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昌
河北省文安縣教育局教研室
物理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王萬昌
河北省文安縣教育局教研室
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演、積極發言、激烈辯論、主動探索,讓課堂成為張揚個性,展示才智的場所。那么,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我在新課程課堂教學實施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自己應始終保持良好的“激情”。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上“激動”,為新問題的引入而激動,為學生富有創造性的回答而激動,為學生能提出不同的見解而激動,與學生共同體驗求知的愉悅和成功的快感,這樣,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起課堂的高潮。
再者,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課的導入是開啟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鑰匙,導入新課,我們通過設置懸念、幽默、競爭等,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進行“聲音的特征”教學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給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聲音,讓學生先進行一場辨音競賽,看誰辨認出的聲音最多。然后提出問題:我們是如何辨出這些聲音的?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漲,一下子就被吸引到課堂中去了。
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全面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有主動參與學習的心理安全感。
教師要賞識學生,不斷地喚醒、鼓舞、激勵學生。首先,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允許學生針對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另外,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在教學中,教師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能觀察的,盡量讓學生觀察;凡是學生能動手的,盡量讓學生動手;凡是學生能動腦解決的,盡量讓學生動腦;凡是學生能討論的,盡量讓學生討論;凡是學生能歸納小結的,教師要及時將收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反饋給學生,給每個學生創造展現自己的機會,使各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
要讓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落到實處,成為學生內在的自主行為,關鍵在于讓學生善于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索問題。為此在教學上,我們嘗試從三個層次來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學生所學的內容設置知識點,培養學生的提問習慣。例:給出水、酒精、煤油、水銀的熔點和沸點,讓學生提問與知識點相對應的物理問題。學生對此設問:能否用酒精溫度計測通常情況下沸水的溫度;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如何分離;北方嚴寒的冬天應選用何種溫度計;放在裝有水的大燒杯中的試管中裝上述何種液體不會沸騰,也有同學提出既然水是液體為何沒有水溫度計等。
其次,針對學生知識容易混淆的地方,設置問題陷阱,故意讓學生犯錯,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如:講到“測定液體密度”時,提出問題:“你認為如何安排實驗步驟較為合理?”問題提出后,許多學生習慣于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后再把液體倒入量筒和燒杯測出液體的體積和總質量。此時教師告訴學生這樣操作并不合理,學生認為很有把握的問題居然出現了錯誤,自然想探求為什么?如何改進?從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深入地思考問題。
再者,引導學生去觀察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收集相關社會熱點問題和科技信息,并能從中提出相關問題,主動探索問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以應用。例如:學習沸點的有關知識時,引導學生去觀察并思考:燒開的油中不小心滴入水會有什么現象?為什么?若在燒開的水中不小心滴入油又會怎樣?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碰到或親身體驗過的,通過這些問題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
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智力發展水平和學習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個性差異,在課堂的學習活動中若缺乏教師的調控和指導,那么學生的活動將失去方向和目標,造成課堂上各唱各的“曲”,各吹各的“調”的局面。這樣的學習活動不再是我們所提倡的“自主學習”,而變成了一盤散沙式的“自由學習”。那么,教師應如何給學生提供幫助與指導呢?
首先,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指明方向。一方面,教師應適時進行目標教學,讓學生明確學習什么內容?解決什么問題?掌握到什么程度?讓學生在知識探究的、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有方向和目標,這樣,學生在正確方向的引導下,就不會漫無目的。另一方面,我們為學生指明活動的方向,并不是讓學生在教師預定的“軌道”上去展開思維,探究知識,而是充分放手讓學生去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最終結果。
再者,當學生的學習活動出現困難或障礙時,能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保證學生探索道路的暢通。需要說明的是在掃除障礙時,并不能簡單地包辦代替,而應引導學生去尋找“障”在何處,給予學生必要的知識鋪墊和方法指導,讓學生自主去探索排“障”的具體措施。例如: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系”思維。尋找現學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尋求知識的突破點。若:“我們可以利用對水流的感性認識而對電流的形成進行類比教學”;“可以利用對速度概念的認識類比引入密度概念的知識”等。除了可以進行知識的類比教學,我們還可以進行方法的類比教學。若:控制變量法貫穿于整個初中物理教學的始終:“弦樂器音調的影響因素”;“壓強的影響因素”;“導體電阻的影響因素”等。通過一個知識的方法指導而獲得大片知識的探求方法。
讓課堂充滿生機,著眼于人文精神、人本關懷的培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的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