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偉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濮陽457000)
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探索
丁偉偉
(濮陽市衛生學校,河南濮陽457000)
通過探討當前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幾種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改革措施,使實訓教學更加貼近臨床,提高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度,增強護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教學改革
外科護理學是中職護理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而實訓課則是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環節。培養以市場需求為核心、以職業崗位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技能型護理人才是當前護理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筆者針對當前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積累多年實訓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簡述如下。
1.1實訓設施不完善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推陳出新。然而由于學校經費有限,外科護理學實訓室基礎設施、實訓設備與實訓操作內容比較落后,跟不上臨床技術與臨床產品的更新速度。這就直接導致很多新的科技成果與前沿技術無法及時應用到教學之中,也就無法在實際的病人護理中得到運用,不僅造成了科技成果的巨大浪費,而且致使實訓教學脫離護理臨床實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1.2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差
目前中專學生年齡在16~17歲,自制力較差,而且多數是初中畢業,文化素質總體偏低,對技能、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之有限的模型數量不能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有些基礎護理操作學生不能親自動手練習,如換藥、清創、胸腔密閉式引流和胃腸減壓等,致使學生動手機會少,進入臨床面對各種病人和意外情況時就變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下手,難以適應臨床實踐的要求。
1.3實訓課程考核不合理
現代護理學認為,應建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獲得健康發展。但是當前的外科護理學考核標準仍以技術操作為中心,其中操作技術占考核成績的80%以上,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操作后用物整理等占10%,與病人溝通、交流、反饋以及健康教育等內容并未得到充分體現,這種重技術、輕人文關懷的考核體系影響了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的改革發展[1]。
2.1改善實訓設施條件
一是要逐步增加對實訓教學的投入,改善教學環境和基礎設施,配備齊全的教學資源與硬件設施,建設現代化的教學實訓室,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在保證基本實訓教學條件的基礎上,收集多媒體資源,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外科護理實訓技能的學習興趣。建設高度仿真醫療環境的實訓室,并配備各種模擬操作模型,提高整個實訓教學的成效。在仿真模擬實訓中,智能仿真模擬人不僅能夠模仿出人體的現實生理情況和癥狀特點,還能夠模擬出在具體的臨床操作中會出現的種種重癥、急癥表現。在實訓過程中不斷調整模擬人的各種生命特征,促使不同“病癥”時刻處在變化的條件下,并且這種體征的變化也與真人的身體反應一樣,這就促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實施相應的護理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增強了實訓教學的逼真感,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應變能力,使學生的模擬訓練更加貼近現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學生接觸實際病人時的種種不適應感,有利于綜合考查學生的理論學習水平與實際臨床能力[2]。
2.2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安排“教”與“學”。例如,在外科護理洗手這一實訓課程中,以往傳統的授課方法是教師一邊講一邊示范,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這就拉開了“教”與“學”的距離,使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教師可以在講解與示范的同時要求學生跟著模仿演練,并依據要領逐步深入,學生如果有漏掉或做錯的動作教師要逐一指出并加以糾正,直到學生操作完全合理規范。最后鼓勵學生反復連貫地進行練習,教師進行督促指導,把學生作為整個課程教學活動的主體,促進“教”與“學”同步進行。實訓教學過程中,針對個別學習不夠自覺、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采取幽默語言提醒、開展小組競賽、相互尋找錯誤等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3]。另外,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訓補充鍛煉,例如,增加實訓室的開放時間,使學生即使在課余時間也能夠進入實訓室進行操作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閑暇時間主動練習。
2.3改革實訓技能考核方式
以往的外科護理學實訓考核多以學生的實訓報告、參加實訓情況等作為考評標準,且實訓成績所占比重較小,僅占總成績的20%左右。在這種實訓考核模式下,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差,只關注與考核內容相關的操作,對其他實訓操作敷衍了事。因此,應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外科實訓考核方式,將實訓課程單獨進行考核,不僅考核學生的實訓基本知識,還考核學生的實訓操作能力,并對學生的醫德醫風、操作流程、熟練程度、敬業精神等進行嚴格評分,確保實訓考核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合理性[1]。
綜上所述,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和創新。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訓條件,重視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臨床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其以后的臨床外科護理實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還要健全考核標準,完善考核激勵體系,充分發揮考核的引導作用,只有不斷改革與探索,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參考文獻:
[1]張慧穎,盧亞楠.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6):136-137.
[2]馮丹丹,吳學軍.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23):152-153.
[3]李兵.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4):85-86.
G420
A
1671-1246(2016)10-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