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難尋
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利弊影響與對策
劉難尋
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越發密切,對外貿易成為一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本文基于人民幣國際化理論,對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有禮和不利影響進行探討,最后給出相關建議。
人民幣國際化;進出口貿易;影響與對策
近幾年來,國際貿易、金融及勞務更深的融合,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改革、重新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提議越來越多。同時,我國國內改革開放正在深化、逐步步入市場經濟目標體制,綜合國力逐漸提高,對外貿易量持續增加,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是勢不可擋。但是人民幣國際化呼聲高漲的同時,對其的爭議也沒有平息過。作為一種新的嘗試,人民幣國際化是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的重要部分,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弊端,但它由此帶來的機遇及利益是值得追求的。
人民幣國際化指的是,人民幣可以跨國境的在境外流通,被大規模的用于國際貿易結算、計價及支付活動,可以使用于信貸及金融產品的交易和計價;被別的國家當局當做外匯儲備;被別的國家居民用于儲蓄資產和投資。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的經濟綜合實力也在持續提升,人民幣的國際信用逐漸增加,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也越來越成熟。
2.1 有利影響
2.1.1 擴大貿易規模
第一,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對國家之間的貿易有加強作用,通過輸出商品、資本、技術及服務,可讓貿易國在它們的對外貿易中依賴人民幣的程度提高。第二,能夠規避匯率風險。美元歐元的貶值和人民幣的升值將導致我國很多出口企業形成巨大量的損失。但是當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成立后,我國和周邊國家(地區)進行貿易時可以不再使用其它國家的貨幣,這樣可以有效規的避匯率風險。第三,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也有幫助,進一步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1.2 促進貿易結構升級
由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提速,人民幣升值可以對出口企業追求高附加值和技術進步產生激勵作用,通過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的開發拓展國際市場。同時,也可增加我國使用人民幣計價的制造業產品出口額,可以對整個制造業產品的出口起帶動作用,對我國由資源型產品出口國向高附加值制造業產品出口國的轉變起加速作用,持續升級貿易結構。
2.1.3 減少貿易摩擦
最近幾年,我國出口產品遭遇的反傾銷、保障措施調查、反補貼等的貿易壁壘等有增多的趨勢。人民幣國際化會讓人民幣升值,可以提升出口商品的價格,所以進口國的需求會降低,對進口國國內市場的競爭有緩解作用,對減少貿易摩擦、反傾銷訴訟、貿易保護等貿易糾紛有幫助。
2.2 不利影響
2.2.1 出口增速減慢
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升值,我國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相對價格增加,導致出口產品沒有以前的價格優勢。另外因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低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逐漸減少甚至有取消的可能。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成本持續上升,出口企業原有的利潤空間逐漸被壓縮,利潤愈加減少,對出口規模的限制較大,出口增速放緩。
2.2.2 可能產生貿易逆差
人民幣的升值,造成進口國進口同樣的商品需要花費更多的外幣,因此導致進口國選擇別的國家的商品,我國商品的出口額肯定會減少。另外,人民幣升值以后,中國對外國產品的進口量將要提升。若進口產品和出口商品的數量差距過大,會造成我國貿易逆差。若人民幣長時間的升值狀態,我國因此可能會有長期貿易逆差的風險,也會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
3.1 實現人民幣周邊化
現在的形勢給人民幣完全進行周邊化提供了良好時機。一,我國和周邊國家(地區)的貿易有逆差,給人民幣作為計價工具打下了條件;二,我國周邊一些國家已經開始使用部分人民幣當做儲備貨幣,在這些國內基本能夠自由兌換人民幣;三,我國現在持有很多美元外匯儲備,能夠對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構建加快步伐。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現今因國際貿易造成的人民幣流通量占進出口貿易總額和境內貨幣供應量的比例還是不高,另外基本沒有非周邊的別的亞洲經濟體使用人民幣結算。
3.2 提高貿易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力
為了增強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需要加強,使我國出口產品的規模擴大,貿易風險得以分散,打破傳統市場的限制,另外減少貿易摩擦事件。我國在持續堅實發達國家市場的先決下,通過落實貿易區域多元化方針,積極拓展全球新興市場,讓人民幣的使用范圍及規模進一步擴大。在人民幣國際化進行時,我國要積極加強和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讓對外經濟貿易范圍擴大,擴大采用人民幣做計價及貿易結算的地域。這樣一方面可以掌握我國和周邊國家經濟關系的主動權,一方面也可降低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匯率風險。
3.3 逐步開放資本賬戶
人民幣若要完全實現國際化,就需要以周邊化為基礎,使得人民幣在資本賬戶下的能夠完全兌換。雖然現在落實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條件還不成熟,然而由長遠來講,慢慢放松資本管制,穩妥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過程,這對推動國內金融市場穩健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改革不斷升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激發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人民幣國際使用范圍和規模將繼續穩步發展。特別是近年,人民幣使用超越日元和英鎊成為籃內第三大貨幣,IMF正式將人民幣納入SDR,此舉為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影響著中國進出口貿易,決定這未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狀況。
[1]高海紅,余永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定義與條件[J].國際經濟評論,2010.
[2]劉軼,高勁.基于貿易互換協議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J].對外經貿,2014.
[3]王崢.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消費導刊,2016.
劉難尋;男;漢;重慶;碩士研究生在讀,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國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