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孟 衡平平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
企業中層管理者勝任力研究綜述
高慧孟 衡平平
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
本文首先對以往與勝任力相關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勝任力建模方法的工具及其主要的兩個影響因素,支持了文化和戰略可以透過勝任力產生出績效的關聯,確立了其中各因素的相互影響。最后對該研究提出了建議并進行了研究展望。
勝任力 中層 管理者
McClelland提出勝任力才是一種較好的方法預測工作成功。他開發了“勝任力模型”,并定義為“描述執行任務所需的主要能力的決策工具”,這些工具被定義為知識、技能、態度和智力策略。
Spencer從勝任力模型的內涵中,借由勝任力冰山模型,將職能區分為以下五種項目與特性:
(1)動機:是指一個人對于某件事的渴望,以及他自身的信念或自我期許,動機會驅使自己去作相關的選擇,并會有付諸行動的念頭。例如當某人開始對于某件事情產生動機,就會持續關注某件事情,并設立目標。具成就動機的人們會為自己設立具挑戰性的目標,并持之以恒的行動與自我挑戰來達成目標,同時也會透過經驗法則去不斷改善修正。
(2)特質:身體的特性以及擁有對情境或信息的持續反應,也就是一個人生理特質以及對情境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例如壓力很大時有些人可以平靜的反應與處理、而不會情緒失控。主動積極的人能夠主動求取表現機會,所以他們在工作中能表現良好。
(3)自我概念:關于一個人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對于自我的印象。例如:自信心,當一個人自信在任何狀況下都可以如期完成任務,這可以說是自己對于自我概念的設定。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對現象的回應或反應式的動機,可以預測個人在一段期間內由別人操控所呈現的意向。
(4)知識:指某人在特定領域中所擁有的專業知識或信息,而這些專業知識是使一個人知道或記得某些事,而非能做得到某件事。例如:咨詢顧問在管理學上的專業知識,以及醫生對于醫學方面的專業知識。
(5)技巧:是指某人執行有形或無形任務的能力,心理或認知技巧的才能包括分析性思考與概念性思念,分析性思考是屬于邏輯性或程序性的線性思考。例如:一個外科醫師能夠以熟練的技巧,能在有效時間為病人開刀,成功的完成手術。
McLagan回顧了勝任力模型文獻,定義了六種主要勝任力:任務勝任力,結果勝任力,產出勝任力,知識,技能和態度勝任力和高績效區別工具。并且她界定了態度作為勝任力的內容。Bowden和Marton認為勝任力具有二元性:第一勝任力是可以觀察的工作行為的集合;其次,勝任力突出了用專家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Horton表示勝任力是應用知識、理解實踐推理與思考技能來達到工作標準的績效的能力。他聚焦在員工在工作上的輸入、能力、傾向和智商,側重于內隱。Guimaraes把核心勝任力定義為技能、知識、認知策略、元認知、信仰、價值和態度。核心勝任力是技能、知識、技術和物理、管理的集合和生成組織競爭優勢的價值系統。核心勝任力的特征是必須從組織獲取,因為他們不能簡單地從市場鑒定或者獲取。ThomPson把勝任力定義為個人或者組織為了追求高質量績效的技能和知識的組合。時勘提出了關鍵職位管理人員的勝任特征,包括兩個部分:個人特征,是指動機、主動性和概念思維;工作組織,影響他人、形成團隊意識和群體領導。王重鳴認為,勝任力是與工作情景相聯系的各項素質的有機組合,是人們適應工作或管理環境,產生具體績效和成就的個體特征(知識、技能和態度等)。他對管理勝任力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建立了適合中國企業特點的勝任力模型和測評方法,并研究了勝任力和績效的關系。
總之,綜合以往研究來看,勝任力是直接與個體的工作績效表現緊密聯系的,因而是預測個體的工作績效更為有效的指標體系。它有三個重要的特征:①與績效有關,勝任力的定義即為能夠區分高績效和一般績效的能力,因此績效導向為勝任力的首要特征;②與工作情景有關,具有動態性;③勝任力是對工作、任務或者職務的要求,強調其匹配性。
建立勝任力模型,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理論和實踐研究的邏輯起點,是一系列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技術的重要基礎。目前對于勝任力建模的另外一種流行的分類如下:關鍵事件法;調查法;卡片分類生成法;工作任務分析法。
(1)目前最流行的基于訪談的勝任力開發方法是事件訪談法和基于關鍵事件的訪談。McClelland提出了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技術來進行勝任力的評估和建模。凌文銼等運用了勝任特征方法,通過行為事件訪談法得到管理職位的勝任特征,并以此為基礎編制了結構化面試題。
(2)調查法:調查法是從專家或者工作職責里收集數據來鑒定勝任力或者對勝任力排序。勝任力建模最主要使用下列調查方法:個人訪談調查;電話訪談調查;自我管理數據收集方法。
(3)卡片分類法:卡片分類法要求觀察者和參與者根據說明對勝任力進行分類。而勝任力一般被印在卡片上,所以叫做卡片分類法。這種方法和計算機方法比較類似,主要的區別是分類的過程在公司內部進行而不是被外包。
(4)工作任務分析法:工作任務分析法需要員工或者觀察者把在一個時間段內所有與工作和職責有關的細節列出來。也可以通過觀察把工人的行為收集起來"工作人物分析法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勝任力建模方法,因為它的對象是工作而不是個人。
本研究主要是以管理學的角度處理管理勝任力及其工具在企業中的應用,并討論與績效的關聯與在何種環境下應加強何種管理勝任力的議題。后續的研究可以基于管理學和心理學結合的基礎之上進行研究,研究更多的中層管理者在某些不同的行業中應具有的勝任力以及普遍應具有的勝任力,并更多的探明中層管理者勝任力與績效以及對企業的發展中具有的關聯因素。本研究并沒有通過訪談研究來進行關鍵事件分析來獲取中國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勝任力模型,而是通過借用以往國內的現成模型,直接借用現成模型雖然比較方便,但是不夠嚴格。
高慧孟(1992-),男,碩士研究生在讀,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
衡平平(1991-),女,碩士研究生在讀,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
[1] 周蕓,張明親.基于勝任力的企業人力資源經理模糊綜合評價與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 8):49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