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煜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湖南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理論課教學現狀與對策探討
□黃煜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本課題是針對湖南高校體育教育理論教學進行調查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本論文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理論教學比較法等方法對湖南省的抽樣學生對理論教學的看法進行調查分析,并找出影響他們對體育理論課不感興趣的因素,提出問題的對策,從而達到提高體育理論課學習的效率,更是大學生學習發展的需要,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為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論課提供了參考依據,為未來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湖南省體育理論課教學體育教育專業
目前學校體育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學生對體育教學實踐在審美、合作、堅韌等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還缺乏足夠認識,教師對這些方面的教學有所忽略一些學校沒能讓學生充分領會到體育教學的目的以及意義與價值還缺乏足夠認知。通過上述情況,筆者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湖南省高校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師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找出影響他們學習體育理論課的因素,提出問題的對策,為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提供更好的理論依據,從而提高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效率。
2.1、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作用研究
只有通過科學,全面的體育理論教學和練習實踐,才能有利于學生全面的掌握體育理論知識,增強體育意識,提高體育綜合素質,樹立終生體育的理念,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努力使高校體育教學為培養世紀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體育理論教學“是集中地進行體育基本知識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2.2、高校體育理論課開展現狀的研究
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取得成效需要教學信息的有效容量,教學方法的組合與優化,教學設備的技術含量以及教學主體素質等多種因素的支撐。理論課程的優質化任重而道遠。
2.3、激發學生對高校體育理論興趣的研究
目標定向是提高策略感可以明確體育學習的意義。目標定向和提高策略感可以使學生明確體育學習的目的、方向及意義??柹═.B.Carlson)發現學生對體育角色的理解之所以差是由于其感覺體育沒意思而對體育的疏遠。
3.1、湖南省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狀況
(1)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分析。
通過對湖南省的6所高校(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湖南理工學院,懷化學院,湘南學院,湖南文理學院)的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以體育教育專業大類專業主干課程為例)情況??芍鲜◇w育理論課主干課程開設情況較好。運動解剖和運動生理這兩門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體育保健學,心理學,體育學開課情況也還不錯,只有極小部分學校沒有開課。而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管理學課程開設情況不是很樂觀。這些課程是否開設是有很多因素影響的。主要原因是學院根據該校師資情況以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
(2)體育理論課教學形式分析。
我們發現多為媒體教學,理論講授與提問,討論相結合是現今湖南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主要的采用方式。照本宣科,整節課理論講授的方法少部分在采用,這表明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漸不適合社會的發展,逐漸被其他的教學方法代替。學生自學提問,自由討論的學習方法分別占10.9%,8.3%。原因是學生缺乏積極性、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師沒有積極的引導。課外學習以及其他的學習方式占13.5%,他們具備足夠的興趣,自主性。
(3)體育理論課成績考核方法分析。
閉卷考試是運用最多的一種考試方法。閉卷考試是最能檢驗學生理論課學習效果的方法。思考題或小論文的考試方法能發揮出學生學習考試的主動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開卷考試形式是教師既想考察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熟悉度,又能開發出學生教材以外的課程資源。作業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核學生平常日積月累的學習態度。
3.2、湖南省高校學生體育理論課學習狀況研究
(1)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態度分析。
學生對理論課的學習態度接近消極水平。大部分對理論課學習持一般或不積極的態度,原因是對理論課學習的目的認識不足;學校的教學設施、環境較差;少數任課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不高等。有少部分的學生喜歡上理論課,極少部分學生對理論課的態度非常不積極,對這部分學生首先要從思想上解決他們對待理論課的態度,改變他們的觀念。
(2)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興趣分析。
學生對體育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處于一般水平。對體育理論課全部感興趣的學生占8.7%。學生對理論知識缺乏興趣。有些理論課還是很受學生喜歡,說明有些課程的選擇是合理的。不太感興趣和完全不敢興趣的學生共占到15.1%,學生不僅受理論課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學生自身的因素,他們沒有端正理論課的學習態度,沒明白理論課學習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3)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途徑分析。
25%的學生認為,他們主要是通過體育理論課學習體育理論知識。選擇專項課堂教學為34.2%,應該更多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教科書獲取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生只占到30.5%,學生對于用教科書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方法的不贊成的。這就要求體育理論知識學習延伸到課堂與課外。
3.3、影響體育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1)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形式單一。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學內容的選擇需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理論課教學的組織主要包括照本宣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與自學等形式,可以看出教師教學的形式單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那就必須解決理論教學的方法問題。
