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祿
云南大學
淺析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宋玉祿
云南大學
經濟越發達,會計越重要。會計自產生以來就被披露問題困擾著,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也自然對經濟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現實世界里,信息披露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則成為市場環境和市場成熟度的重要表征。因此,信息披露不僅對企業和投資者等市場參與主體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而且已經成為監管部門實施監督的重要依據。本文從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管制制度的基本概念入手,系統分析了管制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生原因,并進一步提出了相關問題的完善措施,以期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管制制度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會計信息披露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招股說明書(或債券募集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定期報告、臨時報告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諸多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在分析會計信息披露以前,首先應明確會計目標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前者是會計信息披露的出發點,后者決定了所披露會計信息的質和量以及披露的形式。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則:(一)可靠原則;可靠原則是指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必須具有真實性和可核性。真實性要求會計信息的內容必須符合上市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其中不得有任何虛假成分。可核性則強調會計信息的內容必須經得起有關專業人員的檢驗和評價。(二)充分原則;充分原則是指上市公司必須將能夠影響證券市場價格的重大會計信息都予以披露,不能有遺漏。(三)準確原則;準確原則是指上市公司披露會計信息時必須確切表明其含義,其內容與表達方式不得使人誤解。一個虛假的會計信息固然是不準確的信息,但不準確的會計信息未必是虛假的信息。四)及時原則;及時原則是指上市公司必須遵守法律對會計信息披露的時間性要求,確保己披露的會計信息內容的現時性。
我國證券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期,大多數上市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時間并不長,它們對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還不是很熟悉,對于持續向證券市場披露信息的法定要求還不是很適應,因此,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并予以解決。
1、關聯方交易的虛假信息披露
由于關聯交易發生,可以給企業會計報表帶來很大的利潤。上市公司與關聯方合資合作有利于所投項目的及時實施、保證短期內資金缺口的彌補、集團利益最大化及減少與非關聯方合作時的磨合期。一些上市公司通過關聯方之間虛假的交易可以達到粉飾會計報表,欺騙報表使用者的目的。
2、資產重組的虛假信息披露
由于我國對公司價值評估缺乏相應的理論體系及操作規范,公司并購的法律和財務處理的不完善,使得股份公司以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為依托進行一系列的資產重組,實現轉移資金與利潤或者二級市場炒作獲利等。資產重組的方式可謂多種多樣,既包括資產轉讓、置換和股權收購轉讓,還有極具中國特色的母子公司間資產無償劃撥等形式,使資產重組成為眾多上市公司扭虧增盈的重要手段。
3、收入信息的虛假信息披露
收入是導致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或兩者兼而有之的一種經濟事項,它是形成企業利潤的來源。利用營業收入的虛假信息披露,把企業扭虧為盈。
新會計準則在提高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只有認真實施新會計準則,構建完善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才能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要求,切實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促進我國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實現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規范化的目的。
1、確保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合理使用,使會計信息有利于投資者決策
新會計準則中涉及公允價值計量的主要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金融工具、股份支付、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生物資產、特定情況下的收入確認、資產減值、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租賃等領域。
2、完善相關法規建設
近年來,我國制定了不少財務會計法規,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還很不完善和健全,有些條文流于形式,不切合實際,操作性較差。因此,首先應當依照新會計準則中對上市公司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變動,修改中國證監會發布的相關法規,使得上市公司盡可能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披露會計信息。
3、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信息披露監管體系
從組織體系上確保有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嚴格執行,建立一套包括國家證券監管部門、中介機構和投資者利益保護組織在內的證券監管組織框架體系。
4、充分發揮公眾、媒體的監督作用
應當從外界控制的角度,通過法律手段,明確規定社會公眾的權益,使之成為監管體制內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加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話語權,賦予其充分的權利,喚起社會公眾的維權意識,使其敢于、勇于、善于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調查、揭露、控訴。落實民事賠償制度,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5、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計信息披露與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有著密切聯系。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直接影響公司治理的效果,而要想規范會計信息披露,可以構造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建會計監督體系,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做好公司的治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需要政府、投資者、經營者和監管者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改革逐步深化的過程中完成。
6、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
我國目前會計信息披露的不良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部會計控制弱化,存在制度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夠、監管不力、管理當局認識不足、缺乏良好的控制環境等諸多問題。只有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才能從根本上規范會計核算行為,加大對會計信息生產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力度,以便能及時發現并有效糾正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確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和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
[1]牛惠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存問題及對策,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
[2]彭韶兵,財務理論研究教程,西南財經大學
[3]羅愛群,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機制研究,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周鶴嶺,國外大公司的董事會、財務監控與薪酬激勵,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5]王軍,認真學習貫徹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持續發展,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