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揣出好一桌“社區民生大盆菜”
龍崗區是深圳市的后發城區,區內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相較于深圳特區還存在一定差距。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龍崗區于2015年2月推出了“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其主要內容是通過居民“點菜做菜”“政府買單”的方式,針對社區群眾迫切需要、普遍關注的小事、急事、難事,借助施政方式的微改革、微創新,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常態化辦理,實現“我的實事我做主”向“我的社區我做主”轉變躍升,極大提升了基層自治水平。截至2015年11月,全區確定實施“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四批共3211個。今年1月底,國研中心、民政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的國內知名專家深入社區現場“品嘗”并充分肯定了“社區民生大盆菜”。
項目類型『大盆菜』
工程類
項目單項經費一般不超過50萬元
主要推進小區文體設施完善、社區公園綠化美化、老舊小區環境整治、小區便民設施和公共設施維護提升,包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新建、改建、擴建、裝修、修繕、拆除等
服務類
項目單項經費一般不超過20萬元
主要包括設計、勘察、監理、咨詢、中介、印刷、宣傳資料制作、文體活動組織及各類技能培訓等
貨物類
項目單項經費一般不超過3萬元
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設備、產品等采購
申請“社區民生大盆菜”項目流程
社區居委會收集意見建議
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票決
街道辦事處組織專家論證
區民政局審核
區“大盆菜”項目專責小組研究確定
社區居委會組織項目公示
街道辦事處組織項目實施
民生“大盆菜”落實流程
項目來源由居委會負責從社區范圍內廣泛征集
項目確定由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討論票決
項目審定由街道召集的專家論證團隊進行評審
項目實施和管理主體確定為街道辦事處
項目由區民政局審核,區“大盆菜”項目專責小組研究確定
項目開通資金審核綠色通道,區財政局下撥資金到街道辦事處
對沒有通過初選的民生項目,社區將通過其他方式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并進行跟蹤落實
在制度設計上求突破
出臺《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暫行辦法》《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改革項目專項經費實施細則》,堅持在社區綜合黨委領導下,由社區居委會主導,街道辦作為項目實施指導主體,對項目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形成了標準化的“一菜一單、一單一方、一方一廚、一菜一評”操作規程:“一菜一單”指項目類型、名稱、服務對象及需求實現清單化;“一單一方”指項目實施要按程序制定詳細計劃,并按步驟落實;“一方一廚”指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明確街道辦事處的責任主體地位,分解責任到人;“一菜一評”指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做好過程監督,結束后要做好整體評估,完善全程立體式監督體系,注重突出居民自治
在資金安排上求高效
在堅持“專項核算”的基礎上,為確保經費快速到位,開通資金審核綠色通道,原則上項目確定實施后15個工作日辦好資金撥付手續
在辦理機制上求創新
項目來源于廣泛征集社區群眾意見,項目的確定由社區和諧共建促進會(居民議事會)討論票決,項目的審定由街道召集的專家論證團隊進行評審,項目的實施和管理主體確定為街道辦事處,項目確定、實施、結果和評價要求“四公開”,并接受“兩代表一委員”和居民群眾的全程監督
在社會參與上求多元
項目征集、項目審定、監督實施上,力求多元參與、社會協同,同時還積極爭取社區企業、社會組織愛心資助,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激發和撬動各類社會資源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從而形成“以項目帶項目,以資金助資金”的“蝴蝶效應”
●78.0%的受訪居民表示“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社區的生活環境”(滿分5.0,下同)
◎ 社區文化廣場改造:3.70分
◎ 社區環境綠化美化:3.68分
◎ 社區添加利民便民設施:3.72分
●79.1%的受訪居民表示“項目的實施極大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社區組織青少年或老年人開展活動:3.99分
案例點評
補齊民生短板“點菜”要準“上菜”要快“菜式”要全
近年來,隨著社區治理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暴露出社區各機構職能缺失、群眾參與度不高、社區資源配置失衡等問題。“社區民生大盆菜”既著眼于解決百姓最關注的小事、急事,更通過調動廣大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斷培育和提升社區自治能力,探索完善社區自治共治機制,構建“一核多元共治”社區治理體系,提升基層自治水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明確要求,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改善民生與推進供給側改革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當前,社區中還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間,這些巨大的需求空間是社區民生項目繼續深化開展的重要方向。各地類似“社區民生大盆菜”的創新性舉措有很多,但都需要進一步健全機制,突出重點,包括擴大“點菜”范圍(要準),做實黨的核心作用,強化居民代表性,完善基層治理結構;優化“上菜”流程(要快),建立快速落實機制,完善監督機制,保障資金有效使用;強化“菜式”管理(要全),建立項目清單,細化操作流程,建立標準化操作方案,拓展參與主體,吸引社會資源加入。
省 市 速 遞
▲近日,北京市印發首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提出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和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設置安全總監。同時明確安全總監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
▲山東省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市級政府是本行政區域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的第一責任人。“四個人群”成為防范非法集資的宣傳教育重點,即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員工特別是基層代辦員等。
▲山東省近日確定首批16家企業為新型學徒制試點企業,每家企業選拔100人左右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新型學徒制,是一種“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業與技工院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由對口企業和合作的職業院校聯合招工、招生。
▲ 海南省政府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關于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促進生態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海南省將推廣30000輛新能源汽車,建設充電樁28000個以上。2018年起,公共機構每年新增或更換的車輛,除特殊情況外應100%選用新能源汽車。
▲近日,東莞市印發《關于建立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機制的通知》,將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依法實施強化稅務管理、阻止出境、金融機構融資授信參考、禁止部分高消費行為、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等懲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