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澤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許昌三國歷史文化開發新探討
張潤澤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有著“中國三國文化之鄉”稱號的許昌地處中原,是三國勝地,漢魏故都,歷史文化積淀厚重。隨著許昌城市的快速發展和旅游業的盛行,急需一個平臺展示三國歷史文化,構建一個關于三國文化和衍生品的體驗館是正確對待三國歷史與三國文化衍生品的重要途徑。本文根據實地調研結果,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基礎上對三國文化資源開發提出了改進的政策與建議。
供給側改革、文化產業、文化體驗模式
眾所周知,文化產業的塑造對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不僅是人民健康快樂生活的精神源泉,也是一個民族建構價值認同和不斷前進的血脈與靈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是促進民族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因此,文化不僅具有意識形態屬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在某種程度上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屬性。所以,分析文化產業的演變對經濟的影響是經濟學的應有之義。
(一)中低端文化產品過剩
同類同質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超出人民的需求,而這些文化產品一般都是打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幌子,以滿足人民需求為口號,通過新老媒介,進行大力傳播,一方面,污染了文化環境,傳導了不正確的價值觀,起不到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文化輿論引導作用。另一方面,使的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受到不良影響,使人們逐漸習慣于這種文化消費模式,對正確的有益的文化宣傳產生抵觸,而這又會反向刺激文化產品生產商,繼續生產中低端的文化產品來迎合這部分人民的需求,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以許昌市原有的三國文化開發項目為例,各個文化遺址功能趨同,人文含義重疊,沒有形成完整的文化開發建設的總體規劃,大多是散兵游勇的單打獨斗,又因為有效需求是一定的,隨著同類型景區供給的不斷增加,各個以三國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區可能陷入盲目的價格戰之中,之后又會產生虛假宣傳,導游宰客等惡劣現象,影響城市整體旅游形象,拉低了文化產業效益,反而起不到以旅游開發拉動經濟的目標。
(二)文化供給存在結構性矛盾
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社會主義優秀文化反而沒有能夠滿足人民需求,存在著巨大的缺口,構成結構性矛盾。這些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快速推進,我國文化生態呈現出良莠不齊的局面。巨額資本的引入和大量人才的培養為文化市場的擴張提供了產能基礎,我國的文化產品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而由于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的消費需要一定的認知門檻,這一方面的生產態勢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而迎合了人性中的普通趣味的作品因受到普通群眾的歡迎而大肆擴張,大有淹沒其他文化之勢。以許昌市原有的三國文化開發項目為例,真正挖掘三國元文化歷史內涵的旅游景區并沒有得到特別大的發展,大多數景區仍然停留在利用歷史演義為基準的階段,這些景區雖然在普及層面上起到了宣傳三國故事的作用,但是并沒有深入探討三國歷史與許昌這座城市的文明嬗變和歷史積淀。從而起不到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的社會作用。
(三)文化創新驅動不足,對傳統模式依賴嚴重
一方面,傳統的游覽參觀的旅游模式現在已經不能適應年青一代游客的需要,年輕人偏好于體驗共享式的旅游娛樂休閑,而傳統的景區或投資較小的景區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開發大規模的休閑娛樂項目。景區設施陳舊,旅游服務體驗差,也是原有景區的硬傷。另一方面,從景區的自身角度來看,落后的管理體制和分配體制,制約了景區提供高質量的旅游服務。資本,技術,人力,知識等生產要素投入量的程度,仍然是景區發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公司化股份制改革,是解決問題的必由之路。以許昌市原有的三國文化開發項目為例,原有三國歷史文化景區也沒有處理好與歷史各個時期和各個地區國家層積的三國衍生文化的關系,沒有能夠形成完整的集三國歷史文化梳理探索研究和三國精神內涵挖掘擴展弘揚為一體的宏觀發展框架和景區建設規劃,未能有效利用在東亞文化圈內頗具影響力的三國文化基礎,開發國際化視野,吸引整個東亞甚至全世界三國歷史文化研究者和三國文化愛好者的目光,仍以傳統的參觀旅游觀光的形式出現,逐漸落后于當今文化旅游開發的潮流,不能吸引年青一代游客游覽。景區的硬件軟件設施,管理水平,服務質量,技術迭代速率都不能跟上國內外先進探索行列的潮流,所以,景區面臨嚴重的發展模式的選擇問題。
1.減少低端的同質化產品的,著力突出不同景區的特色
突出不同景區的特別之處,去除同質化景區的內容,在許昌市內可以根據不同的歷史敘述,設計不同的游覽參觀的路線,分別以曹操,關羽,漢獻帝等重要歷史人物的人生經歷為主線,打造這些人物的精品旅游路線,讓觀眾在短時間內體驗歷史人物的悲喜人生,創作出真正有影響力的有號召性的文化消費品,讓眾多游客都對許昌市三國文化的開發懷有支持與希望。
2.著重打造高端的三國文化體驗區,引領三國文化消費新潮流,創造三國文化旅游休閑新需求
整個三國文化體驗區與許昌市的眾多三國文化遺址結合成三國文化區,許昌三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分為以點帶面,以著名遺址為支撐,以散小遺址為支脈,以體驗館為核心,構成有機聯動,互為依托文化旅游體系的策略。
3.以創新作為先導,大力推動文化體驗中心和景區在體制機制,內容形式,呈現方式,技術更新等各個方面進行升級改造。
管理與運營體制創新:管理團隊應進行充分的公司化股份制改革,允許員工個人持股,合理安排籌股配資結構,限制大股東權力,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勵結構,同時允許引入政府角色進行監督和公共角色的承擔,進行歷史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建立科學的用人制度,積極吸引優秀人才開展相關業務。
[1]潘利.三國文化旅游研究述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
[2]潘利.芻議許昌“三國曹魏旅游”與“文化型導游”[J].焦作大學學報.2011(02)
[3]高洪濤.許昌三國文化旅游線路的整合開發[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張潤澤(1995—)男,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公共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