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文
(云南昆鋼醫院 心血管內科, 云南 安寧, 650302)
?
抑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趙俊文
(云南昆鋼醫院 心血管內科, 云南 安寧, 650302)
摘要:目的觀察和分析抑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HRV)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根據患者是否合并抑郁狀態將其分為高血壓合并抑郁組(28例)和單純高血壓組(72例),對2組患者的HRV參數和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SDNN、SDANN、TP、VLF、LF等HRV參數均顯著低于單純高血壓組(P<0.05), 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表現為HRV和生活質量的顯著降低。
關鍵詞:老年; 高血壓; 抑郁狀態; 心率變異性; 生活質量
高血壓與抑郁癥具有密切的關系,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1]顯示,高血壓會提高抑郁癥的發病率;同時,抑郁癥患者的高血壓發病率也會升高,高血壓合并抑郁癥在臨床上比較常見,但二者共病的具體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隨著中國人群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精神疾病患者不斷增加,這些精神疾病可導致患者機體發生各種生理及生化功能的障礙。在高血壓發病過程中,心理社會因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僅可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的調節混亂,還可嚴重影響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態度和服藥依從性,從而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和預后情況產生不良影響[2]。因此,對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的病理變化機制和疾病狀態進行研究和探討,對于闡明兩種疾病的互相作用機制、制定有效治療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針對抑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HRV)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現將研究的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心內科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納入患者均為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或已確診為高血壓并接受治療的患者。納入患者的年齡均大于60歲,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及合并有嚴重器官功能損害的患者;排除合并有意識、語言、智力障礙而不能獨立完成本研究中的調查內容的患者;排除合并有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酒精或藥物依賴者;排除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或既往有精神病史、精神病家庭史的患者。在納入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為61~82歲,平均年齡為(71.3±6.5)歲。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納入患者進行評價,將HAMD量表評分>17分且近3個月內的臨床表現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抑郁癥相關診斷標準的患者評定為抑郁狀態,根據評分結果將患者分為高血壓合并抑郁組(28例)和單純高血壓組(72例),2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觀察指標和檢測方法
應用心電監測記錄分析儀,對所有納入患者進行24 h心電監測,經計算機分析軟件處理后,對HRV的各項分析指標進行檢測和比較,主要包括R-R間期總體標準差(SDNN),相鄰R-R間期差的均方根(rMMSD),相差大于50 ms的相鄰R-R間期占R-R間總數的百分比(PNN50),每5 min正常R-R間期均值的標準差(SDANN)等時域分析指標和總頻域值(TP)、極低頻(VLF),低頻功率(LF)、高頻功率(HF)等頻域分析指標;應用36項簡易健康調查表(SF-36量表)對所有納入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和比較,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心理健康等8個維度。
1.3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兩組之間比較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處理,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HRV指標的比較
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SDNN、SDANN、TP、VLF、LF均顯著低于單純高血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2組患者的rMSSD、PNN50、HF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HRV指標的比較
與單純高血壓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的比較
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指標的比較
與單純高血壓組比較, *P<0.05。
3討論
高血壓和抑郁癥的共病關系已成為臨床研究焦點問題,并逐漸引起廣大心內科臨床醫生的重視。在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一些血壓控制不佳的病例的出現與抑郁癥具有密切的關系。近年來的研究結果[3]證實,神經內分泌因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免疫系統和炎癥等多種機制都參與了高血壓患者并發抑郁癥的病理過程。高血壓患者并發抑郁的發病率較高,且危險因素較多,在醫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并發抑郁癥的風險與失眠、高血壓分級、高血壓病史、合并糖尿病、焦慮等因素有關[4],而社區高血壓患者中出現抑郁狀態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不規律治療、服用利血平或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壓藥、獨身等[5],而針對高血壓患者給予積極心理干預,能顯著緩解患者出現的抑郁、焦慮等情緒狀態,改變其應對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6]。
