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卓沅
?
階級意識覺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復蘇的先聲
侯卓沅
無產階級在階級意識上能否覺醒,關系到人類能否認清擺脫資本主義危機的正確道路,關系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能否從低潮走向復蘇。實現這個覺醒,一方面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另一方面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統一。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無產階級政黨,應肩負起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時代使命,發揮自身應有的影響作用,促進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更大規模的覺醒。
無產階級;階級意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國共產黨
歷史是事件的堆積,而事件皆是人的實踐活動之產物,人的實踐活動又是帶有目的性的行動。這樣看來,歷史的發展似乎是由特定場景中的人的目的所決定的,如此,歷史就充滿了隨機性。可事實并非如此,人的實踐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很多遠在最初的設想之外,換言之,人的很多行動往往“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動機對全部結果來說同樣地只有從屬的意義”。因此,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獨立于人們對它的意識的。這就是說,人們的確是有意識地去完成著歷史行動,然而這種意識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在掌握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之后產生的意識,它只是基于具體的現實情況產生的一種“虛假的意識”。人們在這種“虛假的意識”指引下開展的行動,呈現出自發性的特征,這些自發行動雖然會使歷史產生波瀾,但歷史終究會遵從自身的規律向前發展,這些自發行動只會成為“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它們絕不可能使歷史偏離其規律性的發展方向。
歷史的規律就在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生產關系將逐漸不適應,甚至束縛生產力,由此將產生社會革命,使生產關系得以重塑。
而所謂階級意識,就是一定階級內的成員能夠從現實的處境和利益出發,洞察到產生這種處境和利益的政治與經濟根源,并基于此認識到自身應采取的行動,而且能完全把握這種行動對歷史的影響作用。有了階級意識的階級,自身的行動就由自發轉變為自為,就能夠根據歷史的規律做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行為。然而,這并非是容易實現的。
由于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農民階級對政治有著天然的冷漠,他們處在一種分散的狀態中,而且每個人對自身的利益都有著過分的關切。這種短視決定了他們無法從根源上把握自身處境與利益的產生原因,因此,他們是沒有階級意識的,他們擁有的只是“虛假的意識”,為了眼前的利益,他們可以集結在完全對立的旗幟下開展斗爭。因此,這種階級注定是被動的階級,可能會一時奮起,但由于其目標的空洞,必然會走向失敗。
對于資產階級而言,他們的階級意識是不完全的。在與封建勢力的斗爭中,他們能夠知曉阻礙其實現自身利益的政治與經濟原因。然而,當他們建立起自己的統治后,面對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卻無法直面產生這種狀況的根源,也不能采取根本性的行動,對于歷史發展所產生的問題,他們無力解決。于是,人類社會就周期性地出現了因為財富的過剩而造成人們的貧窮這一極其矛盾的現象。這種現象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條件下,資本的逐利與競爭使生產總是處于高燒狀態,產能超過現實需求,于是財富的過剩就造成了滯銷,造成了資本家的收益下滑,造成了工人的失業與貧窮。然而,資產階級絕不可能提出廢除私有制的綱領,因為這樣將使他們失去所支配的一切。囿于自身的利益,面對周期性的危機,他們做的只能是“削足適履”,而非主動地成為歷史前進的推動力量。
于是,只有飽受鎖鏈之苦的一無所有的無產階級才能超越狹隘的利益觀念,指明擺脫資本主義危機的正確道路。但是,深刻地理解自身的階級地位、完全把握自身對于歷史的影響作用,實現階級意識的覺醒,是不容易做到的。對于無產階級來說,這需要以能夠揭示社會與歷史本質的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并且在行動中要避免被眼前利益一葉障目而出現的背離、忘卻最終目標的情況發生。只有這樣,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才能逐漸覺醒,歷史的領導權才能由這一階級掌握,否則,無產階級將經歷一次次的艱辛與坎坷,直到歷史的直觀教育最終將他們徹底喚醒。
1847年6月,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成立,這標志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與偉大導師,他們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無產階級深刻認識社會與歷史本質提供了最直接的工具。科學理論的照耀使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覺醒成為可能。而只有無產階級成為一個自為的階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才能不斷推向深入。
在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日益壯大,取得了從理想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的輝煌勝利。然而,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了艱難與曲折,先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分裂與瓦解,后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90年代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暫時陷入了低潮之中。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此后至今,世界經濟一直處在深度調整之中。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是馬克思早就預見到的,這也是資本主義無法擺脫的宿命。當下這個時期,正是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暴露的最為徹底的時期,理應出現社會主義的反擊,但在現實中卻遲遲未能出現,反而是極右勢力、恐怖主義抬頭,很多國家和地區勞動人民的利益遭受到更為嚴重的侵害。
回顧歷史,反思現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所以呈現出這樣的狀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沒有徹底覺醒,以至于在行動上出現偏差與滯后。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西方世界中很大一部分無產階級成員尚未認清資本主義的本質。他們被資產階級的饋贈與金錢所迷惑,但卻沒有認識到這種“收買”是虛幻的,它最終會使國家財政債臺高筑,所有國民都將淪為負債者。而正是這種迷惑,使他們安于生活的現狀,無法從本質上思考與認識階級的處境與使命,于是,階級意識便處在深度的睡眠狀態之中。
