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雪
遼寧科技學院管理學院
加強文化挖掘,打造遼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地方特色
于 雪
遼寧科技學院管理學院
本文通過對遼寧省文化資源的分類、整合,深入分析了地域文化在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中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明確了遼寧地域文化的優勢所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圍繞遼寧地域文化推進其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的策略。
文化;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特色
產業集群發展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是旅游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拄。進入21世紀以來,遼寧省旅游業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實施大旅游發展戰略,經濟效益和經濟地位得以不斷提高,已成為遼寧省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在遼寧省旅游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雖然都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卻存在著不均衡現象,較為明顯的表現便是旅游購物發展較為滯后。遼寧需要用好地方文化這張牌,推動旅游商品產業集群跨越式發展。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因旅游消費需求而購買的并以物質形態存在的商品[1]。旅游商品作為旅游產業的四大支柱之一,是遼寧旅游經濟發展中最具有市場前景的利潤增長點,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旅游基本要素。因此旅游商品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遼寧旅游經濟的內涵式發展,推進遼寧省老工業基地的陣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產業集群是一種效率較高的企業合作制度,它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企業集中在同一產業或產業鏈,在相關機構的支持下互相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一種生產組織方式或企業制度[2]。
根據產業集群的定義以及旅游業的特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可以界定為旅游商品生產、銷售企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部門與機構(包括旅游商品研發機構、為旅游商品生產與流通提供輔助支持的企業與部門等)在一定地域范圍內聚集的現象。旅游商品產業集群是產業集群在旅游業的具體反映,也是旅游商品產業發展的高級形式。發展旅游商品產業集群是促進遼寧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遼寧地域文化是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一種文化類型,是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遼寧地區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這不僅是遼寧發展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的重要精神載體,也是最深厚的根基。
1、歷史文化資源
遼寧省歷史悠久,古文化源遠流長,主要包括:查海文化、紅山文化、其單位化、高句麗文化、滿清文化以及紅色文化。從考古發現來看,遼河流域自古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在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現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遺址,距今已有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在朝陽市喀左縣發現的鴿子洞遺址及出土的石器,屬于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距今有5萬年左右。約在7000年前,遼寧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顯示了遼寧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繁榮景象。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5500年,從出土的祭壇、積石冢、神廟和女神彩塑頭像、玉雕豬龍、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這里存在一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 文明社會,標志著遼寧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2、民族民間文化資源
在遼寧地域文化的構成要素中,民族因素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構成要素。在歷史上,遼寧就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地區,目前遼寧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共計643萬,其中,最主要的4個少數民族中,滿足和錫伯族的人口占全國第一位,蒙古族人口居全國第二位,朝鮮族人口居全國第三位。在遼寧的各少數民族中,以滿族文化對遼寧人的影響最大。遼寧不僅是滿足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全國滿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滿族的服飾、飲食習慣、生活習俗等至今都是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遼寧省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非物質遺產類型豐富,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曲藝、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民俗等。這些民族民間文化充分體現了遼寧地區社會歷史發展的特點,是區別于其他地方文化的重要標志。
3、工業文化資源
遼寧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在新中國 50 年的工業史上,曾經創造了 100 個“第一”。工業旅游資源豐富,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遼寧是工業門類齊全、體系完整、基礎雄厚的重工業基地。建國以來,遼寧省建立了以重、化工業為主體、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工業體系,形成了積淀深厚的鋼都、煤都、石油城、化纖城等現代工業文明。
4、自然地貌資源
