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百勝
?
發展電子商務推動“名”縣經濟快速發展
路百勝
目前,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業態已經融入到了明水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在電子商務的帶動和引領下,明水走出了一條資源變原料、原料成產品、產品帶產業、產業塑“明”牌的“名”縣經濟發展之路。
1.全民觸網,消除意識荒漠。我們堅持抓好頂層引帶,做好中層示范,提升群眾意識,營造全民觸網、全員推廣的良好氛圍。走出去尋它山之石。201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經濟工作的領導帶隊分6個批次,36人次在商務部、淘寶大學電商研修班學習,先后赴山東、浙江等3 省11地考察電商發展情況,了解了互聯網大勢,形成了互聯網思維。請進來找本地芳草。先后邀請吉林云飛鶴舞公司、北京新農商學院、順豐黑龍江公司、淘寶大學等知名專家15人到明水舉辦了8期電商大講堂、5期手把手培訓班,培訓人員近萬人次,普及了電商知識,培育了一大批新農人群體。廣泛宣傳造亮劍之勢。到北京開展網貨營銷、應邀參加淘寶大學年會論壇等方式,積極宣傳推介明水。同時我們還與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溝通,實現了公共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并積極打造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2.全網營銷,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我們積極搭建線上銷售平臺,讓明水農產品搭乘電商云高速,打入國內外大市場。打造群眾創業平臺。大力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社會青年在淘寶、京東、1號店開辦網店,目前已開辦網店280多家。搭建縣域公共平臺。在阿里巴巴特色中國頻道、京東、1號店分別開設明水縣級館,作為明水企業展示銷售農副產品的公共平臺。入駐大宗銷售平臺。鼓勵壹豐雜糧、麗霞食品等企業利用1688、速賣通等B2B渠道,開展大宗產品的批發銷售。搭乘合作共贏平臺。與福建日月同輝集團、湖南時代陽光集團、上海幸福9號達成合作,開展O2O線上線下體驗營銷。組建跨境電商平臺。依托香港勝記倉集團物流網絡,將明水及周邊產品直接銷售到中國香港、東南亞、俄羅斯等地。開創現貨交易平臺。在福建文交所開展食無憂農產品現貨交易。努力實現開百家網店、銷百個城市、進千個體驗店、銷售收入過7000萬的百店百城、千店千萬的多元化銷售目標。
3.全產業打造,形成現代農業發展閉環。我們堅持由銷售導向指引生產導向,通過反彈琵琶抓銷售,形成了以銷促產、以產帶加、品控嚴格、儲運配套的現代農業發展閉環。推行“1+7”基地建設模式。探索推行了1個基地必須具備經營主體、規范化生產標準、全程監測和追溯體系、品牌和三品一標認證、龍頭企業依托、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和O2O企業的“1+7”建設模式,以電子商務倒逼基地建設,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目前,全縣已落實綠色農副產品網銷基地85個、總面積13萬畝,發展“智慧農業”專業基地1萬余畝。搶注縣域公共品牌。及時注冊了“淘緣明”保健食品、“小明家”休閑食品、“明綠康源”綠色食品三個縣域公共品牌,并確定了網貨供應和品牌承接企業,開展品牌運營和縣級館對接。同時還建設農產品檢測中心、國家農標中心分中心和冷鏈倉儲設施,為明水開展農產品檢測、追溯體系建設和生鮮產品的線上銷售奠定了基礎。
4.全面合作,構建支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服務體系。我們與京東、本來生活、拉卡拉、幸福9號等平臺電商和O2O企業進行廣泛對接,特別是全方位承接了阿里農村戰略。對接阿里農村淘寶和菜鳥物流。2015年5月20日啟動了黑龍江省第一個農村淘寶項目,一期23個鄉村服務點開業運營,二期15個近期建設,年底前完成100個。目前,村日均下單25單,總代購額36.8萬元,村淘合伙人日收入110元,為農民間接節約生活成本近5萬元,改善了農村電商生態,打通了縣城至村屯最后一公里。對接淘寶大學。明水已被確定為淘寶大學東北區實訓基地,2015年6月27日在明水開辦綏化市縣市長定制培訓班,對接阿里滿天星計劃。明水成為了全國僅有的6個試點縣之一,2015年7月末明水農產品進入一品一碼、全程可視、辨別真偽、導入消費的物聯網時代。明水有5個村屯列入阿里農村金融服務試點村,占阿里全國試點村總數的四分之一,近期將為農村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種養殖基地訂單貸款等小額金融貸款服務。