第二,無產階級內部出現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在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中,無產階級,特別是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逐漸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忘卻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甚至認為共產主義就是烏托邦。理論上的不透徹帶來的就是實踐中的短視,他們被一些個人利益、局部利益所蒙蔽,在實踐上開始背離社會主義道路,而當無產階級不相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不走社會主義道路時,他們的結局注定也是失敗的。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有的無產階級成員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但未能組建政黨,沒有形成真正統一的行動力量。而有的國家中出現了無產階級政黨,但由于資產階級統治力量的強大,他們不敢采取暴力斗爭的方式,于是就轉向議會斗爭,然而,在議會斗爭中,這些政黨若不向資產階級妥協則很難取得勝利,而一旦妥協,就必然要背離既定的道路。例如,法國共產黨1946年大選后成為議會第一大黨,法共總書記多列士出任國家副總理,另有4名法共黨員擔任部長級職務。可是好景不長,1947 年5月,法國共產黨就被冠以“破壞政府團結一致”的“罪名”,被強行排除出政府。后來,法國共產黨提出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并在黨章中刪去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字眼,才在80年代重新入閣。這表明議會斗爭的道路同樣布滿艱辛,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真正屬性又何其困難。
由此可見,無產階級在階級意識上的覺醒,第一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力指導,第二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統一,兩者缺一不可。只有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在廣度與深度上實現更大程度的覺醒,才能迎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復蘇。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無產階級政黨,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客觀事實,足以映襯出中國共產黨在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重要地位自然就會有重要影響。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必須要認識到自身的這種影響作用,并根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現實狀況,尋求路徑、施加影響,這種影響,首先就是促進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更大規模的覺醒,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復蘇創造前提條件,這已然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重要的時代使命。
對于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一使命,筆者有如下思考與建議:
第一,堅持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中國只要這樣搞下去,旗幟不倒,就會有很大的影響。”中國僅僅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就由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國家,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已然證明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巨大優勢,也使世界上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并促進著第三世界國家對于社會主義的向往。可見,發展好中國自身,社會主義就能在世界發揮出更大的影響,使更多的人產生并深化對于社會主義的認識與思考,而這一過程,就帶動著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萌發。另外,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統一,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保持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這樣才能筑牢信仰共同體,促進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提升。
第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與闡釋,從理論上給資本主義以有力回擊。資本主義的理論是經不起追問的,它們把私有制認為是自然的、正當的、不變的,這是其理論建構的基礎。那么,為什么私有制就是自然的、正當的、不變的呢?資本主義的理論又無法對此做出明確解釋。這也就使在理論上對資本主義進行回擊成為完全可能的事情。無產階級要完成對現存社會的超越,首要工作就是在理論上完成對現存社會的批判。當然,這種批判工作,馬克思、恩格斯等無產階級理論家已經開展了很多,但是,他們的理論成果未能被廣大無產階級深刻吸收,也未能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理論體系造成顛覆性的影響。其原因就在于后人對于這些理論成果的研究與闡釋力度不夠,造成這些理論被束之高閣,無法“接地氣”,其應有作用被大大削弱。中國作為擁有充裕智力資源的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對此加強投入,引導更多的人來學習、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盡可能多地產生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立場的研究成果,幫助更多的人在理論上認清資本主義的本質,為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覺醒掃除障礙。
第三,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與無產階級政黨的國際聯系。在當前的國際關系中,一些西方國家不斷制造事端,試圖破壞社會主義國家間的友誼。因此,在外交領域,黨和政府應加強與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聯系與合作,樹立社會主義共同事業的理念,發展好、維護好社會主義國家間的友誼,要相互幫助、相互團結、相互理解,共同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中國共產黨要本著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原則,繼續加強同世界范圍內無產階級政黨的聯系,充分交流理論與實踐中的問題,謀求相互理解與合作,共同壯大社會主義的聲音與力量。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及無產階級政黨只有形成合力,并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統一起來,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才能得到進一步鞏固并產生出更大規模的影響。
總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向復蘇首先需要無產階級在階級意識上的覺醒,中國共產黨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具有重要影響的一方,要肩負使命,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54.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0.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