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 孔非非
(鄭州市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河南 鄭州 450000;四川川大智勝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
【文化遺產研究】
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王茜孔非非
(鄭州市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公室,河南鄭州450000;四川川大智勝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我國文化遺產種類豐富、數量眾多,保護管理好這些珍貴的遺產越來越重要。文化遺產監測是管理者保護管理工作中一個新興的保護管理方法。本文從監測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兩個角度出發發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遺產的保護管理者有所啟發,發揮出遺產監測在保護管理工作中應有的作用。
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維護;保護意識
我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截至2016年5月,中國世界遺產共計48處,總量上僅次于意大利,世界排名第二。這48處世界遺產中,包含文化遺產34處,自然遺產10處,混合遺產4處。然而,隨著世界遺產不斷申遺成功,傳統的保護管理方法在遺產危害來臨時的反應速度、遺產檔案資料的記錄存儲和本體病害的狀態等方面都不利于管理者動態掌握遺產狀態。管理者需要借助現代科技來改善這種狀態,遺產監測系統應運而生?;诖?,筆者就遺產監測現有問題展開論述,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一)缺乏完善有效的遺產監測規范
隨著保護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監測工作,遺產保護管理者也越來越重視監測工作。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由于遺產的種類多樣,不同類別遺產的監測重點差別很大,遺產監測工作很難有統一的規范來指導遺產監測工作。
(二)保護管理機構的研究能力不足
遺產監測工作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同類別的遺產都需要有不同的專業人員進行實地勘察,分析其威脅因素,制定出監測指標等關鍵性的工作內容,并在長期的監測過程中對指標及預警值等進行調整和研究,這些內容都需要有非常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長期的數據分析得來。但遺產地的保護管理者大都在非常基層的單位,日常巡查和安防消防等比較簡單的監測工作尚可正常開展,對于長期進行監測指標的研究這類專業的監測工作,遺產地的保護管理者的能力略顯不足。
(三)遺產維修保養意識有待提升
遺產的保護管理者在監測過程中很難做到分析遺產威脅因素及病害的發展程度,并為遺產的維修保養提供參考。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遺產保護管理者往往忽略監測目的,使監測工作流于形式,這都源于遺產監測工作者的維修保養意識有待提升。
(四)保護管理者對保護管理和監測工作的認識不足
監測工作需要保護管理機構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各部門相互之間往往是脫節的,保護管理者對保護管理和監測工作往往存在誤解。監測工作是保護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需要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但事實上,監測工作大部分是單獨交給一個部門,且部門和部門之間的溝通比較困難,監測數據不容易采集。這樣不利于監測工作的展開,也不利于遺產的保護管理。
(一)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來規范監測系統的建設
相關管理者需要從國家層面制定總的監測指導方針,這是適應于所有遺產地的整體指導思想。由于每類遺產的監測項和監測重點有所不同,因此還需要按照遺產的不同類別制定出監測體系建設實施細則,來指導不同類別的遺產地監測系統的建設。
(二)提高保護管理機構的研究能力
遺產的保護管理者一般是遺產所在地的文物主管部門,這些都是基層單位,研究能力有待提升,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又是專業性質很強的工作,兩者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需要在兩者之間的尋找一個切合點。對于研究能力不足的遺產地,可以與國內相關研究單位進行長期合作,遺產地為相關研究單位提供基本的研究保障工作,研究單位的研究成果指導遺產地進行更深層次的遺產監測工作,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地保護和管理世界遺產。
(三)增強監測服務于遺產維修保養的意識
遺產地的保護管理者在做監測工作時要提高監測服務于遺產維修保養的意識。監測數據需要長期深入細致的研究才能得到,同樣可以與專業研究機構進行長期合作,研究機構負責研究監測數據與遺產維修保養之間的關系。同時,保護管理者應制定監測數據與維修保養之間的聯動機制,在遺產工作服務于遺產維修保養的同時讓維修保養的數據反饋到監測者工作中,因此,管理者應有這樣的意識:遺產監測系統的建設完成不是標志著監測工作的結束,需要提高監測服務于維修保養的意識,逐步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讓監測工作為遺產的維修保養服務。
(四)定期舉辦遺產監測交流活動
遺產地的監測工作大都處于摸索階段,每個遺產地的監測工作各有特點,都有可以借鑒的經驗。為提高監測工作的有效性,不同監測單位可定期舉辦遺產監測交流會,分享自己的監測經驗、探討監測工作的現有問題及解決方法。國家層面也需要定期舉辦監測培訓班來傳達國家層面對監測工作的指導思想,并闡明保護管理與監測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基層的保護管理者對遺產監測和遺產保護管理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遺產保護管理機構應建立監測工作的長效機制,通過與研究機構合作方式,解決監測工作中工作者研究水平較低、缺乏相應的規范等問題,促使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更好地展開,以確保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
【責任編輯:周 丹】
G122
A
1673-7725(2016)08-0133-02
2016-06-05
王茜(1989-),女,助理館員,主要從事世界遺產監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