首先,遼寧擁有豐富的天然景觀,獨特的旅游資源,東起有“雄偉幽奇秀”的鳳凰山,世界遺產高句麗和鴨綠江,擁有亞洲第一的本溪水洞;中部有一宮兩陵,道教圣地鞍山千朵蓮花山、本溪的九鼎鐵剎山;佛教圣地醫巫閭山、太子河和遼河,西有盤錦的丹頂鶴和紅海灘、中國最大的蘆葦蕩等,形成多姿多彩、豐富、優秀、珍貴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其次,遼寧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東北唯一的海洋省份,海洋文化資源特色鮮明。第三,地域特色文化資源豐富,岫巖玉、瑪瑙是我省岫巖和阜新的特色礦產資源。這兩種資源以其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
進入21世紀后,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在經濟文化充分交融的當今社會,文化資源對旅游業乃至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和支撐作用越來越顯而易見。
旅游商品是旅游地特色資源的名片,反映著當地特色,只有與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緊密相連的旅游商品才會具有吸引力并獲得長久發展。這就需要在開發遼寧旅游商品市場時,要充分體現遼寧各地方、各民族的地域特色,不論是制作原料的選擇還是制作工藝的運用都要有很強的地域特色,這是樹立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品牌形象的基礎。但目前遼寧省各地旅游景點和商店所銷售的旅游商品大同小異、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難以滿足購物市場的需求,這也成為制約遼寧省旅游購物消費市場的重要因素。
文化資源的開發是最高層次、最具開發價值的。遼寧作為文化大省,擁有歷史悠久的遠古文化、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唯我獨有的清前文化、象征現代文明的海洋文化、占比重較大的城市文化和大工業文化融會貫通,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遼寧特色文化資源。遼寧地域文化的多樣化特征,為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源供給和保障。如何把遼寧的文化資源科學合理的有效利用,對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旅游產業的發展都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是一個旅游地區的象征,其核心吸引力就在于地方特色,同時也是旅游商品的價值所在。遼寧地域文化文化的特色性和差異性是樹立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品牌形象的基礎。因此,在制定遼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發展策略是,一定要以地域文化的特征、內涵為重點,充分挖掘其特色內涵,才能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1、運用地方文化,共創遼寧旅游商品知名品牌。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者更加傾向于購買那些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創新性的旅游商品,文化特色越突出,競爭力就越強。遼寧自然景觀的獨特性以及地域文化的豐富性,是其發展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的巨大優勢。因此,旅游商品產業集群化的發展要在深入剖析地方文化的基礎上,相互融合,共同培育出具有鮮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商品。
2、加大對地域文化的保護,促進特色旅游商品體系形成。
遼寧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極為豐富和珍貴,然而隨著旅游業的開發,民族地區的商業化氣息越來越濃,因此,有必要加大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使其保持原汁原味。為了更好地發展遼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遼寧各地政府應當對當地的民族傳統文化及工藝進行全面考察,深入挖掘各地特色,統籌規劃,差異化發展,形成獨居特色的旅游商品體系。
3、加強技術的投入與創新,增強旅游商品產業集群的競爭活力。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新型旅游商品,加大科研技術的投入與創新是遼寧旅游商品產業集群持續發展并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障。目前遼寧旅游商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創新,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應加強旅游商品的技術創新和改進力度,增強旅游商品的技術含量,以培養旅游商品中的精品。其次,應積極舉辦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征集大賽,擴大征集范圍,如具有紀念意義遼寧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工藝美術品、由民間藝人開發的旅游商品、具有遼寧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旅游裝備品及其他相關產品。通過比賽,一方面可以評選出構思獨特、設計新穎的遼寧旅游商品,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挑選創意人才,為旅游商品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4、提升文化旅游商品市場營銷力度,擴大旅游商品的影響力。
首先,應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資源優勢,以政府權威性為基礎,選擇文化積淀深厚、質量上乘的旅游商品的作為公務禮品,增強其市場知名度。其次,可利用遼寧省內各種旅游文化節慶活動來進行旅游商品的展銷展銷,亦可通過舉辦旅游商品博覽會,或者積極參加全國性的旅游商品博覽會,向外界展示遼寧旅游商品,來提高旅游商品的知名度。最后,利用各種大眾傳播媒介如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圖書等,特別是互聯網平臺,擴大遼寧旅游商品信息發布的區域范圍,使其被廣大的潛在旅游者所熟知。
[1] 梁軍.旅游商品內涵屬性界定與外延特征解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13)
[2] 董志尚.中國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1)
[3] 遼寧旅游政網.http://www.lntour.gov.cn/ecdomain/framework/ LNLYZWW/index.jsp
[4] 苗學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義與旅游紀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學刊,2004,(1)
[5] 石美玉.從旅游購物視角看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J],旅游學刊,2011,(5)
于雪,(1983—),遼寧沈陽人,講師, 遼寧科技學院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