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希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011)
?
【文化與教育】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
方 希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011)
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數據時代已經到來,數據和資源正在不斷沖擊著傳統行業。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數據背景下陳舊傳統的教育模式必然不能很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數據和信息資源如何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以數據分析為基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我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瓶頸,并結合大數據時代的特點,提出高職院校進行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大數據;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現實意義;對策
早在2012年,美國政府就提出了將投資巨大數額的資金用于大數據的研究與開發,通過大數據技術推動教育教學等領域的發展。長期以來,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對教育模式的革新與探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希望通過互聯網革命來改善傳統落后的教育教育模式。當然,在今天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大數據必然也對我國的教育領域產生深遠影響,高校如何在信息革命下實現對教育的創新將成為教育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
“大數據(BIG DATE)”指得是在有限時間內無法依靠傳統的信息工具和軟件實現對信息和資源進行管理的數據集合。[1]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成熟到一定階段,大數據就已形成,并逐漸影響各個行業。大數據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對信息的獲取與分析,以實現更高更有利的價值。大數據是一種過程論和方法論,隨著信息量鋪天蓋地地涌來,產生了一些虛假信息與無價值信息,如何過濾這些“冗余”信息,以挖掘對研究范疇有價值、意義的數據和資源才是研究的目標。隨著移動終端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普及,大學生都在借助這些移動工具查閱信息和新聞,進行社交,發表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和觀點。與此同時,這些渠道的信息資源也在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這也改變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和氛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面臨更加復雜和嚴峻的局面,這是大數據的兩重特性。
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非常多的區別,也有自己的“特色”。高職院校定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教學計劃中也更多的是安排一些實踐性質課程,以便于和就業接軌。就學生特點而言,他們學習基礎較差,相對來說各方面能力和素質較低,難以管理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難題;且高職學生的思維差異顯著,思想管理方面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與學生信息應用能力偏弱
基于高職院校教師與學生的特點,他們對信息的應用現狀與水平并不很理想,高職院校長期以來偏向于對學生實踐性課程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比較簡單、單一,很難有實質性的創新與突破。面對日趨復雜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高職院校的教師與學生需要儲備足夠的信息知識,提高信息化應用能力。[2]
(二)信息的獲取與分享方式落后
雖然目前我國國內很多高職院校有意重視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教育,也引進了先進的技術與工具,但就從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而言,他們在工作模式與方法上仍然抓不住重點,沿用一些比較老套的手段,如調查問卷和半結構訪談,沒有大數據的思維與意識,這就造成工作效率較低,也不夠科學嚴謹,有時候會誤導大學生群體和社會外界。
(三)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學科互動與融合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反映出來就是太孤立,缺乏對其他學科、領域的“支撐”,簡單而言就是這些領域的教育工作者常常注重對本行業或本專業領域內知識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對其他學科領域的借鑒與參考,使得大數據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這種閉塞的教育環境也直接導致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緩慢。[3]
大數據背景下,海量信息與資源背后有巨大的價值,需要教育工作者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挖掘。不可否認,如今大數據的思維與方法幫助很多行業實現了發展與轉型騰飛,而對于百年大計的教育行業而言,實現教育“質”的提升還需要不斷努力。
(一)培養高職教育工作者信息和數據方面的思維意識和處理能力
信息、數據和資源是大數據時代的核心詞匯,對信息、資源和數據的分析獲取能力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4]對高職院校而言,學生每天所進行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作息時間、活動方式等各個方面,海量的數據和信息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學生思維意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具備將這些信息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的能力,高職院校應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機制和辦法,并結合相關的標準化操作,有效得到最有研究價值的信息。此外,高職院校也應建立相應的數據隱私保護制度,以避免這些信息造成一些社會問題。
(二)改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個性化和定制化,這個看似理想化的目標在大數據背景下是可以達到的,關鍵在于高職如何對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和進一步探索。幾年前線上教育還不普及,那是因為大數據還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今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高校網絡教育模式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面。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高職需要做的是通過搭建相關的線上教育服務器和網絡平臺,與國內外教育名校建立資源對接關系,高職學生可以相互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優秀課程的獲取與分享,這就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先天的枯燥性質。[5]優秀的教師資源和海量的課程資源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同時線上教育有不同的形式,這種開放式的教育模式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值得借鑒的。[6]
(三)實現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
大數據時代,需要有大數據人才隊伍的支撐才可以發揮學科優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處于文科教育領域范疇,對數據分析處理的能力尚存在較大缺陷,很多從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忙于工作,很難有時間和精力掌握數據分析和處理方面的研究,要結合二者,難度顯而易見。[7]今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應逐步向數理統計方面傾斜與滲透,并實現相關的結合,發揮兩個學科的各自優勢,對學生的教育要側重于多學科和跨領域方面的探索,培養一支能將數理統計知識向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轉化和結合的學者與隊伍,有條件的高職院校也可以開設相關的研究平臺,提加大對大數據人才的挖掘力度。
[1]百度百科:大數據[EB/OL].(2015-11-10)[2015-12-1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LbxKpTNrqV05g3ZyNHc_K60siMJKOdYGTs1lQhxkQV89MrUBzw7ll9ggO04AixAa0P53Q2IF_1V0CiFK8Y_ZOP5Lqjr4ADY9F3_krTWEu3.
[2]王莎.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15,(3):112-117.
[3]胡樹祥,謝玉進.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33-36.
[4]李懷杰.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22-23.
[5]梁家峰.適應與創新: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56-58.
[6]周淑敏.淺談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124-126.
[7]凌小萍,鄧伯軍.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62-67.
【責任編輯:王 崇】
G711
A
1673-7725(2016)03-0142-03
2015-12-15
方希(1980-),男,安徽合肥人,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