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花
身份證號碼:510521197205297823
?
淺析優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何 花
身份證號碼:510521197205297823
摘 要:本文主要對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內部控制力度出現疲軟、缺乏健全的風險管控機制,以及缺乏先進的管理模式等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方式,以便更好的對風險防范進行控制,有效的轉變管理的模式,從而有效的推動我國建筑業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優化
近幾年,在實際建設施工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引發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給我國的建筑工程留下了一些隱患,作為工程管理人員必須全面加強對施工的管理,必須對其進行優化并完善,才能滿足如今的工程管理需求,因此建立相關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管理決定企業經濟社會效益
管理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管理行為貫穿到生產的各個環節,管理程度的好壞和管理層次幅度直接影響到企業最終的經濟效益,管理也直接決定企業社會效益,是企業信譽乃至企業存亡的關鍵。建筑工程技術性較強,必須具備一定的施工技術﹑技術設備﹑運行資質,才能有力的支撐起企業運轉,在對企業技術運維﹑設備保養﹑工程建設方面,只有通過合理科學的組織才能有效達到管理的目的,使企業自身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實現企業最大經濟效益和最好社會效益。
1.2 建筑施工特殊性的要求
建筑設計與實際施工還有一定的差距,現代建筑設計復雜﹑樣式繁多,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施工要求,各類規模的建筑要求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有力保障安全質量。在對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還受到各類自然氣候﹑當地地質等條件的影響,需要通過科學的組織,才能保證工期和進度。受工程自身的影響,在建筑中,會涉及到許多工種﹑技術和應用,在各類工序搭接過程中,只有通過管理,才能在建設中有序進行,保證工程順利進展,最終達到預期設計與目標,完成施工計劃,滿足質量要求。
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發展較晚,至1988 年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才得以系統的制定。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體系制定之后結合國內建筑工程的發展情況,不斷優化理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理論基礎,并結合實踐經驗,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發展也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
3.1 不斷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為了更好的構建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務必要從根本上對企業內部的環境進行優化,并對內部的需求進行滿足。而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增強其使命感時,務必要樹立正確健康的企業價值觀,使得企業內部更具凝聚力以及戰斗力,有效的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此外,為了有效實現內部控制作用能夠最大化的發揮作用,務必要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并不斷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創造和諧﹑公平﹑民主的企業氛圍。
3.2 優化風險防范控制,實現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職能
建筑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項目施工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人員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并且涉及的環節較多,導致在施工質量以及施工安全經營方面出現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存在較高的風險。因而企業要想更好的規避風險,實現查漏防弊的目的,務必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強化風險防范能力。基于此,企業要積極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風險意識的培養,并建立專門的風險評估分析及管理防控部門,扎實推進風險“預警”建設,不斷對內部控制以及管理風險的力度進行強化,以便形成更為科學嚴密的風險管理系統,有效地避免各類風險的發生。
3.3 優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素質
近幾年,我國大力推崇“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施工現場更是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進行施工,為了有效的杜絕各類安全隱患,務必要從細節抓起,對施工人員的素質給予高度的重視,并積極加強施工人員的道德建設,使得施工人員的職業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以便其能夠更加認真﹑嚴謹的做好本職的工作。
3.4 優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轉變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管理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人員的文化素質,企業要及時的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將先進的管理理念當作指導理念,及時的改變管理的模式,注重對管理人員職業素養以及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教育工作,不斷對管理準入機制進行完善,以便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3.5優化施工管理內容
項目施工管理全過程的關鍵環節較多,本文重點介紹∶ 工程質量管理﹑工程進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三方面的優化。具體如下:
(1)工程質量管理的優化:熟悉圖紙,了解設計要求及細部﹑節點做法,做到有備而戰;加強質檢力量,把施工人員作為施工質量管理的軸心;加強材料管理,有效控制材料質量的把關檢查,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可以入場。
(2)工程進度管理的優化:制定工程進度計劃,并對進度計劃實施動態管理,確因設計變更﹑工程量變化﹑自然條件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有差異時,及時對施工進行調整,并對進度計劃進行必要的補充,以確保整個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并保質地完成施工任務。
(3)工程成本管理的優化: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徑;工程的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項目成本的65%-75%,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故科學控制材料價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有效控制人工費﹑合理控制機械費﹑制定合理的工期是在合理使用資源的前提下,保證工期﹑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
3.6優化監督管理機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加強監理單位﹑審計機構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完善相關監理機制,加強外部監督管理力度,健全內部控制﹑監督管理機制,與外部形成合力,構建堅實的監督控制網絡,保證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高施工工程質量,確保社會經濟的穩定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3.7優化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網絡
任何一項工程的實施都離不開人員的配合,為了進一步落實管理工作,務必要建立并制定一套最為完善的管理制度,這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也相當的重要。從以往諸多事故的發生經驗來看,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與影響也是造成事故的因素之一。所以一套完善管理制度的落實,能夠確保企業從上到下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最大程度保證工程進展的順利。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網絡。將內部控制﹑外部監控及內部監控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共同作用,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推進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總之,現階段市場經濟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以及挑戰,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使得建筑工程企業的競爭力持續得到提升,務必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對體制結構進行不斷的升級和優化,對防控管理力度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從而最終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易家慧.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現狀及優化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5,(1):49.
[2]甘明枝.建筑工程優化施工管理的措施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30):60.
[3]陳鑫.關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優化分析[J].硅谷,2015,(3):14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