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潔
(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
【文化與教育】
新疆高校民漢合宿現狀及對策
黨 潔
(新疆醫科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600名民漢合宿的大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綜合闡述“民漢合宿”制度給學生帶來的好處和弊端,分析新疆高校“民漢合宿”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并從宿舍人員分配、日常管理等方面給出應對措施。
新疆高校;民漢合宿;現狀;困難;對策
宿舍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載體。自2014年起,新疆各高校為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逐步實行民漢合宿,營造各族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及相互幫助的校園氛圍。
本文采用分層調查法,對新疆高校600名民漢合宿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取有效問卷568份,其中男生250份,女生318份,漢族學生261份,少數民族學生307份,新疆籍學生459名,內地籍學生109名。問卷涉及學生對目前“民漢合宿”現狀的滿意程度及對今后的建議。
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如下。(1)目前,57%學生對“民漢合宿”制度持滿意態度,在宿舍內沒有與不同民族的舍友發生正面沖突。(2)59%學生認為“民漢合宿”制度促進了不同民族、地區之間學生互相了解。(3)51%學生認為“民漢合宿”制度是一項長期工程,有力促進了民族團結工作,畢業后拓寬了個人交際面。(4)有31%學生反對民漢合宿,12%學生持無所謂態度;另有21%的學生認為民漢合宿使舍友之間平添顧忌,體諒不夠,影響日常學習生活。
目前,新疆共有大中專院校39所,本科院校13所。每年都有大量來自內地、南疆、北疆的各族學生,民漢合宿使這些擁有不同語言、家庭、文化風俗背景的學生朝夕相處,在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的同時產生摩擦也不可避免。多數高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模式,大致分為:(1)新生班級同院同班合宿;(2)專修漢語的少數民族學生與專修民族語言的漢族學生交叉混住;(3)在調查的基礎上,有意愿的學生合宿。此外,各高校開展了各類活動鞏固和推動民漢合宿制度,如新疆醫科大學“民漢合宿”展示活動、新疆農業大學“民漢合宿”表彰大會、新疆師范大學“奔跑吧”民漢合宿越野挑戰賽。
(一)各民族語言存在差異
語言是各民族學生溝通的橋梁,新疆長期為各少數民族學生制定“雙語”教育制度。目前,新疆高校民族語言學生分為民考民、民考漢、雙語實驗班三種類型。這三類學生漢語水平參差不齊,雖在公眾場合能自覺熟練使用漢語,但在宿舍中,多數少數民族學生會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與父母通電話,和朋友聊天,這使聽不懂民族語言的漢族學生形成戒備心理。
(二)各民族學生生活風俗習慣存在差異
新疆高校生源遍布各省和南北疆,成長背景不同使學生從小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該差異使居住在一起的學生容易引發沖突,如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學生喜歡與他人共享歡快的音樂,忌諱在餐盤中浪費糧食,忌諱洗手之后順手甩水。又如,同舍中睡覺時間早晚、是否熄燈等差異習慣,這些差異原本屬個人層面,沒有太大影響,但個別認識極端的學生往往將其誤解為“民族”矛盾。
(三)各民族學生宗教信仰存在差異
大學生不能信仰宗教,但對新疆的少數民族而言,伊斯蘭教的教義已轉化為其生活習俗,如其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等兇猛禽獸,禁止抽煙、喝酒等,內地學生對此了解并不多,在他們的意識中沒有“清真食品”的概念,這些禁忌無形之中成為破壞“民漢合宿”宿舍團結的導火索。
(一)同學院、同班級學生合住
同班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相互交流的主題相對較多,便于學院及班級管理,在安排“民漢合宿”時,盡量使同學院、同班級的學生合宿。當然,對于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在其主動要求跨學院合宿和民漢配比適宜的基礎上,可以靈活安排合宿成員。
(二)協調民漢比例
在保證同班、同院學生在一起的基礎上,將民漢學生按照1∶1(即民漢學生各3名)進行分配,以確保學生語言溝通和文化交流的平衡性。
(三)統籌漢族、南疆、北疆生源
新疆生源的漢族學生長期生活在新疆,對各少數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在分配時相對較為容易。對于漢族生源學生,在分配時,盡量讓其與北疆城市生源的少數民族學生合宿。注重考慮南北疆生源的搭配情況,盡量將來自宗教氛圍濃厚地區的學生分散安排。
(四)開展互動活動,加強宿舍凝聚力
高校可以在學生中廣泛征集展現“民漢合宿”團結和友誼的照片,制作照片墻;開展“民漢合宿”趣味運動會;利用網絡平臺選舉并公布每月“文明宿舍”等,增強宿舍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對宿舍的認同感。
(五)管理和獎勵并存
民漢合宿宿舍采取班級、學院、大學逐級管理制度,針對宿舍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爭取在班主任的調節下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事論事,避免將宿舍生活矛盾、個人矛盾升級為民族矛盾。淡化民族差異,強調對中華民族認同的統一思想。對于個別經調節仍難以化解矛盾的宿舍,也可微調宿舍成員。
“民漢合宿”是新疆高校民族團結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各民族學生相互包容、相互學習,進而成為新疆和諧穩定中堅力量的一項有力方針。“民漢合宿”制度將不斷優化、持續推進。
【責任編輯:王 崇】
2015-11-25
黨潔(1988-),女,山西忻州人,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7
A
1673-7725(2016)02-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