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欣 秦 琳 張 峰 羅 夏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基于風險管理框架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
陳欣欣 秦 琳 張 峰 羅 夏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從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入手,分析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防范經營風險的有效途徑,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失效是導致經營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從中剖析并提出加強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的基本策略。
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企業
1、風險管理的概念
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受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的影響。這個過程從企業戰略制定一直貫穿到企業的各項活動中,用于識別那些可能影響企業的潛在事件和管理風險,使之在企業的風險偏好之內,從而合理確保企業取得既定的目標。從某種角度來說,風險管理是企業通過對潛在意外或損失的識別、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處理風險,以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2、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企業內部控制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范風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控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觀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
3、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控制關注的是經營中的風險,內部控制評估管理活動中突出的是風險點,負責重要的風險控制活動,在風險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沒有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無從談起。內部控制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證而不是絕對的保證。內部控制框架的新發展是建立企業風險管理框架。
加強內部控制,從而防范經營風險,其重點就應是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建立健全。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加強:
1、按照相互制約原理,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內部控制體系是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充分必要條件。建立相關的內控制度和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運行體系,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保障。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從事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處理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對一般業務或直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經過復核,重要業務最好實行會簽制,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后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事后監督可以在會計部門內設立一個相應職務的專業崗位,配備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擔任此職,并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管理,將監督的過程和結果定期直接反饋給財務部門的負責人。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并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憑證、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起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以上三個層次構筑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于及時發現問題,防范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內控體系無論是單獨設置還是在會計制度中體現,設計時均應充分考慮體系的嚴密性、有效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并充分發揮它們之間的能動作用。
2、強化相關人員思想認識,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一切好的內控制度和方法最終還是要由人去執行,否則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對會計作業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控制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就目前情況及案例看,出現問題的關鍵不是沒有制度而是制度不落實。因此,一要及時掌握企業內部會計人員思想行為狀況。定期對重點崗位人員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分析,著重了解他們近期出現的反常情況,掌握可能使有關人員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二要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增強會計人員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潔自律。雙管齊下,使內部控制工作得以有效施行。
3、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制度,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果
任何機制有效運作都需要有相應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內控機制也不例外,相關的評價制度是促進其運行有效的必要條件。內部控制評價是對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的檢測。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應該執行哪些評價程序,遵循什么樣的評價標準,用什么樣的評價形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只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符合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加以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在實踐中才能有現實的可運行性和有效性。
4、強化內控制度的檢查考核,推行有效的激勵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并使之不斷地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執行中有何成績,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完全執行,估計可能產生或已造成什么后果,這些都是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那些違反規定、鉆制度空子的人員予以相應的懲罰,而對那些認真履行職責、與違規行為做斗爭的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做到獎罰分明,并與職務升降掛鉤,形成長效機制。只有做到壓力與動力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企業風險管理包含內部控制,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相互關系,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不可分離的內在聯系。因此,加強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李莉.論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J].企業經濟,2012,03.
[2]張迪.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長安大學,2010.
[3]仇穎.基于戰略控制的內部控制模式[J].經濟導刊,2008,05.
[4]王永生.加強內部控制,搞好企業管理[J].科技與企業,2007,05.
張峰(1990---),男,漢族,山西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4級會計學研究生
陳欣欣(1992—),女,漢族,安徽安慶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會計學研究生
秦琳(1990—),女,漢族,山東濟寧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會計碩士研究生
羅夏(1990—),女,漢族,重慶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4級會計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