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楊凡(重慶市榮昌永榮中學校重慶402460)
論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現狀及策略
□鄧楊凡(重慶市榮昌永榮中學校重慶402460)
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不容樂觀,已然成為了我國體育發展中的痛腳。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正常運營需要投入大筆資金,但當前形勢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尤其在我國內陸城市,大眾對體育事業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無法籌措到足以應對的資金。基于以上發展現狀,本文特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策略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由來已久,在西方國家早已發展成熟,它是一種全新的體育組織形式,其受眾為青少年兒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區別于學校等體育活動場所,它可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里有齊全的體育訓練設備,寬廣的訓練場地以及優秀的專業型教練員。這些在西方國家隨處可見。
我國青少年人口眾多,他們的身體素質及健康成長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在體育教育工作方面,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也應承擔一部分的責任與義務。但據調查情況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嚴重受阻,多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設備不齊全,缺少專業性的訓練場地,諸如此類,與西方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由此可見,加快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刻不容緩。
1.1、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無確定性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無確定性的直接受害人是青少年。一個以促進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為宗旨的體育俱樂部,卻由于在發展過程中無明確目標,導致青少年的體育技能無法得到顯著提升。這種發生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內部的現象,細細想來,多少有點令人唏噓。但事實正是如此。
按常理來講,設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初衷,是培養體育人才以及促進青少年的身體發育,這一點毋容置疑。但可怕的事實是,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總在專業運動隊與一般學校體育之間徘徊,導致學生難以取舍,比賽成績下滑,反而訓練量卻不斷加大。其原因可能與俱樂部注重經濟效益有關。當一個本著公益事業心態打算去完成自己神圣使命的俱樂部,卻無意間一腳踏進了金錢的漩渦時,談何發展出路?
1.2、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的經費投入與實際需求差距甚遠
經費投入與實際需求的差異性,由地方市場經濟水平所決定。比如我國沿海城市,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強大的資金鏈,足夠俱樂部投入使用;相反,我國內陸城市,尤其以西北五省為例,經濟實力較之沿海城市落后,各方面發展滯緩,直接導致可投入資金大大減少。經費短缺對一個需要購買大量體育器材以供青少年從事體育訓練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來說是致命的,直接影響了來俱樂部接受訓練的青少年人數,同時也會體育訓練效果造成巨大影響。比如,經費投入少,俱樂部為滿足青少年對體育訓練的迫切需求,只能購買質量較差,相對便宜的器材,而且所聘請的教練員與沿海城市也不在同一個級別。如此一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受阻也是必然。
除此之外,人群對青少年體育事業缺乏足夠認識也是導致資金投入減少的原因之一。還以西北五省為例,當地政府或群眾對青少年體育不甚關注,社會群體給予的支持力度也相對較弱,如此種種,勢必會導致當地對青少年體育事業的資金投入下滑。
1.3、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籌資渠道單一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公共性事業,可供籌資的渠道是較為多元化的,比如可通過政府獲得資金扶持,社會群體的捐款,體育彩票公益基金會的贊助,以及各行各業的投資等。但據調查可知,無論是我國沿海城市,還會內陸城市,大多數青少年俱樂部主要依靠體育彩票公益基金會的贊助,一小部分會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而且,在這一小部分俱樂部中,大多數受政府扶持的時間有限,扶持資金也不盡相等,有的俱樂部在政府資金撤出后,供血不足的現象立即顯現。
僅僅依靠單一籌資渠道,而想在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的起步階段有所作為,這種白日夢似的想法近乎荒謬。籌資渠道單一最大的危害之處在于,只要投資方一旦撤出,該俱樂部舉步維艱的日子就正式開始了。
1.4、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缺乏新穎性、先進性的管理理念
若以上諸多不利因素都在可控范圍內,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自身缺乏新穎性、先進性的管理理念,又要保持長久立足,豈不是天方夜譚?