(2)教師個人教學特長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
高校近年不斷引進高學歷人才,但人才的優勢卻不能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形成正比。一方面,學校體育理論課程建設滯后;另一方面,教師的才能得不到發揮。許多高校引進教師往往片面追求高學歷,沒有挖掘教師的個人教學潛能,不能用人所長,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理論課程的發展。
(3)學生學習自制力較弱,學習態度不端正。
學生作為理論教學中的主體部分,其自身的努力程度、學習態度等因素直接影響著理論學習的效率。體育專業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熱忠運動。讓其安靜的聽課,是很難做到的。另一方面,快速發展的高新科技,如手機,使學生上課不認真,開小差等,影響了理論課學習效果。
(4)實踐與理論知識不能相結合。
調查中部分學校沒有將體育理論知識與實踐體育活動相結合起來。只是在理論上傳授,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這樣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應在實踐中體會理論知識,并且指導實踐活動,提高理論知識的可行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4、提高體育理論課教學效果的策略
(1)理論知識教學可采用多種方法與形式。
開展多種形式的有關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方法。調查發現,豐富的教學形式是教師和學生所希望的,這樣能使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理論知識,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育理論的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內容豐富,這就需要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2)理論課學習開展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可以通過當今的科學技術,拓寬知識面,提供途徑學習體育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生思想比較活躍,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興趣比較廣泛。國際體育比賽的廣泛交往和體育活動對全社會的彬響已初步形成,大學生對體育的有關信息和知識比較敏感,也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延伸到體育課堂以外了。
(3)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培養,提高學生重視度。
提高學生對體育理論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通過筆者的調查發現,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理論課的重要性。他們單純的認為體育專業學生只需要將技術學好,沒有認識到理論與技術是密不可分的??梢圆捎弥v座等方式,,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運用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
(4)規范教師行為,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素養。
教師應該提高個人的體育素養,提高上課的質量以及提高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好奇程度。教師可通過提高自己的個人文化底蘊,以及提高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理念,樹立一個體育文化人的榜樣,來促進學生的對理論學習的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5)理論知識與運動實踐相結合。
在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學校應該提供更多讓學生參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讓學生明白,體育理論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體育理論知識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能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體育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從而更好提高學生體育素養,文化素養。
4.1、結論
(1)湖南高校理論課教學存在部分問題。雖學校都開設了理論課,但理論課教學時數偏少,理論課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脫節,理論課教學形式落后,學生對體育理論課學習態度消極;
(2)湖南高校理論課教學的組織形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創新性不夠,教學效果一般,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性,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較單一;
(3)理論考核是體育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勞動技能具有促進作用。其也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教學效果重要環節。
4.2、建議
(1)提高體育理論教學的重視度,適當增加理論課教學時數,保證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學習時間,并加強和注重實踐課中的體育理論知識的講授與介紹,將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落實到實處;
(2)教學教材的選擇具備實效性以及合理性,教材的選擇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強教材與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與終生化;
(3)體育理論知識教學采用多種形式與方法,改進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形式。在授課時適時采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相互交流,同時提高理論水平和認知能力;
(4)完善體育理論課程教學考核評價方法體系。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對體育理論課實行嚴格考勤,改善教學設施,提高理論課成績在體育總成績中的比例。
[1]鄭忠波.重視提高高校體育理論課質量的研究[J].廣西財專學報,1998,6(3).
[2]羅映清.學校體育學[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
[3]賈鵬.在素質駕馭背景下構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教學體系之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12.
[4]曹芳.基于自我決定理論的體育學習動機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6.
[5]CARLSON TB.We hate gym:student alienation from physical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in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5(14).
劉銘)