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志 陳仲秋 周 楊
河南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
周學志 陳仲秋 周 楊
河南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技術之一,混凝土施工技術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中影響施工技術操作效果的因素很多,原材料、配比以及后期的養護等都會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形成威脅。為了加強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嚴格約束,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參數,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做好混凝土后期的養護與管理工作。為了提升技術效果,應了解混凝土的材料構成以及施工中所存在的問題,以此為突破口,對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優化設計。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1裂縫處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裂縫問題較為突出,墻體、地面開裂問題時有發生,導致混凝土表面開裂的因素很多,主要與施工工藝、外部環境因素以及人為等因素有關。為避免內出現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問題,應嚴格規范混凝土的澆筑過程,澆筑時,必須嚴格控制此區域的天氣變化,根據環境的變化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與澆筑方法。若在后期出現混凝土結構體裂縫問題,只能通過施工修補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勢必會對房屋建筑的質量形成威脅。因此,為了避免混凝土發生開裂現象,應加強對混凝土材料質量與配合比的控制,增強混凝土的性質,進而可增強混凝土的應用質量。為保證施工效果,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與管理,禁止出現濫竽充數、以次充好的行為,對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檢驗,是提高混凝土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有效避免裂縫問題的出現的根本方式。
1.2澆筑技術
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的過程當中應對離析問題進行高度重視,在使用混凝土澆筑高柱或高墻時,用對高拋散落的方法進行規避,因為該方法會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帶來不良影響,在澆筑的過程中,應選擇溜槽等與房屋建筑混凝土澆筑相適應的方法;另外,如何選擇澆筑方式,還應依據混凝土的特性來進行,例如對存在較厚體積的混凝土來說,相對來說較適合分層均勻的對其進行澆筑,以令混凝土施工達到應用的均勻程度,在進行分層澆筑操作的時候,要求施工工作者必須要嚴格把控好施工的質量,注意混凝土表面是否發生過度泛漿的問題。
2.1嚴格控制混凝土加工攪拌
由于混凝土配合比對于混凝土性能和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若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會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帶來一些危險,因此應有專業經驗的技術人員負責混凝土配合比設置,嚴格按照工程標準和施工要求的順序,合理控制材料投放操作和混凝土攪拌時間,采取科學、有效的監控措施,減少人為失。
2.2混凝土運輸管理
混凝土的運輸,要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或具有自卸功能的汽車。若是將原材料運送至現場再進行攪拌,則要選用雙輪手推車或小型機動翻斗車等;垂直運輸混凝土時,要采用混凝土泵或塔式起重機等;手推車只使用于地面運輸少量混凝土的情況。混凝土在從攪拌設備中卸出至澆筑完成,在強度等級大于c30時,此段時間要小于1小時;當強度等級小于c30,環境溫度低于25℃時,此段時間要小于2小時,而環境溫度大于2℃,此段時間要小于1.5小時。當從運輸工具中自由傾倒混凝土時,要結合施工現場,并保證混凝土沿串筒、溜槽或溜管緩慢下落。當傾倒高度大于2m時,振動溜管、溜槽或串筒等工具要協助一同落下,并確保混凝土的出口垂直于地面。一般情況下,管理人員都會在運輸環節對運輸時間和路線明確規劃和設計,若運輸時間和距離出現偏差,混凝土的質量就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出現無法卸載的情況,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嚴重損壞混凝土的質量。
2.3模板工程
首先要詳細了解混凝土施工設計圖紙的各項內容和房屋建筑結構情況,根據現場條件和現場勘查,初步設計模板支撐和立模程序,嚴格控制鋼筋綁扎施工工序,消除各道施工工序之間的干擾。其次,對模板尺寸進行反復測量,使其滿足施工設計要求,而且為了防止混凝土澆筑振搗施工中產生裂縫,做好模板豎立,保障模板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最后,在使用模板時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實現模板的可循環使用和最大功效,避免模板受到損壞,若混凝土發生嚴重的水化熱反應,合理把握拆模時間,避免混凝土受到溫差影響產生裂縫或者變形,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2.4鋼筋搭接工藝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結構體系中往往會使用一些異形柱,所以必須合理搭接鋼筋,結合房屋建筑工程結構體系,優化縱向鋼筋設置,為了保障施工質量,應嚴格控制鋼筋材料質量,提高房屋建筑梁柱的抗彎能力,而且保障柱子的抗壓性和整體穩定性。同時,根據相關規范選擇合適的搭接方式,鋼筋搭接施工過程中,合理控制縱向鋼筋間距,科學調節箍筋尺寸,縱向鋼筋應和柱子箍筋保持適當間距,嚴格控制鋼筋材料縱向間距對于截面的限制作用,提高房屋建筑結構的牢固性。
2.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是整個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最關鍵的環節,在具體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尤其注意板、梁等部位,應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進行澆筑施工,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細節處理,而且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澆筑,模板安裝完成以后再開始柱子澆筑施工,從兩邊向中間進行混凝土澆筑,保持柱子的直立性,防止發生變形,消除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的冷縫,在梁和柱之間采用合適的銜接技術。
若柱子高度低于3.5m,可以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一次性澆筑;若柱子高度超過3.5m,采用分層、分段澆筑施工方式。
另外,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以后,要及時進行養護管理,在一段時間內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溫度和濕度,安排專門工作人員定時對混凝土進行灑水,覆蓋塑料薄膜和濕潤草簾,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能少于14d,采取科學、合理的混凝土養護措施,全天候的觀察混凝土狀態,一旦發現混凝土裂縫,及時進行修補和處理。
總之,我國的房屋建筑建設水平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建筑水平在不斷提高,施工技術也在不斷革新。為了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應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嚴格規范,把握技術操作的要點,及時解決混凝土所出現的裂縫、原材料、澆筑以及養護等問題,注重技術控制,進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是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目標。
[1]樊玲玉.淺談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山東工業技術,2016,04:91.
[2]蔡廷坤.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剖析[J].江西建材,2016,09: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