5.全員發動,推進大眾創業就業。我們辟建了電商創業園,開展了“五個零創”和“一個獎勵”活動。組織大學畢業生和社會青年“零”成本就業。兩批入駐創業人員180名,其中大學畢業生占28%,落戶小微電商創業企業8戶。推進弱勢群體“零”風險、“零”投入創業。對貧困人口和殘疾人開辦網店、做電商企業分銷商,給予啟動資金獎勵、無償提供電腦等扶持,為其學知識注入新本領、開網店投入主戰場、建基地融入產業鏈、送快遞加入就業大軍全鏈條創造機遇。實施“草根”階層“零”學費輔導、“零”基礎培訓。聘請優秀培訓教師、電商輔導員,開展免費電商培訓和入園創業輔導,保證創業就業人員能夠學會真本領、少走彎路、有長期穩定的收入。
6.全程創新,優化電商生態環境。我們大膽改革創新,優化人、貨、場等各環節資源配置,構建產業融合度較高、相互促進發展的電商生態環境。優化運營服務商與電商創業主體資源配置。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引進了黑龍江綠優谷公司,為各類型網店、電商企業等創業主體,免費提供產品開發、賣點規劃、品牌推廣和線上營銷等線上線下服務,促進明水的“好產品”變成“好商品”,賣上好價格。優化種養殖基地與龍頭企業資源配置。引導龍頭企業與縣內外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場大戶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原料及產品的“三品一標”認定工作。鼓勵壹豐公司在縣內建設了2萬余畝原料供應基地,實現了企業與基地的無縫鏈接。
通過幾年來發展電商的實踐,我們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電子商務是應對經濟新常態的新途徑。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雖然會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傳統第三產業帶來一定的沖擊,但帶給我們更多的卻是機遇。比如,它可以引導傳統的實體店轉型發展,實現線上電子商務平臺與線下實體平臺、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切實轉變傳統商業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加快經濟發展步伐。
其次,電子商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新渠道。電子商務使農民買有平臺、賣有渠道,既能解決農民買難賣難的問題,更能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通過電子商務,廣大農民能夠以更廉價、更快捷的方式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使他們在得到實惠的同時也變相增加了收入。特別是農民可以根據網店銷售商的要求,與其簽訂訂單,將生產出來的優質農產品,以高于市場的價格賣給網店,實現由“種得好”向“銷得好”的轉變,極大增加農民的收入。
第三,電子商務是促進創業就業的新舉措。對于創業者來說,電商的優勢在于準入門檻低、效率高、創業成本低,隨時隨地都可以完成商品買賣。正是由于電商具備這樣的優勢,所以可以吸引返鄉大學生、農民等主體積極投身到電商發展中來,使更多的人通過電子商務這一平臺實現創業就業,全面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勢。
第四,電子商務是助推產業發展的新引擎。銷售產品是發展電商的主攻方向,只有把我們生產的產品通過電商這一平臺銷售出去,才能促進群眾增收,實現富民強縣的目標。而優質的產品必須要靠成熟而強大的產業來提供,沒有產業支撐,就不可能生產出“名”牌產品,富民強縣也只能是空話。因此,發展電子商務,可以倒逼以綠色食品產業為主的全產業發展,促使相關的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系中共明水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賈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