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陽
?
五大發展理念、中國道路和中國夢想
羅春陽
為實現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道路系列論述研究”中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結合中國道路,助力實現中國夢。本文首先探究了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內涵和基本要求,其次闡述每個發展理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的現實體現,然后探討如何以五大發展理念助力實現中國夢,最后簡述了五大發展理念、中國道路和中國夢想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
五大發展理念;中國道路;中國夢想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如何處理好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重大關系,解決發展難題,以及應對國際形勢的嚴峻挑戰,這就需要提出和確立一個針對性極強的發展理念。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保?]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小康、和諧、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和價值追求,凸顯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
1.創新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體制轉型的重要階段,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必定會浮現出新變化、新常態,在秉承優良傳統和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發展是我國要走的長遠之路。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科技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創新能力、自主技術和科技成果較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胺叛凼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大數據、云計算、工業革命4.0、互聯網+以及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的再工業化,每一步都在倒逼我國加快創新?!保?]因此,“十三五”時期必然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
2.協調、綠色和開放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在“全面”,也難在“全面”,要全面,就必須協調。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一是表現為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二是表現為城市和鄉鎮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三是表現為財富占有的不平衡、不協調;四是表現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平衡、不協調。因此,我國經濟社會要想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全方位落實協調發展理念,杜絕以舍棄某一方面來追求總體經濟的發展。
“任何生產形式的社會,都需要一定的生產資料作支撐。生產要素中自然資源的損耗,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保?]然而犧牲自然環境,追求經濟快速發展是不可取的,習近平指出:經濟和環境不可偏廢。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可以解決我國社會生產、環境保護、經濟增長與資源節約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難題。實現綠色發展就是要按照、順應、保護自然和與自然和平相處的理念,全面執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大政方針,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改革開放是我國與時俱進的強國之路,是我國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吸引外資國家等。中國要在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堅持開放發展理念。中國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中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逐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國要想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勢必要做到更高層次的開放,積極與國際合作共同治理全球經濟、解決各種全球性難題、實現互利共贏的長遠發展。
3.共享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要重視發展依靠于人民、發展服務于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妥善運用共享發展理念,促進全民團結,提升發展動力,讓全體人民在整體發展中受益更多,共同走進全面小康社會。然而,共享發展絕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吃大鍋飯”,更不是“劫富濟貧”,而是一種兼容性發展的價值理念,是在公平與效率的前景下共建發展。[2]
共享發展理念著力于增強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既需要大力宣傳教育,又需要通過制度安排,保障社會成員的機會和權益,使社會成員真正能夠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使發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最終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1.中國道路的內涵
“中國道路”命題最早由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而后經鄧小平等數代國家領導人發展為如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八大報告中明確表述了中國道路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即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立足中國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五位一體’,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漸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繁榮富強、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保?]
2.五大發展理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道路是一條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小康、和諧、現代化為發展目標,以一元主導與多樣共存為結構特征,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文化根基,以核心價值觀為價值意蘊的,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科學發展理念的社會主義道路。十八大以來,五大發展理念是黨和國家對發展理念的最新定論,主要致力于解決我國現實發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難題,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追求。
黨的十八大在探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著重提出創新我國的發展理念,將創新精神落實到治理國家的各個層次,運用創新的思維指導市場經濟發展、科技發展、文化發展等??梢?,創新發展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提供了動力。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走可持續健康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協調的理念,要妥善處理發展中的區域經濟發展,對國家軟、硬實力的提升兩手齊抓,在發展的薄弱環節增加力度,在增強整體性發展的同時注重協調性。協調發展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整體規劃提供了方向。
生態文明建設可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最突出的焦點之一。它是中國開啟生態文明時代的里程碑,是中國揚起綠色發展旗幟的轉折點,是我國引領發展中國家創新趕超發達國家的綠色現代化,是“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6]因此,綠色發展理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長期任務。
開放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歸宿,是順應當代民族歷史日益轉變為世界歷史的潮流”。[7]開放發展是我國繁榮富強的必然選擇,要進一步執行合作共贏的開放策略,修筑世界利益共同體。黨的十八大指明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經之路,要進一步完善開放型市場,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可見,開放發展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提供了保障。
共享發展是黨和國家在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貫穿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為宗旨的根本理念,是以實現全民幸福為目標的發展理念。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生動的解讀,讓全體人民共享各個方面的發展成果,齊心合作為實現共同富裕而努力拼搏。因此,共享發展理念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最終歸宿。
五大發展理念涵蓋了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領域各方面的內容,是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又一突破。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國未來社會的發展航標,有益于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
創新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永恒動力,是一個民族繁榮興盛的不竭源泉,我們只有始終堅持創新的發展理念,提升中華兒女的創新能力,把“中國制造”晉升為“中國創造”,這樣在2020年時,我國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中國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想,中國夢的實現,應該使每一個中國人都從中受益。然而人與人各方面差距越大,發展就越不平衡,我們離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越遙遠。只有補短板,促協調,才能達到平衡。同時,不僅中國國內需要協調發展,國際環境也要做到真正的互利共贏,和諧發展。只有讓協調理念貫穿于發展的各個領域,才能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
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和目標等都將出現新的變化,經濟增長速度逐漸從高速過渡為中高速,發展方式由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逐漸替代過去的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靈活多變的經濟新常態中,再以粗放發展模式來過度地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可謂緣木求魚。因此,經濟新常態下必須樹立綠色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不僅要有國家的政策支持,還要有全體民眾的行動支持,只有這樣才會離中國夢更近一步。
開放發展理念指引我們在向世界宣揚我國優秀發展理念的同時,還要不斷吸收國外的先進思想,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取其精華,逐步完善我國的政治、經濟、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再者,“要增加與我國邊境經濟區域的協調合作,推進互利共贏;強化與港、澳、臺協調合作,推進整個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保?]唯有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才能促使中國徹底脫離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唯有深刻理解開放發展理念,才能推動中國全方位融入世界的進程,為“中國夢”的實現保駕護航。
中國夢不僅是黨和國家的夢想,而且更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想。我國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那么我們在未來5年的發展中就要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做到每個中國公民都要積極參與并致力于中國的發展,同時做到人人共享發展成果,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經驗昭示我們:五大發展理念、中國道路、中國夢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追求,而這條中國道路正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選擇。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科學工具,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華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見,五大發展理念、中國道路和中國夢想三者是辯證統一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正確認識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堅持黨的領導,明確奮斗目標以及貫徹落實黨的政策方針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N].人民日報,2015-11-04(1).
[2]唐任伍.五大發展理念塑造未來中國[J].紅旗文稿,2016(1).
[3]總書記新年第一課:必須下功夫領會透“五大理念”.
[4]王淑芹.正確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內涵和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
[5]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6]胡鞍鋼.中國道路與中國夢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7]歐陽康.中國道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8]曹建萍.以五大發展理念助力實現中國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