傳統、狹隘、短視的管理理念是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維持長久發展的死敵。一個一心想要在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中有所創造的體育俱樂部,它的管理理念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為俱樂部的生死存亡做過全方位考量的先進性理念。當下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受阻,其關鍵因素之一是俱樂部的管理理念缺乏新穎性和先進性。
2.1、確定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會直接受到青少年體育發展運行模式的影響。而人才培養一直以來都是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也就是說,青少年體育發展運行模式會左右青少年體育型人才的綜合素質。由上文可知,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首先缺乏的便是目標確定性。
為此,筆者特提出如下建議:(1)明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立初衷: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由國家體育局的倡導而建立,國家體育局應在每年的年終報告中,重點強調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重要意義,確保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作為一種服務型事業深入到廣大青少年內心;(2)作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實踐者,應嚴于律己,時刻把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放在首位,不得作出有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立初衷的事情;(3)尤其在體育訓練期間,豐富訓練內容,確定訓練目標,要一絲不茍地完成,對受訓的青少年實施體育成績考核制度,嚴格要求,寬容對待。
2.2、在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過程中,堅持以非營利性方式經營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理應作為公益性的活動項目,不應一昧追求經濟利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過分強調經濟利益是發展目標不明確的主要原因。堅持以非營利性方式經營是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全面貫徹青少年健康計劃的重要體現,而且還可促進全面健身組織網絡的構建。從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創建過程來看,主要得益于國家體育總局的倡導以及體育院校、地體育場館、地方體育協會以及體育彩票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從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創辦意圖可知,國家或地方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宗旨是為我國廣大青少年服務,以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激發青少年的潛能,健全青少年的心智。因此,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理應作為社會公益事業來經營,作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管理者,若以營利為發展目的,將有違國家體育局以及社會各界的企盼。
2.3、在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過程中,建立多元化的籌資策略
造成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資金短缺問題的原因較為復雜,通過擴大宣傳力度,確保人民群眾充分意識到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重要性,可擴大籌資渠道。除此之外,通過建立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和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聯合會,亦可促進多元化籌資體系的建立。
地方體育行政部門應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給予當地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提供一定資金支持;地方文化宣傳部應做好青少年體育宣傳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體育活動,大力倡導體育精神,通過一定的宣傳,號召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狀況,以募捐的形式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籌措資金。尤其在我國內陸城市,宣傳力度也大大加強,以喚醒人們群眾對青少年體育的認識,充分意識到體育鍛煉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地方體育行政部門還應將體育俱樂部的發展情況劃入行政工作范疇,選派專業人士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工作的連續性以及系統化,做到有計劃、有目標地執行,而且執行全過程需進行詳細記錄,到年終時,進行工作總結,找出該年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以便來年加以避免。另外,在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內建立檢查評估機制,對管理工作進行年終評價。
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聯合會也十分必要。所有青少年俱樂部應擰成一股繩,一鼓作氣,齊頭并進,為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創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2.4、在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過程中,應秉持先進性、新穎性的經營理念
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要保持長期而穩定的發展,應秉持先進、新穎性的經營理念:(1)樹立服務性理念:服務性理念是指,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一切活動應以青少年為服務中心,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體育訓練環境;(2)樹立自我發展理念: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過分依賴外界支持,是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面臨的重大問題。如上文所述,一旦外部資金撤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將難以為繼。為此,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應做好自力更生的準備,充分依靠自身力量,提升服務質量,吸引更多青少年來俱樂部參與體育訓練,在具備一定資金的情況下,擴大宣傳力度,樹立屬于自身的獨特品牌,加強與國外俱樂部的合作;(3)樹立科學管理理念:科學化管理是時代所需,尤其在青少年俱樂部的活動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可有效維持活動秩序,確保活動有序開展。而且,通過科學化管理,可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4)促進場館開放,加強體教結合:地方政府擴大場館開放力度,可推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建立,確保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滿足青少年日益迫切的健身需求;此外,地方政府還應對開放的場館購買保險,以確保場館及青少年的安全性;青少年俱樂部應與當地學校加強合作,比如共同舉辦體育賽事,以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從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體育訓練;(5)聘請優秀的體育教練員,以提升體育訓練質量:比如聘請國家對退役隊員來青少年俱樂部指導青少年從事體育訓練,一來可向青少年傳授國內外重大賽事的比賽技巧;二來鼓舞青少年的士氣,增強青少年的信心,確保青少年堅持不懈地完成訓練內容,提升身體素質;另外,還可聘請專業從事跆拳道教學的專業人士,以豐富青少年的課余活動,擴大青少年的興趣愛好。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得知大綜合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有三點:(1)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目標無確定性;(2)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的經費投入與實際需求差距甚遠;(3)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籌資渠道單一;(4)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缺乏新穎性、先進性的管理理念。
基于此,我們特提出了幾點針對性建議:(1)以滿足青少年對體育鍛煉的迫切需求為目標;(2)堅持以非營利性方式經營;(3)建立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此外,我們認為還應建立保障以上三點措施得以實施的管理機制,切實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出發,推動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的穩步發展,為早日實現體育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1]劉芳梅.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合作模式的構建——以資源相互依賴理論為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03).
[2]胡小明.體育發展新理念——“分享運動”的人文價值觀與青少兒體育發展路徑[J].體育學刊,2011,(01).
[3]劉青,溫建,李以慶,朱思奇,鄭宇,趙軍,黃小豐,魏亞妮,康翔.新時期四川省業余訓練走向研究[J].體育科學,2010,(07).
[4]劉艷麗,龔曉潔.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服務視野中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動力機制及深層發展問題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