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陽
濟南市政公用資產管理運營有限公司
淺析企業行政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創新策略
秦 陽
濟南市政公用資產管理運營有限公司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并趨向完善,客觀上要求現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之相適應,企業行政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關系著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應該做好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行政管理的職能,接著論述了企業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幾點解決措施。
行業管理;職能;問題;建議
1.1 提高企業效益的實效性。
企業通過行政管理,在有效地行政管理規章的指導下,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充分實現。企業行政管理是充分的利用企業本身所具備的有效資源,再通過管理人員合理充分的調配,最終的目的是發揮其最大的效益。通過企業的行政管理,也助于企業形成一種企業文化,這樣可以有效地把大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放在工作上面,為企業的發展和運營提供全面的保障,從而推動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實現。
1.2 規范企業管理的層次性。
通常,企業管理機構的組成結構分為管理決策層和執行層兩大塊。管理決策層主要是負責對于企業發展的宏觀層面進行把握,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做出決策,然后由企業的執行部門開始實施。而位于企業的管理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就是企業的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說它是一個承上啟下,起到銜接作用的部門。在行使職責的過程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是把決策層的指令傳達給執行部門,并對執行部門的工作狀況進行監督,然后把匯總到的實際情況反饋給決策層。
1.3 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時效性。
企業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夠協調上下層的關系,在工作中起到銜接企業管理和執行部門的關系,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益。它不僅使得企業領導層能夠及時得到基層的工作狀況的時是反饋,而且能夠使管理層準確掌握企業的原材料供應、項目建設以及市場營銷等相關情況,這樣,管理層可以通過及時準確的數據,適時調整企業的發展和營銷戰略。在企業運作的過程中,對于信息及時有效的取得關乎企業能否取得最大效益。
2.1 管理職能
根據企業經營的需要,在處理好企業日常事務,確保企業各項日常性事務正常順利運行的同時,還要各極主動圍繞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策略、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建設開展一系列研究活動,然后通過分析總結,為促進企業的發展,向企業決策層獻計獻策。同時逐級建立自上而下的責權關系,以充分保證行政管理渠道的暢通無阻,保障企業行政管理工作效果。
2.2 服務職能
企業行政管理在企業經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不僅要顯確保企業各個部門的運轉提供后勤服務,還要服務于企業內各相關機構,協調好各相關部門間的關系,從而發揮企業的運轉最大化,企業行政效率的提高最大化。
2.3 協調職能
企業作為一個經營主體,內在關系錯綜復雜,方方面面也需要協調流通,才能保持正常運轉民,保障企業整體工作一致性,做為主導作用的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針對企業現狀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協調好企業內員工之間的關系,完善相互間職、責、權方面的結構體系,處理好員工間的沖突,從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2.4 控制職能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職能是對保障企業運轉的各相關措施進行監測、控制與調整,及時完善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監督系統和制定獎懲措施,并確保切實執行,從而通過運用控制手段促進企業管理,增強企業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雖然當前企業行政管理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接下來就企業行政管理面臨的問題問題作出以下的分析。
3.1 意識上的缺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越來越離不開企業行政管理。不過從企業管理的實際來看,企業行政管理意識缺乏是當前我國的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表現:(1)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缺乏行政管理意識,其在指定企業規劃時忽視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忽視了相應規章制度的制定環節;(2)企業內部從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行政管理意識,具體表現為從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具體實際相脫離,由于不熟悉和缺乏必要的了解,導致行政管理工作與企業的發展戰略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背離,也直接影響了行政管理措施實施的有效性;(3)企業內部行政管理機構建立不夠健全,其主要表現為行政管理機構未能起到樞紐作用,導致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不夠順暢,在企業內部相關部門之間有工作關聯的工作開展起來存在障礙。
3.2 企業行政管理效率不高
效率是企業健康運行的重要指標,當前企業行政管理效率不高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企業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結構臃腫,行政管理人員的職責不能得到有效劃分,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2)行政權力不能得到有效監督,權力過分集中,官僚主義比較嚴重,嚴重阻礙了企業科學化、民主化的進程;(3)企業行政管理機構運轉不靈活,部門和環節過多,造成處理問題上的扯皮現象直接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
3.3 企業行政管理體制不是很健全
主要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1)企業自身的管理不到位,行政管理體系不夠嚴密。有相當多的企業沒有建立和思考適合企業自身實際的行政管理體系,導致創新的匱乏,企業的長遠發展成為了空話;(2)從國內的形勢來看,企業行政管理模式嚴重滯后是普遍問題。在當前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企業行政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原先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行政管理模式,企業發展趨緩。
3.4 企業行政人員的素質不高。
企業行政部門是一種服務性的部門,需要工作人員具有比較高的文化水平、較強的服務意識。但是由于企業管理者不能正確的認識到行政管理部門的涵義,沒有重視對行政人員的督查工作,導致行政管理部門的人員無責任感、無積極性、作風疲塌,直接影響到了企業行政效率的提高。
4.1 創新企業行政管理意識
(1)加強企業負責人對行政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企業行政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環節,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負責人應該從企業發展的實際出發,在企業策略環節的制定中充分考慮企業行政管理,保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2)強化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的意識。在企業行政管理中,加強工作人員的行政管理意識,為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重要基礎;(3)提高企業行政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提高企業行政管理改革的一個重要手段。每一個行政工作人員都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
4.2 建立健全企業行政管理體制和體系
好的管理體制和體系是管理高效的重要保證,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1)健全領導體制,領導層是管理的核心,領導體制直接關系到管理的效果,科學的領導體制主要涉及到如下三個方面的內容: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主體,設置必要的咨詢機構作為補充以及專門負責監督管理的行政監督部門。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將這三個方面不斷夯實融合方能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2)完善管理機制和保障體系。在領導體制建立健全的基礎上,應充分了解企業現有的可調用的人力、物力等各項資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完善保障體系使之與企業的管理體制相匹配,從而實現企業行政管理效率的穩步提升;(3)優化企業行政管理模式。隨著經濟全球化、科學化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企業的行政管理理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跟著時代的節奏不斷地優化行政管理模式,目前形式下,應堅持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的原則,將企業行政管理職能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不斷地優化企業行政管理模式,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均能夠被落到實處。
4.3 創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要改革現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首先要改革的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這也是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根本之所在。明確制定各類人才使用標準,強化對企業核心職員的選拔和培養,加強后備人才的儲蓄,建立人才的激勵機制,把重視人才和尊重人才重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想辦法防止優秀人才流失;對企業的關鍵人才要給予充分的、全面的激勵。保證有足夠的能力把企業所需的各方面高素質人才吸引到企業里來并留住,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后備力量支持。
4.4 積極優化企業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當前經濟的發展和企業之間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行政管理手段現代化為企業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不斷提高企業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提高企業行政管理的效率,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首先,大力引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對于常規性、連續性工作,應借助于電子計算機,無線電傳真設備、復印機、錄像機等現代技術手段;其次,在企業行政管理過程中,應因事設職,因事設人。長期以來,企業行政機構中各個職位缺少一整套科學的職位標準和職位規范,使不少人占著種種職位,不負責任,建立了職責準則也不過是一種擺設,可以應付上級的領導檢查;再次,要加強對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培訓,使其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從而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轉。
企業行政管理改革要立足國情,立足企業,既不能盲目吸取別國經驗,又不能太主觀化和隨意化,我們要在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的框架內,積極探索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改革方式,從有利于保持體現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有利于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實力出發。用創新的理念去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讓行政管理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1] 李賀.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現存問題及改革思路[J].現代經濟信息,2015(08):83.
[2] 柏海珍.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現存問題及改革思路[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