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茹
?
改善高校心理咨詢法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劉燕茹
心理是思想的深層根源,思想的發展變化也受心理狀態的影響,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學生的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系,以疏導心理問題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心理咨詢法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當前在我國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心理咨詢教育在內容、方式方法方面都需要加以改善,從而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最終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發展。
心理咨詢法;不足;改善措施;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關注,據調查,不少學生都會遇到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嚴重的甚至會演變為心理危機,給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諸多問題。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聯系。首先,心理咨詢主要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涵蓋思想問題、道德問題、政治問題,而這些關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問題自然與學生的心理問題交織,伴隨著學生的成長成熟。另外,心理咨詢關注的是大學生個人發展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則體現了社會對個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發展要求,二者的目標一致。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方法都是相通的,都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大力提升學生學習、成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在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尤其是與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由心理因素引發的障礙比其他因素引起的障礙更加普遍和棘手。因為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態度直接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效果。因此,從實際效果來說,高校思政教育與心理咨詢教育相輔相成。
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高校就陸續設立了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從無到有發展起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現今心理咨詢服務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導致其關注度較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方面
第一,表現在學生對心理問題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在遇到問題時沒有自覺求助心理咨詢機構,導致心理輔導資源利用率低的狀況。
第二,部分學生對心理問題的判斷不準確。心理問題發生時不以為然,沒有找相關人員主動溝通,直至長期壓抑在心里最后演化為嚴重的心理危機。
第三,部分學生高估自己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在發生一些心理困惑時處理方式不適當,從而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等后果。
2.學校方面
第一,由于重視不足等原因,雖然心理咨詢服務在大中城市相對發展較好,但沒有在各級各類院校中得到普及。
第二,就輔導內容而言,設有心理咨詢機構的高??赡芨貙W業壓力、就業這兩方面的輔導,對學生生活中面臨的其他問題關注較少。
第三,心理咨詢工作不完善。沒有做到切實的人文關懷,有關心理預警、心理宣泄的機制構建不足。心理輔導的手段較為單一,多數只有面對面的談心輔導,沒有設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和自媒體等便捷的溝通方式。再者就是團體輔導較少。
第四,心理咨詢機構工作人員和大學生的輔導員聯系不密切,因此沒有形成默契配合的問題。
3.高校心理咨詢服務的背景方面
首先,學校教育大都十分重視對大學生學科專業素質的培養,對于身體和心理素質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因此相較于專業學科的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方面的投入較少,制度相對不完善;同時在心理輔導方面承擔責任的主要是學生輔導員,缺乏專業的咨詢機構與人員配備。另外往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注比較滯后,只有學生發生心理障礙后才得到足夠重視,沒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道德行為規范的普及,對道德情感的培養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只有當學生的情感由衷地生發出來時,才能指引行動的實施。因此從情感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和認同某種規范,才能使其外化為行為。
總之,心理咨詢服務作為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發展需求的方法應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更多地完善和更好地發揮。
要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和心理疏導,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制度以及大學生危機心理干預機制。
1.注重發揮心理咨詢人員的主導作用和心理聯絡員的橋梁作用
做好學生心理狀況摸底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設立心理聯絡員的職位。一方面組織班級心理宣傳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心態;另一方面,密切關注同學們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負面的心理情緒,做到與心理咨詢人員或高校輔導員及時溝通。
2.心理咨詢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
正確地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心理咨詢,接納自我,通過自我教育促進學生的自我調適,從而適應環境,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促使學生積極留意發現自身發展的德育要求與自我現實狀況的差距,通過自我監督和自我調控
不斷適應自身的發展目標。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揮,促使學生的思想發生轉化,提高其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控能力,最終使其個性過強、意志力薄弱等心理問題得到針對性改善。
3.綜合運用因素分析法
首先對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列出有關聯主客觀的因素,然后進一步將這些因素作出區分,哪些屬于可控因素,哪些屬于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一般即學生自身的意志和情感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客觀條件以及他人的意志和情感因素等,主要調整可控因素,避免陷入不可控因素的泥淖。要從改善自身出發來促使外部條件的局部改善,不能一味地抱怨環境與苛求他人,鼓勵學生克服眼前面臨的困難,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逐步作出改善。
4.拓展咨詢教育的方式
通過多種方式全方位協助學生樹立陽光的心態、培育健全的人格。除了傳統的個別交談的辦法,還可以舉辦集體討論會、講座,另外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提供網上心理咨詢服務。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心理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等特點,選取適當的方式方法。
5.心理咨詢服務內容全面化
重視學生的發展性需求。學生的心理障礙是暫時性的,為其提供咨詢的時候要挖掘深層次的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根源上糾正學生的心理認知偏差。將心理咨詢融入生活、學業、就業問題之中。內容設置要緊密聯系學生的方方面面,如為大學生進行學業壓力、人際關系、環境適應、網絡成癮、時間管理、戀愛心理、職業規劃等諸多方面的咨詢,致力于解決學生面臨的多種實際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
總體來看,心理教育與咨詢的體系是開放的,不僅體現在內容上,而且還體現在方式方法上。心理咨詢旨在引導學生自我認知,全方位提升學生素質,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最終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健康、全面發展。因此采取措施提高心理教育與咨詢的效率發揮,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1]連淑芳.影響思政教育溝通的心理因素[J].思想·理論·教育,1996(S1):68-70.
[2]李艷紅,李榮志,周長青.當前高校心理咨詢的困境與對策——基于大學生求助狀況的調查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72-76.
[3]李春梅,曹艷麗,張久濤.高校心理咨詢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9(04):216-217.
[4]袁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與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3):59-60+91.
[5]李靜.心理咨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 (10):101-103.
[6]夏金元,陳露,楊帆.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政教育的弱化與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07):55-57.
[7]賈江.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與途徑探討[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4(05):116-118.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威海〉馬列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