研究。許多施工人員對高壓旋噴灌漿技術可能不是很了解,它是比較新的一種施工技術。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機械從地表向地下鉆一個很深的洞,再將按比例調配好的水泥漿用帶有噴嘴的鉆機噴到底部,高速旋轉的氣流先破壞原有土層,再讓松散的土層與高溫的水泥漿進行混合攪勻,最終形成一個牢固的地基。
(3) 對基礎灌漿的研究?;A灌漿技術對于普通的施工人員來說并不陌生,它在水利項目中有很廣泛地應用。這項技術的操作步驟簡單,并且產生的效果也相當不錯。當水利項目在淺層巖溶地區(qū)施工時,先把原有的泥沙挖出,直至土層看起來相當嚴實,然后再將混凝土漿液注入其中,使其填充到地表,從而完成對水利項目地基的建造。這種方法不僅實際操作簡單,而且施工成本相對較低,很適合在水利項目中應用。當項目建設在深層巖溶地區(qū)時,一般是將泥沙挖凈,再利用兩種填充物相互擠壓,相互反應的化學性質來形成一個堅實的地基。
(1) 限流方法。在限制的時間內將規(guī)定的漿液灌入到巖縫就是限流措施的主要內容。正常情況下,灌漿的速度要達到10 ~ 17L / min,這個區(qū)間內的速度不會太快也不會太慢,有利于砂漿進行有層次的沉淀﹑凝結。限流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砂漿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與土壤進行凝結,從而達到牢固的效果。
(2) 降壓處理法。降壓處理法是指利用降低灌漿壓力的方法來減少漿液的流動速率,只要讓漿液保持自流的狀態(tài)即可。降低壓力能夠讓漿液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凝結的過程,但如果巖縫中的溫度多低導致漿液不能順利流入孔中,可以采取適當?shù)丶訅?,使其保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
(3) 多次灌漿法。多次灌漿法是所有方法中最沒有技術含量同時也是最簡單的一種施工方法。它主要就是對灌漿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每一次灌漿都要保持在一定的時間內,每次灌漿的間隔也要規(guī)定在同一個時間段,具體的間隔時間是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的,通常是小于等于8 個小時。
(1) 模袋灌漿法。這項技術主要的優(yōu)勢就是耐磨。其在水利防水工程施工中應用時,先是選用大小合適的模袋,再往里填充水泥砂漿,讓模袋與模袋進行擠壓,從而將砂漿中蘊含的大量水分去掉,最終模袋要保持其中只有水泥和土才是正確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降低袋中的含漿量,更快地使砂漿凝固。袋中的沙土由于模袋的阻擋也不易流失,可以對漏水的地方起到堵塞的作用,從而解決水利工程的漏水問題。
(2) 填充配料法。通常作為填充配料的材料有水泥﹑砂礫以及細碎的石子等等。它們的獲取成本低,但同時又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填充配料法在各個施工工程里都是屬于十分常見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是將多種配料進行混合來進行填充。如果僅僅是用一種配料來填充的話,實際效果會與預期效果相差甚遠。如∶ 在大壩出現(xiàn)嚴重漏水時,采用填充配料措施,但是單單用礫石來阻擋,可能對于一時來說能起到作用,但是時間一長,隨著水流通過的越多,礫石就會被沖刷得越厲害,致使產生的空隙也就越大,久而久之,大壩的漏水情況只會變本加厲。如果填充物是由水泥﹑沙子及礫石按比例相互組合,形成一層層的過濾層,不僅可以很好地治理漏水情況,而且對水質的處理也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在使用填充配料法的時候要對配料的組合進行合理的推敲,才能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并不是盲目地使用。
總之,基礎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其質量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施工質量直接關系著水利工程整體的質量和使用效果。在水利工程基礎施工中,基礎灌漿技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技術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各不相同的效果,可以說每一種技術都有其獨到之處,也存在著的相應的缺陷和不足。對于工程技術人員而言,應該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佳的施工技術,實現(xiàn)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張曉昕.淺談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4(22) : 37 - 38.
[2]安振東.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漫談[J].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3(08) : 216 - 217.
[3]孫海華.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01)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