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瑜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基于消費心理學淺析企業新產品的擴散策略
張雯瑜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市場競爭的最有效手段,是創造新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功能與質量,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要。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立足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創新,提供豐富多樣、物超所值的新產品。本文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為企業實現新產品的擴散提供應對策略,以期幫助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獲得最大收益。
商品;新產品;產品擴散;消費心理
產品反映了時代的經濟水平,反映了時代的科學技術狀況,反映了時代的精神和文化追求。市場競爭的最有效手段,是創造新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功能與質量,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要。
開發新產品不僅對工商企業有著重大的經濟意義,而且對社會經濟政治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開發新產品是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們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1.1 商品需求變化的總趨勢
當今時代,消費者對商品需求變化的總趨勢是:
(1)新、快、美、廉。企業無新莫爭,無新不強,因此應用新原理、新技術、設計出新功能、新款式的產品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產品不僅質量要高,而且造型結構要美,色調、包裝要美,才能吸引消費者。
(2)輕、薄、短、小。重量輕、體積小、消耗少、使用便捷才是如今消費者對于商品的主流需求。當然,也并不排斥巨型機器設備和大功率耐用消費品的發展。
(3)綜、專、高、便。消費者期望得到的產品應具備綜合性、多功能性、獨特性、高技術含量及高附加值的產品。同時產品的結構或包裝應方便使用,方便維護與修理。
1.2 新產品的設計方向
以上各種趨勢互相滲透,互相補充,構成了當今產品發展的新潮流。這種新潮流,決定了新產品設計應向以下方向發展:
(1)高能化、多能化。是指企業要設計出性能好、效率高或能滿足一些特殊需要的新產品。目前,電子計算機在向高能化發展,而耐用消費品則一般均向多功能發展。
(2)大型化、微型化。機械、運輸等設備向大型化發展,而日用消費品向微型化發展,出奇制勝。
(3)節能化。如企業生產的產品能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那么必然會給用戶和整個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美化。是指產品設計要注意美化,外形要美觀大方,給人以美的享受,突出美學功能。尤其是服裝、家具、燈具及裝飾品,更應向美化方面發展。總之,一件好的商品,應該是內容和形式,使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和諧統一,才能贏得消費者的歡心和喜愛。
(5)特色化。指要開發符合本民族、本地區、本企業特點的,或是帶有藝術性、工藝性、裝飾性的新產品。當今商品的競爭,在質量和價格上的差距日漸縮小。生產企業要想尋找突破口或許可以從特色、新穎而富有刺激性的外觀設計上著手。
不斷發展和推出新產品,是工商企業充滿活力的象征,但創新產品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在新產品的開發中,從日用品到家用電器,從汽車到工業產品,哪一項不經歷從失敗到成功的艱辛歷程?好馬也會失蹄,成敗皆在市場。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選擇其中“一化”或“幾化”為開發方向,制訂出有階段目標和長遠要求的新產品開發計劃,以指導新產品開發活動。
衡量一種新產品的成敗,主要是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包括商品的擴散速度、擴散范圍、生命周期等。因此必須結合這幾方面的情況研究消費者的心理行為。
當一種新產品投入市場后,逐步為消費者所探尋、認識,直至廣泛采用,這一過程就叫做新產品的擴散。按照消費者采取購買行動相對時間的先后以及各自的個性心理特征,可劃分為五類,現針對以下消費者提出相應的銷售策略。
(1)最先試用者。這類消費者亦稱逐新者,即當某種新商品剛在市場上出現不久便大膽嘗試,迅速采取購買行為,滿足某方面的需要。這類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活潑、開朗、勇于創新、不怕風險;追求時尚、愛好交際;對新事物敏感,市場信息靈通;自主性強,受社會和群體規范的約束小;經濟狀況較好。好勝、求新心理需要對其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此類人的意志行動比較堅決,購買目的確定后,能迅速選定方法,執行購買決定。企業應特別重視其導向和傳播作用。
(2)早期采用者。這類消費者是當某種商品剛剛被極少數人試用后便決定購買,求新、好勝、趨美的心理需要和購買動機強烈。其個性心理特征是追求時髦,渴望變化;市場信息來源較多,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冒險精神;社會交際廣泛,活動能力強,喜歡傳播消息。這類消費者中以年輕人居多,應作為企業新產品擴散的主力軍。
(3)中期采用者。這類消費者是當某種新商品的購買者日益增多,商品的優越性逐步顯露,并得到逐新者或早期采用者兩類消費者的肯定,便開始購買。其個性心理特征是審時、慎重,情緒反應不強烈,模仿性強;有選擇地參加社會活動,不固執己見,相信相關群體成員的意見,順應社會潮流。
(4)晚期采用者。這類消費者是在某種新商品已被大多數消費者采用的情況下,才開始購買。其個性心理特征是審慎、求實,感情不易沖動;社會交往比較少,不易受周圍環境感染;對新鮮事物抱有一定的懷疑,相信多數人的意見,遵從社會或群體規范,也有的消費者延遲購買是由于尚未產生對商品功能的需要,經濟收入不高、支付能力不足,市場信息閉塞,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識等原因造成的。
(5)落后者。這類消費者是最后采用(還有極少數永遠拒絕采用)某種新商品的人。其個性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易轉移,對事物認識比較固定化;極端重視傳統和經驗,不愿改變消費習慣;不相信大多數人的意見,信息比較閉塞。一般要到迫不得已的情況,才肯放棄固有的消費觀念、態度和習俗,最終逐漸接納新商品。此外,需要水平、動機強度、經濟收入、受教育程度、職業等也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還有些消費者由于年齡的原因,失去了對新事物的興趣,倍加留戀以往的消費,甚至向往從前想得到而沒有得到的東西。因此此類消費者并不是新產品擴散的主力軍。
[1] 金鑫,王一.基于現代女性視角的消費行為研究[J].北方經貿,2013.(02),40.
[2] 江林.消費者心理與行為[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50-151
張雯瑜(1990–)女,漢族,河南鄭州人,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