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供給側改革 20億專項資金去產能
四川省近日出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在十七個方面,緩解和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效。
在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方面,企業可根據生產經營情況與職工協商確定薪酬和實行彈性工時。對經營困難企業,可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1年,期間不收取滯納金。繼續執行40%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政策。困難企業可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緩繳。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企業繳納商業性質的保險等費用。
在電力和天然氣等要素價格方面,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0.6分,國網直供區直購電、留存電量等特殊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01分,并加大直購電市場交易力度。同時,嚴格執行非居民用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70元政策,全面清理整改“四無”天然氣經營公司依附上游供氣企業加價轉供天然氣問題。
在分類推進去產能方面,由省級財政整合安排相關專項資金20億元,支持地方政府、省屬企業對主動壓減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綜合考慮壓減退出產能量、時間進度和職工安置人數實行梯級獎補。
同時,四川還將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除成都市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同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鼓勵支持農民進城購房,地方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給予一次性獎補。
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提質增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七條政策措施
1 分類推進去產能
2 加快技術改造創新
3 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4 推動企業提品質創品牌
5 支持企業拓展市場
6 大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7 促進旅游餐飲業消費提升
8 支持盤活土地資產
9 推進房地產去庫存
10 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1 降低稅負成本
12 降低電力要素成本
13 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
14 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15 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16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7 營造良好政務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