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懿
新形勢下提升基層黨校科研資政能力的幾點思考
詹懿
1.提高黨校教師黨性修養,促進“思想塑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基層黨校科研資政和教學工作,首先要用馬克思主義原理方法和社會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校教師的頭腦,提升黨校教師的理論水平和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中講到:“只有把一些重大問題從思想理論上搞清楚、弄明白了,黨校教育培訓才能真正做好。”黨校教師是教干部的老師,要做好黨性教育、理論教育培訓工作,保持廣大干部向中央看齊,必須首先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和看齊意識。一是加強黨校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通過“學原著、悟原理”,使黨校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做到“真懂、真學、真信、真會”,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切實提升黨校教師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二是更加緊密地跟蹤和深入學習中央重要會議、文件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時把握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從思想和理論水平上做到“黨校姓黨”。
2.增強黨校系統內外交流合作,促進“資源整合”
加強科研資政工作,有利于基層黨校克服自身師資水平不高、獨立科研能力不強、科研協作團隊不齊等弱點。利用科研課題和資政服務課題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從而加強與上級黨校專家教授、同級黨校教師、相關高校專家教授等科研機構之間的科研協作和學術交流,整合黨校系統、高校和其他科研機構的研究資源,增強科研協作攻關能力,可以增加向上級黨校專家教授、同級黨校教師、相關高校專家教授學習的機會,有利于整合黨校系統內部和黨校與高校之間的科研資源,豐富基層黨校教師的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
3.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促進“成果出新”
基層黨校要提高教學和科研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求基層黨校教師的研究內容要聚焦到黨中央的重要精神和國際國內的熱點難點上來,使研究的成果更能夠體現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理論品質”,能夠對現實的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做出“正面引導和回應”。加強基層黨校科研資政能力建設,將以科研課題為抓手,圍繞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理論研究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既可以出更多的理論研究成果,促進學術研究的“成果出新”,又可以利用研究成果開發新課程,促進課堂教學的“問題入深”,使黨校的教學和科研成果更具理論生命力和現實解釋力。
4.圍繞本地中心工作做文章,促進“對策出實”
基層黨校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發揮好“智庫”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中強調,“黨校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反映重要思想理論動態,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黨校要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智庫。”作為基層黨校,提升科研資政能力和水平,圍繞基層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各種方式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了解本地區情況,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有助于深入剖析本地經濟社會問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黨校的參謀助手作用。
1.加強黨校師資隊伍建設,打造科研團隊
要提升基層黨校的科研資政水平,必須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科研協作團隊。一是加大黨校專職教師的招聘引進和干部交流力度,促進黨校學科建設和優化黨校師資隊伍結構。“堅持嚴格的政治標準和業務標準,注重從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中招錄青年教研人員,從高等學校和其他部門引進符合黨校教學要求的優秀人才。加強黨校與其他黨政機關和單位干部的交流力度,暢通人才雙向交流渠道。”既發揮了黨校教師黨性強、理論水平高的優勢,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又有利于從其他部門引進“實戰性”人才,不斷為黨校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優化黨校師資隊伍結構,加強黨校學科建設,調動黨校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
二是加強“智庫”建設,整合區域內部的智慧資源。加強基層“智庫”建設,建立健全以地方黨委組織部門牽頭、基層黨校負責實施的基層“智庫”建設機制,為智庫的建設提供組織、人才和機制保障。“建立和完善符合黨校智庫運行特點的經費管理使用機制,加強智庫成果在決策中的轉化應用”,為智庫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充分發揮“智庫”這支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的研究隊伍在專門服務本地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整合集聚區域內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各類人才、組織協調重大課題安排等方面的“平臺”作用,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本地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及時向本地黨委反映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三是利用黨校系統的科研力量,搭建科研協作平臺。積極向上級黨校學習,在課題立項、結項論證和社會調查等方面邀請上級黨校專家教授進行現場指導,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作為教學科研和決策咨詢的重點內容,與上級黨校和兄弟黨校一起共同建設科研基地,共同打造黨校系統的科研合作平臺和資政合作平臺。如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內功能定位相同,也面臨很多相似的問題,可以加強各功能區域內部兄弟黨校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討一些共性和基礎性問題。
四是加強與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協作,整合高校的理論和學科優勢,共同推進科研課題的研究。
2.加強培訓交流,拓展教師視野
思想的深度和視野的廣度決定了選題的準確度和研究的深度,而要提升基層黨校教師科研資政能力,就必須加強學習交流,不斷拓寬黨校教師的理論視野和實踐素材。一是加強黨校行政學校系統的培訓和交流,通過參加黨校行政學校系統的培訓學習,開發出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黨建和干部隊伍建設的科研課題,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二是增強到省市外的培訓學習機會,通過到省市外培訓學習,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和先進典型地區,可以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同時,注重培訓成果的轉化,把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和本地的客觀實際緊密結合,提出更具創新性、前瞻性和實戰性的研究報告。三是提高理論研討會、征文活動、學科會議等活動的策劃和參與水平,增加專兼職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拓展理論和實踐視野。
3.主動對接謀劃,提升科研能力
一是增強主動意識。要增強服務于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黨的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性,要加強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研究,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加強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研究,加強對“五大發展理念”的研究,加強對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理論成果的研究和正確闡釋工作,尤其是要站在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的高度,圍繞本地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要做到對中央決策和部署“有回應”,在黨委政府決策前后“有聲音”,切實增強黨校的主動意識、看齊意識和陣地意識。
二是強化科研資政課題的組織和落實。黨校科研資政部門要同當地“智庫”一道強化組織策劃能力,既要緊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又要聯系本地實際情況、智庫人員結構和成員個人專長去分解任務、落實任務,要緊緊圍繞“當前急需與長遠發展”出題目,圍繞“問題實在與措施管用”出對策。
三是增強問題意識。黨校教研人員要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平時在學習和工作中要注意了解時事、分析時事,“及時跟進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做到重大節點有聲音、重大問題亮觀點、重大時段搭平臺,為黨員干部學習貫徹中央精神提供正確引領和學理支撐。”
四是建立健全基層黨校科研考核激勵機制,提升基層黨校教師從事科研資政的積極性。積極探索和完善適合區域自身發展階段和區域特色的黨校科研考核激勵機制,在確保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基礎上,提升基層黨校教師從事科研資政的積極性。
五是加強基層黨校教師的基層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加大黨校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力度,實行蹲點調研制度,組織黨校教研人員到基層一線深入了解實際,加深對國情黨情的認識,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基層掛職鍛煉不斷加深黨校教師對本地區經濟社會運行情況的認識,有利于更加準確地發現問題、更加深入地剖析問題,找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同時,也有利于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進課堂,提升黨校教學的科學性、適用性。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5-12-14(1).
(作者單位: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黨校)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