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廣
山東博物館
談如何加強農村消防工作
蔣金廣
山東博物館
本文通過對定陶區各鄉鎮、行政村的消防安全狀況的調研,結合國內對農村消防問題的已有的研究、理論及實踐成果,在深入調查、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探討農村消防安全問題的成因、火災危險性、以及隱患整治策略等。
農村;消防;安全;問題分析;措施
定陶區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64%,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各種電器、燃氣用具以及電子產品也進入農村,然而農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農民對產品的使用不夠了解,不規范的使用和保存,加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推廣應用,增加了引發農村火災的因素。另外,由于過多考慮經濟利益,農村消防設施的投入欠賬嚴重,村莊布局不合理,戶戶累接,縱橫交錯,沒有留出足夠的防火間距和消防通道,火災發生后火勢極易蔓延,導致火勢擴大且不能及時接近起火部位,進行搶險救援,從而小火釀成大災。這種現象在全國絕大多數農村也普遍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消防安全是社會和諧穩定、農民幸福安樂的重要基石,切實做好農村消防工作,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和諧穩定的消防安全保障。
(一)村民防火思想意識淡薄
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農民自身防火意識卻相對淡薄,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民違規用火;由于一般農戶家中常年集中堆放柴草等物品,平時用火不慎、玩火、吸煙等易引發火災。主要原因有:煮飯時人遠離火源,灶內柴草飛火引發火災;老人孩子烤火取暖用火不慎引發火災;用蚊香驅蚊蠅離可燃物太近引發火災;臥床吸煙或亂扔煙頭引發火災,這些都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二是農民違規用電;如今在農村使用現代化的電氣日益增多,電氣線路老化、電氣線路敷設不符合防火要求導致短路引起的火災,原有線路改造和增容滯后,多數年久老化,長期缺少檢查維修,破損現象嚴重,大多數農民嚴重缺乏安全用電知識,私拉、亂接,導致過負荷,造成火災的案例時有發生。
(二)農村消防基礎設施欠缺,缺少輔助完成火災撲救的硬件設施
農村消防基礎設施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火災撲救。一是在火災撲救中,道路方面問題尤為突出。農村的道路較窄,水泥路面較少,路面載重量不足,大型滅火車輛無法順暢通行。另外,農村地區往往較為偏遠,鄉村道路路線不明確,會導致貽誤戰機。二是水源問題,農村的可用水資源匱乏,市政管網往往不能夠鋪設到村鎮,水渠、河道多為灌溉用水,在非灌溉時節這些水源多處于無水狀態,同樣成為火災撲救的瓶頸。
(三)建筑設施質量不過關
通過對定陶區各行政村消防監督檢查和走訪發現,在新建建筑時,村民往往雇傭臨近村莊招來散兵游勇拼湊而成的臨時“游擊隊”負責建設,無施工資質,加上村民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用假冒偽劣建筑材料現象大量存在,建筑物的防火性能較低。
(四)消防安全責任未落實
現階段,很多鄉鎮黨委、政府對消防工作重視力度不夠,基層消防組織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職責沒有建立健全,責任不明確,部署落實不到位。同時由于多種原因,農村消防工作一直處于停滯不前,部分村干部由于教育程度和“經濟第一思想”的限制,消防安全責任意識淡薄,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缺乏,造成農村防火工作基本無人抓。
(一)建立健全農村消防安全責任制,做到消防工作政府統一領導
首先在新形勢下認識到農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農村消防工作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都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在“兩學一做”“雙聯雙創”重要思想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其次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級政府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責任。各級政府特別是鄉鎮、村兩級應按照有關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履行對消防工作的領導職責。把農村消防工作納入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范圍。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農村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對農村消防工作的推動作用,層層分解目標,逐級落實責任,明確任務,齊抓共管,共同抓好農村消防工作。
(二)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農村落后的消防安全條件
地方政府應加大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想方設法逐步解決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車道寬度不足、堵塞和消防水源匱乏等重大問題。同時要抓住農村電網改造的大好機會,教育廣大村民及時更換和規范室內電氣線路,杜絕亂拉亂接現象,徹底解決電線老化和過負荷等問題,使其敷設、安裝達到防火要求,努力減少電氣火災事故;要立足實際,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逐步解決農村消防工作建設和發展的專項經費問題,加大對農村消防工作的資金投入,購買必要的消防滅火設施、裝備,保障農村整體抗御火災能力。
(三)做好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農民消防安全意識
農村火災的高發生率,充分暴露了廣大村民的消防法制意識淡薄、消防知識缺乏和自防自救能力較差等突出問題。。要分析農村火災的特點,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在農村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以“雙聯雙創”為契機,結合農村實際情況。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優勢,增加消防公益宣傳內容,利用村村通廣播,大力開展農村消防宣傳教育。二是教育部門要將消防宣傳教育納入到中小學素質教育內容,通過學生把消防知識帶到千家萬戶,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標。三是文化部門將消防知識移植于民間慶典活動,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消防知識。四是消防、公安、勞動等部門要將消防安全宣傳作為農民工勞動就業培訓內容。
總之,農村消防工作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廣大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加強和改進農村消防工作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雖然農村消防工作是當前消防工作還有各種不足,只要我們充分聚集各方面力量,切實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工作,把消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做到“人人學消防、人人懂消防、人人重視消防”,那么,相信農村消防安全會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