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晟
紫金縣地方公路管理站
瀝青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的研究
鄭 晟
紫金縣地方公路管理站
現如今,國內的經濟持續發展,公路工程建設越來越多,通常來講,鋪設公路路面的材料是瀝青混凝土,為了使公路建設具有耐久性,要進一步加大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
瀝青混凝土;主要因素;質量管理
目前,我國的道路建設中,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是十分廣泛的。由于科技的飛速發展,很多新材料、新技術都逐漸在實際中運用,同時各種各樣的標準、規范較為齊全,然而在實際的施工中,依舊存在著很多需要討論的問題。從瀝青路面的施工中來看,在保證質量的措施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檢測和控制質量。
隨著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交通事業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三者之間共同作用、共同影響,因此在當今的公路建設過程中,必須注重其與經濟、技術的發展保持一致,制定相關機制與方案。就目前的公路形式而言,瀝青混凝土路面較為常見,其施工技術相對成熟,但若未能在施工過程中合理運用相關技術或重點不明,缺乏對細節的重視,加之不完善的施工管理機制,將引發路面出現一系列的相關病害,例如裂縫、泛油等,直接影響公路的安全使用及后期養護。因此,必須基于技術應用的前提下,深化對路面施工的全面質量管理,最大化的提升公路整體品質。
2.1人為因素
作為工程施工的主要參與者,其不僅是單一建設者,更是最終利益的直接受益人。在整個公路工程作業過程中,無論是前期的規劃設計還是結尾的驗收評估,自始至終都離不開人的主導作用。此外,項目參與的相關管理層人員也會對施工質量造成直接影響,例如工程監理人員監管力度不到位,項目經理對于權責問等。
2.2材料因素
對于瀝青混凝土原材料的選購,必須以符合工程設計為前提,鑒于原材料質量對整個施工質量的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從源頭上嚴把質量關,加強對原材料的管控力度。然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相關人員對于原材料的監管力度嚴重不足,不但在材料進場前缺乏必要的質量抽檢程序,而且在進場后未采取合理措施,對原材料進行現場儲存和堆放,進而造成材料變質情況,不但延誤了施工工期,更直接影響了公路整體的質量和安全,必要時必須進行返工處理。如此,增加了施工成本,對于業主而言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2.3機械設備因素
當下,隨著經濟水平與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公路工程施工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這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緩解了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有效地降低了人員誤操作的發生幾率。對機械設備來說,要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達到預期效果,必須注重相關的應用、維修、養護。對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多種設備同時作業的狀況,必須制定出合理的現場管理機制,保證機械配置的科學性、銜接性。然而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作業工序難以滿足施工規范,致使公路施工質量難以發揮真正的機械化水平。
2.4環境因素
在對公路工程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由于相關工序基本都在室外進行,因此外界環境不可避免的對施工質量造成威脅。例如現場溫度的過高或過低、晝夜溫差較大、降水程度等,都會給瀝青混凝土材料在制備、碾壓等各環節造成影響。因此,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對溫度進行嚴格控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強化相關人員培訓
提高相關人員施工安全與質量的意識,在施工過程中遵循“質量是根本、安全是后盾”這一原則,強化參建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凝聚力,從而達到施工過程及人員規范化的目的。在技術方面,企業應圍繞在建項目情況及相關需要,組織內部培訓和技術學習,定期安排技術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觀摩,與現場人員探討實際應用中的技術。按照人員自身能力及水平進行,組織并參與到施工過程中來。對于施工中涉及到的程序,對于施工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各種問題或隱患,集中進行探討和分析,通過不斷的溝通,從而達成對問題和隱患合理解決的一致建議,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
3.2加強對材料監管力度
在對施工原材料進行選購時,依據“就地取材”的便捷性原則,選取符合要求的當地原材料。進行采購時,必須對原材料供應商的資質嚴格進行管理,要求所選供應商提供相關的質保書、質量合格書等憑證,加強對原材料進場前后的質量抽檢程序,對于質量不合格的同批次材料嚴禁進場和使用。在材料合格進場后,則要安裝材料屬性及相關儲存管理措施,在指定位置進行保存。規范儲存過程中材料的登記,例如材料的規格、型號、進場日期及現場記錄人等,便于查找和使用。
3.3優化機械配置
依據施工進度和方案要求,對于施工現場需要的機械設備進行科學化配置,確保設備規格與施工方案要求中的一致。對于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來說,涉及到的主要工序為:材料前期供應、混合料的配制、拌和以及運輸和攤鋪,最后進行壓實。在施工過程中,注重工序間銜接的緊密性,力爭最大化的發揮現場機械設備的性能優勢,不斷完善現場管理機制,達到選型與配置的科學化、合理化目標。
3.4注重對現場施工環境的把控
(1)為保證施工所用混合料的質量,除了規范必要的操作環節外,例如混合料的拌和、運輸以及攤鋪和壓實等,還必須嚴格控制現場每個施工環節的施工溫度。
(2)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環境溫度升降引發的混合料變化的重視力度,隨時測量晝夜溫差以及日溫度值的顯著變化,做好及時保溫與降溫管理措施。保持混合料內外溫差符合施工規范,避免因溫縮導致裂縫問題進而影響混合料使用,甚至出現廢棄情況產生浪費。
(3)如遇雨天施工情況,混合料在雨水的混合反應下,導致其間隙率增大,進而降低了其實際強度。所以,應避開雨天施工,如遇趕工期情況必須雨天施工,則要做好必要的遮擋措施,并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調整遮擋方案,以期達到最佳的防護效果。
綜上所述,對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和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國內瀝青混凝土施工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為確保路面施工質量,我們需加強對施工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從而使我國的公路工程在世界公路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
[1]蘇新陶.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質量管理[J].交通世界,2016,Z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