抑郁等情緒障礙是高血壓發生、發展和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抑郁等負性情緒還可引起患者血壓和心率晝夜節律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可進一步影響高血壓的治療和預后[7]。有研究結果[8]顯示,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的24 h SBP、晝間SBP、夜間SBP、SBP標準差、晝間SBP標準差及24 h SBP加權標準差等血壓參數均高于單純高血壓患者,而且不同高血壓分級的抑郁癥患者的記憶障礙發生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高血壓分級、SBP和脈壓等血壓指標可對患者的記憶標準總分、回憶姓名、路線延遲回憶、臉部再認、回憶被藏物品和定向評分等方面的記憶功能產生顯著的影響[9]。高血壓患者病程的長期性及社會、經濟壓力的增加,在提升患者出現抑郁癥狀風險的同時,也可顯著影響患者的HRV,患者的臨床特點與HRV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0]。有研究結果[11-12]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抑郁自評分值與其HRV各時域分析指標均呈負相關關系,而應用抗抑郁藥物對伴有抑郁的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發揮穩定血壓的作用,還可明顯改善患者的HRV參數[13]。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SDNN、SDANN、TP、VLF、LF均顯著低于單純高血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而2組患者的rMSSD、PNN50、HF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表現為多數HRV參數的降低,抑郁狀態可能通過影響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使HRV減小,從而加重高血壓患者的神經-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
抑郁、焦慮等消極心理癥狀可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其心理障礙程度與其生活質量水平的下降具有密切的關系[14], 對該類患者給予綜合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5], 在聯合心理康復的基礎上,對原發性高血壓病伴有抑郁癥患者給予西酞普蘭等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患者血壓控制率[16]。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合并抑郁組患者的各維度生活質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可出現各維度生活質量的降低。因此,這種長期生活質量降低會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效果產生顯著的影響,這一現象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關注。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合并抑郁患者表現為HRV和生活質量的顯著降低,臨床醫生應對患者的抑郁狀態和上述病理變化給予高度關注和及時治療,以提高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曹爽, 杜勤. 高血壓合并抑郁癥與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關系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 2013, 19(24): 4482.
[2]馬麗娜, 李耘, 馮明. 高血壓合并抑郁癥者抗抑郁治療的研究進展[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10, 19(5): 568.
[3]章順軼, 嚴銘玉. 高血壓與抑郁癥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 世界臨床藥物, 2012, 33(8): 492.
[4]王華, 陳伏建, 王良雪, 等. 高血壓患者并發焦慮抑郁的調查研究及影響因素的Logistic分析[J].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5): 2377.
[5]廖金敏, 王希林, 劉粹, 等. 社區人群高血壓共病焦慮抑郁障礙患病率和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醫學雜志, 2014, 127(1): 62.
[6]郭壁磚, 石閨英, 肖波. 積極心理學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4, 20(5): 54.
[7]高歌, 張曙影. 抑郁焦慮情緒與原發性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21(4): 14.
[8]王登芹. 焦慮抑郁狀態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影響的研究[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 16(7): 723.
[9]麻愛華. 血壓參數對抑郁癥患者記憶功能的影響[J]. 精神醫學雜志, 2014, 27(3): 185.
[10]吳增穎, 張鉦. 高血壓病焦慮抑郁的特點和心率變異性的關系[J].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28): 158.
[11]陳振強, 笱曉葵. 焦慮抑郁心理與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的相關性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 4(18): 69.
[12]馬麗娜, 李耘, 趙曉玲, 等. 抑郁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1, 25(11): 1056.
[13]柴曉利, 顏敏靈. 抗焦慮抑郁治療對高血壓患者的動態血壓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10, 8(11): 847.
[14]姜玲, 范潔, 丁立群, 等. 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9): 236.
[15]蘇琳, 王嵐. 綜合心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焦慮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7): 1477.
[16]李勇, 鄧衛國, 汪順銀, 等. 抗抑郁治療對高血壓伴抑郁癥患者血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2, 18(14): 2009.
Effects of depress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ZHAO Junwen
(DepartmentofCardiovascularMedicine,YunnanKungangHospital,Anning,Yunnan, 650302)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A total of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group (n=28) and simple hypertension group (n=72) according to whether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The parameters of HRV 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HRV parameters such as SDNN, SDANN, TP, VLF, LF in the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imple hypertension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t each dimension in the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HRV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decrease significantly.
KEYWORDS:elderly; hypertension; depressi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quality of life
收稿日期:2015-11-13
中圖分類號:R 5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3-015-03
DOI:10.7619/jcmp.2016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