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營改增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
李倩
交通運輸行業屬于傳統行業,在過去的稅收政策下,經常會出現重復收稅或者稅收不合理等現象,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納稅人主動納稅的積極性;同時,在稅收過程中,由于個別人員鉆法律制度的空子,也出現了稅收不公平的現象,這些對于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及建立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機制,都有很大的影響。本文從營改增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展開論速,具體分析了營改增對交通運輸行業的重要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以期對交通運輸業稅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營改增;交通運輸;影響
1.營改增概念
所謂營改增,就是把傳統的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這種做法能夠通過增值稅的抵扣辦法防止出現重復征收稅費的現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
2.營改增背景
征收增值稅出自法國,1954年法國采取征收增值稅的辦法,有效避免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從而紛紛被世界各國采納,目前已有近200個國家開始征收增值稅。我國自1979年開始征收增值稅,到1994年將增值稅范圍擴大到所有貨物,至2012年又在上海首次啟動營改增方案,將交通運輸業納入營改增范圍,于2013年在全國推開。
1.營改增是避免重復稅收的重要手段
營改增之后,整個稅收鏈條更加緊密,減少了稅收人員與交通行業之間相互勾結和利用,從中賺取差額的現象,特別是企業在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之后,可以使各個納稅環節更加透明,納稅人所繳納的稅費也更加公平,從而提高納稅人納稅的積極和主動性。
2.營改增是規范交通運輸行業財務核算的重要手段
現行的營改增政策規定,對于那些不能夠按照標準進行核算、不能按照稅務部門要求按時申報納稅或者延時、拒絕提供相關納稅資料的經營者,稅務部門可以在權限內取消稅額抵扣,同時對納稅人恢復全額收稅。這種情況可以使納稅人更加認真、耐心、細致地進行核算,這對加強賬務管理、增強企業整體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3.營改增是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的重要手段
改收增值稅,能夠改變過去交通運輸行業技術落后、設備老舊等狀況,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提高交通運輸行業整體競爭力。特別是各交通運輸行業在進行技術升級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在更新了設備之后,能夠更好地提高交通運輸行業的生存能力,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促進交通運輸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4.營改增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把交通運輸行業納入增值稅范疇,對交通運輸行業征收增值稅,是大勢所趨,同時實踐證明,這也符合市場運行規律,是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在與世界經濟社會接軌的過程中,必須接受和借鑒世界上的先進經驗,來提高我國的營改增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這對于我國稅收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長遠的意義。
1.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交通運輸行業一般納稅人的納稅負擔
首先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從3%調整為11%,可以說增加了8%,增長比率很大;其次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涉及汽車,而對于營改增之前購置的汽車,按照規定不享受抵扣政策,這就存在一個抵扣時間差的問題;第三是相關方面已經明確營改增分為三個階段,而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一階段,其所涉及的企業和部門比較少,這必然導致一些過路費等無法納入增值稅之中;最后就是營改增正處在試點階段,我國部分地區還沒有實行和推廣,這就導致這部分地區的企業和商戶還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也就無法進行抵扣,勢必影響企業收益。
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運輸行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原有政策下,營業稅是以含稅價來計算征收的,而改收增值稅后,則是不含稅價進行征收。因此,在改收增值稅后,其基數小于傳統的營業稅基數,所以,在改收增值稅后,交通運輸行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降低了。
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⑴出具增值稅發票難。在交通運輸行業,對于一些普通的運營運輸工具來說,即使營改增后可以通過抵扣原則降低很多成本,但是由于在實際情況下采購方向一般納稅人索要增值稅發票之前,要出具很多手續和文件,并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環節要走,導致其在獲取增值稅發票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成本。
⑵抵扣范圍與實際需要相比很小。在交通運輸行業中,很多物流企業會產生諸如燃油費、過路過橋費、人員工資、車輛折舊等項費用。在這些費用中,路橋收費站在具體收費過程中,不會給相關物流提供增值稅發票,這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過路費、過橋費無法納入抵扣當中;對于燃油費用,一般的加油站經常不提供增值稅發票,只有普通發票作為憑證,這樣就導致這部分燃油費也無法納入抵扣當中;另外,務工人員的工資等款項也不可能進行發票抵扣,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物流企業受到的損失相對較大。
1.區分對象征收稅費
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制定相應的稅收政策,使稅收在每一種類型的交通運輸行業中都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加符合現實情況,特別是對于一般納稅人的稅率,要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縮小差距,通過這項措施,能夠更好地調動一般納稅人的積極性。同時,區分對象征收稅費,把原來不合理的改變過來,使其能夠更好地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使營改增政策在更大范圍內被推廣,從而贏得更多企業和商戶的支持。
2.拓展發票抵扣對象
現行的增值稅抵扣政策,所涉及的對象和范圍并不多,在改革過程中,應該更大范圍地擴大抵扣政策所惠及的對象,以便讓更多的企業和行業享受到稅改的優惠政策。從實踐情況看,營改增政策是大趨勢,更對經濟的發展有所促進,應該把更多的企業、行業都納入進來,使他們享受這種發票抵扣的優惠政策,對于業者的經營、經濟的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3.發布統一通用發票
針對當前部分地區還沒有發行增值稅發票的現狀,建議有關部門制作發布統一的增值稅發票,降低在落實營改增過程中的難度,同時也有助于提供憑證和報銷,使得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地區都可以使用發票。
4.加強稅收人員培訓
對于現在的稅收人員,有的對營改增政策還不能做到熟悉和熟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一些疑難問題的解釋和解決也不夠到位。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通過及時有效的培訓,來提高稅收人員的能力,以使其適應當前營改增的新形勢。
5.嚴格稅費征收過程的監督和管控
對于這一領域,在當前大抓作風建設的大背景下,顯得至關重要。稅收人員的形象、對職業的操守及原則的堅持,都是直接反應稅務行業的“窗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拓寬這種監督的渠道,發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比如設立意見箱、公布舉報電話、開設監督網站、定期公布營改增相關政策等,通過全民參與監督,使得稅收行為得以有效監控,使稅收人員依法收稅;加強稅務機關內部的管理,通過加強教育引導、普及法律常識、講清違紀違法的危害和處罰,使廣大稅收人員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真正提高防范意識、杜絕違法行為,切實從源頭上使稅收更加透明、更加合理。
6.協調地方和中央稅收
由于以往征收營業稅時,稅收款項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征收;而營改增后,增值稅為國家有關稅收機關負責。在這種情況下,要正確處理好地方政府與中央機關的稅收收益分配問題,明確好各自所負責的工作范圍,讓各部門明確什么該抓、什么該管,通過明確的工作職責和范圍,以便更好地促進營改增工作的有效落實,使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使工作的末端落實更加科學,為各地區稅收營造一個良好的、健康的、和諧的環境。
(作者單位: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道路運輸管理局運政稽查支隊)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