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嶺
揚州市江都區水務局
?
基于新理念的現代水資源管理分析
朱開嶺
揚州市江都區水務局
摘 要:毋庸置疑的一點是水資源一直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財富,維系著人類的福祉,在此基礎上探究水資源現代化管理就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立足于本國國情,在水資源方面的創新革新上不容小覷,本文將淺談現代化水資源的管理新維度、新理念,有針對性解決相關弊病,望對日后的水資源管理探究有所增益。
關鍵詞:現代管理;水資源;顯露荊棘;探究路徑;和諧理念
當下全球水資源現狀不容樂觀,藉此,各國各地區都十分關注現代水資源管理,任何一國都難以置身事外。近年來,諸多水資源管理新維度﹑新策略與理念的層出不窮正說明了在水資源管理上前所未有的關注度。一定程度上來說,探究出符合我國國情與現實的水資源管理新理念與方案勢在必行,對今后的水資源管理具有突出意義。
水資源的管理是對于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合理調動的具體操作。水資源的管理是一項比較復雜且繁瑣的活動。涉及的涵蓋面比較廣,包括加強宣傳的力度,讓大眾更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制定更好的措施;對水資源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控和管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類對于世界的各方面都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當然改造有好有壞,在資源如今緊缺的時代,水資源作為資源的一種,當然也無法幸免。面臨著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問題,如何進行合理的管理和開發自然成為了首要問題。所以在進行管理和持續利用的基礎上,人類開始構建出一些更為符合當代生活的新思想。
緊隨著國內水資源銳減的步伐,各有關部門與單位都逐漸加強了在水資源管理上的力度,也提出了諸多整治措施,然而對應現狀卻不容樂觀,顯露出了各類荊棘與矛盾,具體而言,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相關政策導向疏漏與管理體制的缺失
水資源一定意義上作為商品,必須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定價,由此也顯露出了國內欠缺的科學合理化導向政策,在制定水價方面的原則上更是沒有統一的標準。水資源管理部門的主管部門受地域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往往導致管理分散化,不能形成統一有效的全局化模式管理。另外,在建設與制定的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上不難看出,很多法律條規并不完善,自然難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有關部門執法力度欠缺,沒有有效的制止水資源的浪費。藉此,各有關部門與單位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2.2節約意識的淡薄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調水資源有限,節約用水的美德,但是這些方針卻都沒有得到徹底的貫徹,民眾的節約意識參差不齊。實際上,國內水資源的分布呈現出嚴重不均現象,甚至存在一些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干旱區。由是,徹底貫徹與宣傳節約水資源的舉措不容忽視,只有不斷潛移默化地提高民眾的節約用水意識,才能夠朝著更加健康綠色的集約型社會邁進。
2.3技術手段的不過關,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嚴格來說,水資源管理體系離不開各類輔助手段,譬如地理訊息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等。倘若這些輔助性技術不符合有關標準,那么必將導致水資源管理難以推行具體管理舉措,由此看出強化水資源管理相關技術水準不容小覷,這對于提升整體管理體系效力發揮著不可抗的作用。在考核制度與體制方面介于諸多管理層人士消極性管理以及考核制度效力的不足。往往現有的管理水平在同工資掛鉤方面并沒有有機統一,更是制約了一定管理群體的工作積極性。
(1) 打造全新的現代化水資源管理體系變得尤為迫切。城市人口的增長,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再加上人類對于自然破壞導致的自然災害,這些都對于水資源的安全供應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個更為系統和安全的的新的水資源管理體系變得十分重要,這樣從而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性,合理開發性,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實現未來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目標。(2) 建立全新的水資源管理體系是解決水資源日益嚴峻問題的最好方法。現代水資源問題就是在了解當前水資源問題的基礎上,將水資源的管理更為合理化的滲入到各個社會方面。(3) 建立現代化水資源管理體系當然要與政府保持緊密合作的關系。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際操作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出臺更加有利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對于水的供應和價格進行更為合理的調整來達到水資源管理的更好實施。(4)規劃和改善水資源管理體系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人水和諧的必然選擇。人水和諧就是要求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尊重自然規律。
現代水資源管理不可同水資源管理體制相分離,這也是建設集約型﹑節約型現代社會的必備法則,是社會推行人水和諧的新理念的外化。
4.1強化水資源需求控制
水資源進行需求管理需要關注總量控制這一點,一旦秉持著總量控制的準則,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流域以及行政區用水分配的方略,逐步抵制水資源突出的無序和過度使用行徑。相關流域與行政區部署時需要結合到水資源分配總量,繼而進行細化分配,形成區域內協調合理的用水調控體系。在相關用水行業以及重點用水地區,必須制定完備用水效率的調控制度,調控高能耗與高污染領域的用水額度。加強節約用水的考核制度,立足實際情況來適時修訂用水額度必不可少。只有謹遵用水總量調控準則,繼而嚴格管理,便能有效控制用水過量問題,防止污染性﹑超定額的用水現象。
4.2設立完備的水資源經濟調節體制與有償使用制度
首要的便是確立并完善水資源收費管理制度,貫徹執行有償使用水資源的原則,科學協調諸類水資源的資費標準,繼而革新舊有水資源不合理管理模式。逐步建立水資源的交易市場運作,基于水資源的分配額度以及實時動態化﹑階梯式的水價調控來導向用水數量與用水結構。針對一些水資源匱乏的地區,需要嚴格把控有關建筑項目的審批,第一時間抑制諸類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行業發展,并采取積極有效舉措激勵企業單位探究新型技術,升級換代。在面對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時,理應將其特殊性囊括在內,從而研究并制定科學用水定價的機制。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了保障廣大居民與特殊群體基本生活用水的重要性。
4.3形成健全統一的水資源調配機制與生態環境用水的保障體制
為了形成高效協調水資源管理機制,須得國家統一管理用水資源的標準出臺,繼而充分發揮出水資源綜合效益。根據供水計劃與用水監督體制﹑節水考核體制,按照水資源分配額度原則實施相關考核監督。最終完善建立統一協調的水資源調配機制體制,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依據流域規劃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求,同時探究出流域的水資源控制﹑地下水資源利用相關調控指標。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必須保證生態環境用水,進一步強化在統一調配上的效力,只有本著開發和保護﹑收益和補償﹑破壞和修復﹑排污和收費相對應的準則,實行生態補償化的機制體制,對于一些生態破壞者必須運用繳納補償費抑或是修復有關生態工程,使之足以負擔起對應生態環境被損害的經濟責任。要逐步地完善各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營時期對生態環境產生問題的解決機制,采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方式來強化對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總而言之,經濟社會不斷取得迅猛發展的同時,水資源管理也成為了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因素之一,秉持著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人本思想,必須正確面對社會發展同水資源利用兩者間的關系,對于水資源實行現代化管理理念,必將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季紅飛,馮志祥,游洋,等.關于江蘇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建設的思考[J].水利發展研究, 2013,(3):53-57.
[2]宋建軍.水資源管理現代化實現途徑探討[J].江蘇水利,2013,(8):30-32.
[3]程錫景.轉變管理方式堅持從嚴治水努力實現晉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J].山西水利,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