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珍
(巴州衛生學校,新疆庫爾勒841000)
中職衛校藥劑專業學生社團建設探討
閆麗珍
(巴州衛生學校,新疆庫爾勒841000)
中職衛校;藥劑專業;學生社團
我校作為一所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為我區源源不斷地提供實用型藥學技術人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有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藥劑專業作為我校3個重點專業之一,不但在專業建設上日趨完善,而且社團建設也蒸蒸日上。專業性社團建設對于我校藥劑專業教學以及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較大的幫助,目前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和學生喜愛。
1.1國家對中職素質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他們應當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1.2中職衛校教育教學的要求
專業學生社團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對上能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學校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下能通過與來自不同專業學生的密切接觸及其影響和輻射作用,對良好的校風、學風形成和保持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廣大學生通過參加社團舉辦的各種活動,不僅能提高個人專業水平,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1.3中職學生的需求
興趣愛好是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穩固和持久的動力,參加社團的學生有共同的專業、共同的興趣愛好;我校學生均為住校生,遠離父母,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獲得友情和支持,通過參加社團來獲得安全感;有的學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展示個人才華、增加就業機會而參加專業社團的。
2.1藥劑專業知識拓展功能
我校藥劑專業社團有中藥炮制社團、中草藥種植社團和中藥標本社團。通過參加中藥炮制社團活動,學生知道了通過炮制可使有的中藥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有的中藥改變或緩和藥性、有的增強藥物療效、有的利于儲藏和保持藥效、有的提高藥物凈度而確保藥材質量;參加中草藥種植社團的學生通過在中草藥種植園的勞動,了解了新疆常見中草藥,如甘草、羅布麻、薄荷、艾、小茴香、枸杞、麻黃、合歡、芍藥、菊花、無花果等藥材的栽培技術,藥用植物學基礎知識,生藥鑒定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常用生藥的來源、鑒別特征、主要化學成分和功效等內容;參加中藥標本社團的學生能夠為來我校參觀中藥標本館的人群解說中藥材的分布、蠟葉標本和浸制標本、生藥的種類和性狀等。
2.2豐富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所在,學生社團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我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社團的各項活動,可以讓我校藥劑專業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在社團活動中,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配合,這些積極的作用必然會帶動我校整體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2.3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在社團活動中,學生為著相同的活動目標團結協作、集思廣益、相互配合、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形成一種群體優勢,成功的社團活動就是在這種群策群力下圓滿完成的。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培養了關心團隊、關心學校的責任感。
3.1社團建設政策制度不完善
學校沒有把學生必須參加社團的要求納入學生的綜合考核制度中,學生可參加也可不參加,自由性較大。我校社團掛靠在校團委,團委書記承擔全部社團管理工作,但團委活動也較多,造成其組織社團活動時力不從心。
3.2社團建設指導教師相關知識、經驗及工作動力不足
藥劑專業社團活動均與我國傳統中草藥有關,而現配的指導教師均為醫學院校藥劑專業畢業,西醫西藥知識豐富,而中醫中藥知識欠缺;指導教師對社團的日常管理經驗不足;社團指導教師均是利用業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卻沒有一定的勞動報酬,導致指導教師動力不足。
3.3社團建設經費欠缺
中藥標本社團和中草藥種植社團在活動中花費很少,而中藥炮制社團花費較大,藥材和輔料的消耗、燃氣的使用均需一定經費,校團委經費有限,不能滿足活動需要,中藥炮制社團不是不想搞活動,而是搞不起活動。
3.4社團活動設施不完善
中藥標本社團場地和設施較完善;中藥種植社團主要活動場地在中草藥種植園,而我校中草藥種植園面積較小,種植品種較少,隨著活動次數增加,學生興趣逐漸減小;中藥炮制社團炮制設備只有一套,不能滿足活動需要。
我校藥劑專業社團以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豐富校園生活為目的,通過開展具有明顯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社團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品德修養,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我校藥劑專業社團建設不斷發展和完善,促進了學校和學生的和諧發展,改善了我校藥劑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是我校課堂教育教學的重要補充。
G630
A
1671-1246(2016)10-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