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銳 王曉嬌
鄢陵縣昊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淺談園林景觀水生植物的作用及配置應用
孟 銳 王曉嬌
鄢陵縣昊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水生植物泛指生長在水體環境中的植物。我國水系眾多,水生植物資源豐富,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余種。水生植物是營造園林水體景觀的一種重要植物材料。隨著人們對其景觀與生態功能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加深,水生植物在園林水體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為此,本文主要對園林景觀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及配置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水生植物;園林水景;配置應用
水生植物因其形態優美、色彩豐富、種類繁多,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水景布置中,它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凈化水源,是現代園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隨著園林建設科學性和文化內涵的提高,為適應建設園林城市、生態型園林城市的目標,城市景觀綠化受到政府及公眾的重視,水生植物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城市園林綠化日益發展,水生植物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水生植物的應用將不斷擴大到公園景觀、濕地保護、盆栽觀賞、河道美化、水體凈化、小區綠化等多方面。隨著近幾年來園林建設的發展,水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為此,通過對水生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作初步分析,以期為水生植物的選擇和園林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升,基于此,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全面建設綠色生態環境,必須根據園林建設本身的需求,必須嚴格遵循園林景觀水生植物配置設計的原則,加大景觀植物配置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為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提供可靠保障。
各種水生植物在水域中的合理布局,可以形成一幅波花相映、葉隨水移的優美而獨特的水生觀賞植物景觀,從而提升了園林的景觀功能,強化了園林的景觀效果,豐富了園林景觀的內涵,增強了園林景觀的魅力。水生植物不僅可以觀葉、賞花,還能欣賞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例如,荷葉青翠而潔凈,波狀葉緣更增添幾分瀟灑風姿,且荷葉的表面有一層蠟質,落在上面的水滴更有動感。
凈化水質。水生植物一方面有美化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還有凈化水質的功能。它們不僅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改善水體質量,而且能消除水體中許多污染元素,因此說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態恢復功能。
抑制浮游藻類。富營養化嚴重的水體中,藻類瘋長,水質惡化。栽種水生植物后,水生植物同浮游藻類競爭營養物質以及所需的光熱條件,同時分泌出抑藻物質,破壞藻類正常的生長代謝功能,使藻類死亡,并防止其帶來的毒素。這樣可以提高水體透明度,改善水質,促進沉水植物與共生菌的生長,從而達到進一步凈化水質的目的。
1、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則
(1)變化與統一。變化與統一是形式美的總法則,水生植物的配置也不例外,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的應用使景觀變得豐富,但與此同時要注意事物的統一性,在選擇植物時要使其形體、體量、色彩、線條、形式、風格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表現出事物的規律性。
(2)對稱與均衡。對稱與均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狀態,對稱使畫面顯得穩定、莊重,而均衡是一種有變化的對稱,是人們審美心理中的一種動態平衡。在水生植物的應用中以均衡居多,因為水本身就是流動的、自由的、活潑的,完全對稱的配置會使其顯得呆板。
(3)對比與調和。水生植物造景,按照調和的原理,應注重水生植物之間,水生植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協調,給人產生柔和舒適的美感。
(4)韻律與節奏。節奏是指事物有規律的重復,而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水生植物在造景時不能隨意的布置,要能夠表現韻律美,這樣所創造的景觀才會生動迷人[2]。
2、水生植物的配置形式
(1)水域寬闊處的水生植物配置應用。配置應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主要考慮遠觀。植物配置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主要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如黃菖蒲片植、荷花片植、睡蓮片植、干屈菜片植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
(2)水域面積較小處的水生植物配置應用。此配置主要考慮近觀,更注重植物單體的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運用手法細膩,注重水面的鏡面作用。配置時水面上的浮葉及漂浮植物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宜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更無倒影可言。對生長過于擁擠繁盛的浮葉、挺水植物,應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水緣植物應間斷種埴,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親水及隔岸觀景。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應用。河流兩岸帶狀的水生植物景觀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錯落,疏密有致,能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切忌所有植物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可用溪菘、黃菖蒲、菖蒲、再力花組團;黃菖蒲、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組團;慈菇、黃菖蒲、美人蕉組團;蘆竹、水蔥、黃菖蒲、花葉蘆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蓮、野菱組團;水蔥、黃菖蒲、海壽花、干屈菜組團;黃菖蒲、菖蒲、水燭、水蔥、睡蓮組團;水蔥、海壽花、睡蓮、再力花、野菱組團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應用。人工溪流的寬度、深淺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見底。硬質池底上常鋪設卵石或少量種植土,以供種植水生植物綠化水體,此類水體的寬窄、深淺是植物配置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應選擇株高較低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一般以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埴于水緣石旁,清新秀氣。對于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也越來越快,水生植物作為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營造園林水景時,水生植物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園林的水體景觀,還將景觀美學與生態系統保護巧妙地結合為一體。目前的水生植物造景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遵循一定的應用原則,才能營造功能與美觀相結合的現代園林水景。只有確保其植物配置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推動園林景觀建設的快速發展。
[1]李玉萍,孫麗娟,武文婷.水生植物資源及其在園林中的配置[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8,24(4):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