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武漢“創谷計劃” 發力全球產業創新中心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謀劃“十三五”發展,武漢市確定以創新為第一引擎,部署把“創谷計劃”作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抓手,打造一批“升級版”創新創業園區。日前,武漢市“創谷計劃”方案正式出爐,武漢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在符合條件的區,建成10個以上“創谷”。首批通過建設方案審批的“創谷”分別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太子湖創新谷和洪山區聯想星空·智慧谷。3月29日,武漢市政府在向市人大報告今年議案辦理方案時強調,要依托創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聚焦信息技術、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三大產業,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落地”
聚焦三大產業
信息技術 生命健康 智能制造

創谷有多大
■規劃區域面積不低于2 平方公里
■建設區域面積1平方公里左右
■建筑面積不低于50萬平方米
創谷是什么
“創”的核心是創新和創業,“谷”是個區域。它不是原來的孵化器那么小,場地、配套有限,也不是開發區那么大,偏重大型企業,產業空間為主,而是以創新為主的新平臺,不是只滿足初創階段創業的需求。
創谷投入多少
■每個“創谷”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50億元
■1年形成雛形、3年建成
創谷建在哪
城市最好的空間
■優先在環湖、環山、環水、綠帶周邊等環境優美的區域選址建設
■也可在高校院所毗鄰區域、歷史文化風貌街區,通過城市“三舊”改造、大幅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建設“創谷”
■要具備產業定位前沿、創新生態良好、創業服務完備、生活便捷宜居四個關鍵要求
■要能有效聚集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實現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產業、小載體大創新
■要實現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首要滿足創新需要,同時也要做到生活品質優良舒適、生態環境優美良好
重點聚焦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兼顧其他產業轉型升級。每個“創谷”可結合自身產業布局、資源稟賦和文化特色,選擇1—2個細分產業領域。
“創谷”不是一個區域概念,更重要的是體制機制。每個“創谷”按照市級及以上標準,建有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特區、孵化器、加速器等“鏈條化”的眾創孵化載體。基礎設施配套高標準,也有量身定做的最好服務政策。根據安排,“創谷”將在孵化、企業、金融、人才、智慧等服務領域建重點平臺。每個創谷入駐企業,從創業初期的工商服務、產品研發、項目融資、居住生活一切服務都能在“谷”內供創業者選用,這些都是現有創業配套的創新升級。
市長萬勇:“創谷”建設應避免幾個問題
市委書記阮成發:“六要”建設“創谷”
實施“創谷計劃”既是經濟與城市升級的復合載體,也是民生升級的助推器。從長遠來看,“創谷”如果數量太少,意義不大,不能只培植幾個“盆景”;只對現有產業園區簡單包裝一下的“改頭換面”,意義不大;用傳統的規劃理念和建設運營機制來推進“創谷計劃”,意義不大。沒有未來產業的創新,就不是完整意義的“創谷”;沒有文化內涵、一流生態和一定旅游功能,就難以形成特色;沒有模式創新,就很難形成“創谷”發展的持續動力。
●要突出產業特色、聚焦產業前沿領域,圍繞“現有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有機更新的“迭代產業體系”,以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領域為主,兼顧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市場需求巨大的傳統產業升級細分領域,避免雷同和一哄而上,做出深度、規模和特色
要科學規劃選址,舍得拿出最好的區域、最好的資源,以迅速吸引聚集高端人才、資本等要素資源;
●要建立良好運作方式,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既凸顯企業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保障,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供給、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更好發揮作用,做好“筑巢引鳳”;
●要提供清晰易獲得的政策保障,制定土地規劃、稅收、財政補貼、公租房等政策清單,確保園區建設平臺、投資者和創新創業者都能便利獲得;
●要建立良好服務平臺,提供全創新鏈、全要素集聚、全方位的服務;
●要打造便捷宜居的生活環境,讓高端人才愿意住下來;
●要加強領導,分期分批推進,抓緊啟動首批試點。
目標定位:
培育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基地
加速推動基因組學等生物技術大規模應用,推進個性化醫療,新型藥物,生物育種等新一代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大規模化發展
建設全國重要的智能制造產業創新基地
硬件設施
建立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服務平臺,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線上線下(O2O)的智慧服務。實現網絡設施“萬兆光纖進創谷、千兆光纖進樓宇、百兆寬帶到終端”,實現無線上網(WIFI)全覆蓋。
企業服務
每個創谷為入駐企業和團隊提供專業的工商、財務、稅務等“保姆式”服務;提供模型加工、檢驗檢測、產品推廣等研發、制造、銷售相關服務;建立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導師團,每年舉辦若干次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活動,為資本與知本、投資人與創業者搭建對接平臺。
資金支持
配套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億元的天使基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金融機構不少于5家,提供涵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短中長期貸款及投貸聯動等全方位的融資服務;打造“1公里生活圈”,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便捷宜居的生活服務;提供戶籍落戶、人事關系代管、黨團組織關系管理、人才優惠政策申請等服務。
激勵措施
“創谷”引進的產業領軍人才、知名創業投資人及優秀青年創新創業人才等各類人才和團隊,可優先評定“城市合伙人”,并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南太子湖創新谷
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規劃:規劃區域面積約3 平方公里,建設區域面積約1.2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未來五年以核心示范啟動區為中心,“創谷”內陸續規劃建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總部研發基地等產業創新中心,以及汽車藝術博物館、娛樂文體中心、高端商務酒店等文化生活配套設施。
目標:到2020年,該區域計劃孵化企業1000家,掛牌上市企業20家,產值力爭超1000億元。
聯想星空·智慧谷
位于洪山區規劃:整體規劃占地面積約為2.2平方公里,該項目總投資將超過100億元。具體運作:根據運營方案,聯想控股及融科智地等公司將推動“星云人工智能加速器”落戶武漢,并成立相關投資基金、舉辦創新大賽以及人工智能產業大會,使武漢迅速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的“橋頭堡”。
騰訊加入“創谷計劃”
位于江夏區江夏區“創谷”核心區建設方案圍繞騰訊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展開。建成后的研發中心,將開拓QQ瀏覽器、HTML5開放平臺等無線核心研發業務,還將設電子商務、互動娛樂等業務部門。正在建設中的江夏區“創谷”騰訊移動互聯網研發中心,核心區位于廟山開發區羊子山湯遜湖畔。項目一期投資10億元,用地總面積5.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